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的研究发现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共同组织了这个新项目。
他们以波士顿地区30多名4~6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孩子们听故事的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活动,并且回顾孩子与父母在家中互动的录音。
他们发现,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强。
无论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都证明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谈话较少的富裕儿童,语言能力和大脑反应较差,而且比贫困儿童的结果差;而贫困儿童在谈话更多的情况下,大脑反应同样好。
并且,大脑活跃程度与儿童听到多少词汇无关,但与会话轮流次数强烈相关。和父母交谈更多的儿童,在之后的标准化测试中取得了更好的分数。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文章中说:父母和孩子谈话可以影响孩子大脑的生物成长,这非常神奇!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孩子是社交型学习者。
他们从与他们有关系并让他们感到安全的人身上学习。从婴儿的学习方式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点。婴儿除了从环境中学习,其认知、语言发展都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
父母和孩子交谈,尽管用词简单,但会话中除了语言内容,还有非语言方面的信息。
如肢体语言,成人反应能力,以及社交方面的信息。这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技能、社交技能和口头推理能力。
研究人员指出,交谈不仅促进亲子关系,也促进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交谈具有一种强大驱动力,让人类多方面能力同时发展。
02
和孩子更多互动
所以,当我们想通过给孩子读更多书,或灌输更多想法来弥补“3000万字的差距”时,不如更多地与孩子交流,因为后者对孩子大脑发育影响更大。对大脑来说,最重要的是互动。
那么,跟孩子交谈,如何做到有效互动呢?
上面提到的会话轮流次数是关键。这里面的原则包括花时间倾听,等待,不总是直接给答案。
比如,孩子都喜欢问问题,如何回答也有技巧。
这里举个例子:
孩子:树是怎么长出来的?
妈妈:还记得我们上次种绿豆芽吗?(不直接给答案说“是种子发芽长出来的”。)
孩子想起种豆芽的事:记得。
妈妈:你看,绿豆能发芽,发出芽来还会长出叶子。大树是不是也有叶子?
孩子:是的。大树也是绿豆发芽长出来的吗?
妈妈:不是。绿豆是种子,种子能发芽。昨天你吃苹果是不是看到了苹果籽呀?
孩子:是的。苹果籽也能发芽吗?
妈妈:对啦,苹果籽也是种子,发芽长出来的就是苹果树。不同植物,种子也不同哦。
孩子:那大树是什么种子发芽的呢?
妈妈:那就看是什么树了。......
……
通过给孩子提供思考的线索,慢慢启发下来,孩子的一个问题,妈妈就跟他就进行了多次对话,还可以发散开去谈论更多。
这样的对话就好比打网球,我们要跟孩子发球、回球,多打几个轮回。
03
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但有一种情况网球就难以打下去了,就是孩子有情绪的时候。
我们都知道,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他们大脑中负责理性那部分还没有发育成熟。
当孩子有情绪了,即使是蛮不讲理,我们大人也要负起更多处理双方情绪的责任。
这种处理在心理学上叫共情。就是识别出他人的情绪,再换回思考理解对方情绪,同时也明白对方和我们之间的界限,做出温暖而理性的反应。
这一步就像打网球时,等待球落到地面弹一下再打回去。
也就是当孩子发来带有生气、委屈等情绪的红球时,我们让红球在地上弹一下,变成绿色了再接。
举个例子,孩子玩到很晚不肯做作业,对我们的催促很反感。
这时我们先描述看到的情绪:“我知道催你写作业,你很烦。”或者“嗯,我知道你还想玩。”
这样孩子就能感到自己的情绪被大人理解和接纳,会平息一点。
如果不接纳他的情绪,指责他命令他,他会更对抗,或者敢怒不敢言把情绪压抑下去。
处理完孩子的情绪之后,我们可以给孩子回球了。同样要给孩子绿色的球,别把我们的情绪直接发过去,可以不带评判地表达我们的感受。
比如:“可是我担心再晚没时间做作业,作业写不完啊。”或者“你到了作业时间还不写,我很生气。”
或者“作业写得太晚,就会晚睡,你明天很难早起。也耽误我的时间。”
总之,只描述孩子的行为,不加指责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这也是提醒他注意别人的感受。
双方情绪都处理好了,就可以开始解决问题了。孩子说他的想法,我们说我们的想法,商量是马上写作业还是再玩5分钟再写。
如果商量过程中有情绪,仍然是表达: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需要如何做才能消除这样的情绪。
这种共情式对话,不仅仅是追求和孩子的沟通更顺畅,也是在教孩子高情商地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社交技能。
重要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借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孩子平时在学校,将来在职场,处理人际关系都是需要这个能力的。
当我们羡慕富裕家庭里那些口才好得不得了的孩子,那些上各种早教班、记忆训练的孩子,那些有音乐启蒙而多才多艺的孩子,不要忘了聊天这个塑造孩子大脑的最好方式。这是任何家庭都消费得起的教育。
聆听、尊重与孩子的对话,远远超过那些昂贵教育机构和补习班的效果。
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就是父母用心的陪伴,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点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