当个幼教老师,其实并不容易!一位幼儿园园长的倾情讲述……


  346       346

  2018-03-28

   有人觉得,当个幼教老师,就是看看孩子的活儿,没什么难度。其实,你真的不知道,幼教可是一门学问,当一个好的幼教老师,真的不容易!而且呀,由于幼教的专业性,教得了大学生的老师,还真不一定能干得了幼教。

  今年两会上,关于学前教育的热度极高。其中,关于幼教教师的话题,更是被不少代表委员提及。很多代表委员都建议,加大对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切实认识到幼教教师的职业价值,提高幼教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

  那么,幼教老师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做一名称职的幼教老师得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呢?作为今年全国两会教育界唯一一名来自学前教育一线的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有着35年幼教从教经历,18年园长生涯。她对幼教行业有深刻的体会。她曾经说,要用我们的信任与关爱撑起幼教人的职业尊严。

  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讲述,听听幼教教师的故事,听听她们的职业追求,走进幼教教师的世界。

  幼师真的很辛苦,但我们痛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

  在幼儿园,一般3岁学段的孩子每班有25个,5-6岁的孩子有35个,但一个班的老师和保育员加在一起只有2-3个人。几十号孩子一天的生活和教育,全是这几位老师操心。

  一方面,要全时段地盯着每一个孩子,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要做大量消毒工作,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要专注于教学,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去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支持每个孩子的发展;到了晚上,老师们还要开启“第三个课堂”,通过互联网或者个别交流的方式将孩子在园的情况反馈给每一位家长,然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教育内容,有时候还要做教研、写论文、参加各种比赛……幼儿园老师们其实挺辛苦。

  我们十几年前就提出来,要让老师快乐地工作,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但现在我们说的是,“我们痛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每一个学前教育者真正的回报,都是孩子的快乐成长。这种回报,比起你得多少奖,完全是不一样的。

  学前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行业,幼教老师们像超人一样,掌管孩子一天的吃喝拉撒,“目不转睛”地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因为责任,他们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孩子的快乐成长,是因为这些幼教老师们的负重前行!

 

  幼教人吃的都是良心饭

        幼教人吃的都是良心饭。

  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老师只有眼睛里有孩子,心里有无私的爱,才能将真善美的品行传递给孩子。如果一位老师的心里没有爱,这个职业真的就不适合她。

  所以,这么多年来,我看老师,第一是品性,第二才是专业性。人品和德行是我们作为幼教人最基本的素养。

  在我们幼儿园,曾经有位老师的父亲生病住院,她需要晚上陪床。但她没将这件事告诉别人,第二天没有休息准时来上班,心里放不下孩子们。当同事看到她布满红血丝和哭肿的眼睛后,才知道她家人生了病。

  所以,作为幼教老师,第一个强调的就是爱,老师自身的人性得好。人品这个东西,说实话,要改变很难;而能力等一些东西,都是相对容易改变的。如果一个心地善良、德行好的人,爱孩子、爱这份事业,这个老师一定能做好。

  作为幼教老师,第一看人性,人要善良,德行要好。你看到幼教老师对孩子们露出的真诚笑容,这背后,是他们克服着自身的辛苦、劳累,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让我们珍惜那些脸上带着微笑的幼教老师吧。

  幼师的个人品质,从点滴中看见

  人在遇到事的时候,那种本能反应,是最能表现这个人本质的。面对家长、面对孩子,只有在事情面前,就是最本真的反应。

  平时“装”着特别爱孩子,在家长面前对孩子“特别好”的老师,当这个孩子特别淘气的时候,当他把东西洒了一身,不小心拉到裤子里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会是什么反应?如果这位老师没有爱心,理解不了孩子,她会是“你这么那么不小心?”“你前面怎么不说呢,你看你多脏阿,拉一裤子”。

  她好像也是为了孩子好,但她这样说后,孩子呢?幼小的心灵往往就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受到冲击,觉得老师不喜欢他,没有尊严。但是如果内心充满爱的老师,她一定会想我得赶紧先给孩子把事情解决了,他得多难受,“没事,你别着急,我知道你一定是不小心的”。

  你看这句话一说,你是理解孩子的,你也不会在全班面前说,然后悄悄地给孩子换上新裤子,悄悄洗。洗完后,等孩子心情平复了,你再找孩子悄悄说,“下次你有肚子疼的时候,或想大便的时候,一定记得找老师”。

  这马上就是不一样的效果。这样,孩子经历的是什么?遇到事情,他自己也会害怕,但老师先接纳我,先理解我,先帮助我解决问题,然后再告诉我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怎么办。

  对于幼教老师来说,孩子的事无小事,孩子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让我们为幼教老师们的暖心安慰、耐心处理、沟通理解、循循善诱而点赞。

  深夜的短信,写出幼教老师的责任与尊重

  我有次接到家长的短信是夜里12点,当时家长特别激动。什么个情况?

  我们老师上班期间的规定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和家长联系,因为你忙着和家长通电话时,孩子可能就磕了碰了,你要是没盯住,这责任就是你老师的。所以老师一般要等到6点幼儿园放学后,到了晚上开始给家长们发孩子的照片,让家长了解孩子今天在园里的表现。发完这些后,再去备课。

  给我发短信的这个家长,因为孩子有些特殊情况,特别焦虑。老师一发什么她就赶紧看,她就怕孩子比较特殊的个性的东西,在全班面前呈现出来。后来,她特别激动,因为老师没有一个情况是说他家孩子的不好。

  到晚上11点多的时候,这个老师又单给家长发了微信,把孩子的情况单独发了过去。这个家长就特别感动,觉得老师特别尊重孩子个人的隐私,尊重家庭的隐私。

  幼教老师的人品不只体现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也体现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上。对待孩子,老师们既“一视同仁”,把爱给予每一位孩子,又“区别对待”,特别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群聊之后戳小窗,展示的是幼教老师的认真负责与理解尊重。

  在专业性的基础上,人性显得更为重要

  看幼儿园,家长首先还是看老师,看刚才我说的,老师的人品和德行。

  看老师,第一是人性。第二是理念。第三才到专业性。

  有人觉得专业性得放第一位,其实不是。比如有老师唱歌跳舞特好,简直赛过艺术家,你没有爱心和正确理念引领你,你肯定做不好这项工作,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

  因为我们很多大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更何况孩子。那怎么办?他从小就需要得到熏陶。而这种熏陶,并不是老师有多专业,孩子就会有多专业的成长,不是这样的,而是你要给孩子空间。你要引发他的兴趣、启发他,给他很好的氛围,这些是需要你的爱心和理念做到的。

  比如我是一个美术老师,我教孩子画画,要是我一开始就“哗哗”地当着孩子的面,画一孩子特别喜欢的公主,公主裙画得特别美。孩子的感受会是什么?“老师好厉害!”

  但如果我先问孩子,“你喜欢什么”“白雪公主?”“豌豆公主?”孩子画的时候,我不画。有孩子可能特别喜欢公主头发上的花冠,因为自己喜欢,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画,画得特别精细。“艾呀,你画的花冠真好看,柳老师都不会画,我得向你学学”。这样的话,孩子心里怎么想?

  “你这公主裙画得真漂亮,这个我们要做出来就更美了,将来你一定能成为一个设计师,让人都穿上美丽的衣服”,类似这样的话,和刚开始我画得多棒,绝对不是一个效果。

  幼教老师的角色是什么?既是引导者,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爱好;也是鼓励者,鼓励孩子实践自己的兴趣,是孩子们亲切的“大伙伴”。每一位孩子都是有潜力的千里马,而幼教老师,就是发掘孩子潜能的伯乐。

  好的幼教老师,既教孩子知其然,也教知其所以然

  有些孩子小,不懂得由心地说谢谢。有时你帮他做什么,他会忘了说谢谢。

  “我帮你忙了,你能说句好听的话么”,如果小班的孩子不懂,老师会这样帮他,“刚才某某某帮你了,我们谢谢他,好么”,完事了老师要替他去谢谢,久而久之,他自己就会了。

  再比如孩子帮助老师的时候,也一定会得到一声“谢谢”,他也会知道,原来我帮人一个忙,人家是这种感受,将来他得到帮助的时候,就会主动去说谢谢。

  这和说教式的教育完全不一样,因为说教并不能让孩子知道事情的后果和意义。

  这件事就像叫孩子喝水一样,你一味强调让他喝水,他就会觉得喝水是为了爸爸妈妈喝,为老师喝,所以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喝水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喝水?孩子自己去做这样的“探究”。这些东西都是要内化成孩子自己的事,而不是成人和他们说要怎么样。

  作为孩子,价值观尚不成熟。当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时,幼教老师们不仅会告诉他,“你要这么做”,还会告诉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用“探究式”教育代替“说教式”教育。

  幼教老师不仅要照顾孩子,还得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树立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孩子们好习惯的背后,是老师的好习惯

  有多少能力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老师自身的习惯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们的一天中有多半时间是跟着老师的,孩子就是台录音机、是台摄像机。孩子对自己崇拜的老师,回家后会去学老师的一举一动。有些家长跟我学来着,一学我就知道这是我们哪位老师。

  所以,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是个教育者。

  北海幼儿园,包括看门的爷爷、保安、保洁、食堂的叔叔,到班里去,都会主动和孩子打招呼。你只要一踏进幼儿园的这个大门,你就是个教育者,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每个人见着有拿不动东西的,都会搭一把手,见到有孩子哭的,会哄“小弟弟别哭了,幼儿园可好玩了”,都是这样的。

  当然,这些不是用说的,是走到幼儿园里才能感受到的。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模仿。在孩子面前,幼教老师们用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自己的一言一行,杜绝所有的负能量,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正能量的世界,让孩子开心,也让父母放心。

  关于幼师,代表委员这样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让家长放心安心的学前教育,离不开大量优秀的幼儿教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幼教队伍。

  关于幼教老师应具备的品质素养,柳茹的见解独到而深刻。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学前教育成为代表委员和大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两会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许多掷地有声的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要让幼教同样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说:“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往往被看作带孩子的‘保姆’,他们工作的专业性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待遇偏低。”这已经成为导致幼师职业缺乏吸引力、生源素质较差、幼师队伍不稳定、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加强教师教育,也必须重视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一样,也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民进中央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提案直指幼儿教师工资和待遇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必须下决心从源头抓起,依法切实落实幼儿教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

  尊重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指出,应对幼儿教师缺口的现状,需要大力探索和创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培养上不仅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专业品质和教育理想。“应该改善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多渠道的心理疏通平台,及时有效地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荷”。

  在刘焱看来,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既要掌握有关幼儿保育方面的知识技能,也要掌握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既要尊重热爱幼儿,也要能够合理要求幼儿;既要像儿童心理研究者一样与幼儿相处和交往,也要像教育家一样去思考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破解瓶颈性难题

  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开始呼吁,建立学前教育法律体系,用法律保障幼儿教师的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庞丽娟提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亟须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重点就其性质定位、政府职责、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教师政策、机构资质标准与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胡卫建议,建立学前教育法律体系,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重新回归其公益性,明确政府保证普惠、优质教育资源的职责,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确保教师权益和儿童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表示,当前迫切需要完善学前教育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最重要的是出台学前教育法,将学前教育的地位、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科学保教要求等从法律层面确定下来,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走上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版”两处修改涉及学前教育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13日,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作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在这86处修改中,有两处涉及学前教育。

  其中包括补充“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以及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改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

  这充分说明我们幼师的诉求得到了政府重视和回应,办好学前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更成为政府的实际行动。

  第一处修改,增加“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幼师的尊重、关心和关爱

  柳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能够依据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作如此修改,是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的一种体现。这也是办好每所幼儿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教育的重要前提。”

  柳茹还说,当幼儿园教师并不简单,“幼儿教师十八般武艺都要会,唱歌、跳舞、弹琴、讲故事、做手工、做运动、搞卫生……最重要的是,他们要尊重孩子、爱孩子,要懂孩子的心理,还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质。除了8到10个小时盯着几十个孩子之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做很多文案和家长工作。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

  第二处修改:去掉了全过程监管

  避免侵犯儿童隐私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全过程监管”难以定义,是否会侵犯儿童隐私、在操作层面如何落实、是否会加剧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不信任,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表示,“全过程”的修改应该是考虑到这个范围过宽。“‘全过程’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留下了一些法律上的模糊地带,可能会侵犯儿童隐私以及老师的某些合法权益。那么现在‘育儿过程’的表述更为准确,进一步缩小范围,同时也避免了因界定过宽带来的一些法律上的模糊地带。”

  周洪宇认为,“加强监管”是“治标”,要想“治本”还需要高度重视、加大幼教投入、加快培养师资,并在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建立信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环洋大厦二层
京ICP备13049583号-2 版权所有北京红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