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指南 9月工作重点
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角色
时间:2015-05-08 18:1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督培部   点击: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把现成的科学知识和概念传递给幼儿,而是要支持和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引导幼儿探究身边的事物与现象的活动和游戏中,建构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经验,形成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对事实的高度尊重。引导幼儿体验科学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激发幼儿对创造的热情和对自然与环境的关爱与尊重, 在探究中建构知识、获得经验!教师如何支持引导幼儿的探究活动?

1.给予孩子发现的空间 ,没有标准答案,所有探究都是开放的。

2.提供结构好的材料。

3.不干涉,但给予必要的帮助。

不做示范、不直接告诉幼儿、不要老在一名幼儿旁边转来转去,不要提出“你在干什么呢?”“你是在做什么……吗”的问题,保持必要的沉默、学会倾听幼儿的想法和做法、接纳和听取所有幼儿的解释,观察、思考、判断幼儿的需要和已经达到的水平。如果幼儿发生情感问题、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对自己安全担忧、对动植物的关爱、发现中遇到挫折时教师给与必要的帮助“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呢?”  

4.指出矛盾,引起进一步探究。

例如,铁片在十几个孩子中间传递,每个孩子表达感受。“很凉”“像冰一样”“凉凉的”“……” 当传到第13个孩时,孩子的表达变化了“不凉”“一点不凉”“和手差不多”“有点热”如果老师不把矛盾的事实提出来,幼儿不会注意到。“第一个小朋友和最后一个小朋友,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呢?”

5.组织讨论,使幼儿向概念迈进。

注意:不是替幼儿概括,不应脱离幼儿的直接经验向幼儿传递知识或直接告诉他什么,是倾听者、促进者和引导者,鼓励幼儿轮流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发现矛盾,引导幼儿思考,在幼儿观点和意见的基础上,把幼儿探究和发现简明地整理出来。应基本采用幼儿的原话,在幼儿经验范围内,不附加任何幼儿没有经验的或不理解的概念。  

6.及时梳理分享集体经验。

真正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指导,而精心设计和有效指导是以教师充分的前期准备和“预操作”为前提基础的。促进幼儿发展,就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探究兴趣、需求、原有水平和社会期望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实现“接合”,两者接合越多,实现的幼儿合目的的机会就越大。探究活动,使儿童思维活跃,而非思维僵化;是一个能不断深入的、非断裂的、非孤立的过程;是一个灵活的、变化的、非一成不变的、非机械的过程;是一个更加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更加重视儿童自主性的过程;是一个重在帮助儿童理解,而非机械练习、记忆的过程;是一个结果开放、尊重多样、尊重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供稿:王方            校对:李楠


培训通知

全年在京培训计划

千园梦想计划

家长导师计划

总部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