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晓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好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艺术兴趣,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成人应当自觉地为儿童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帮助他们欣赏一些真正的艺术作品的机会,帮助他们欣赏一些真正的艺术作品。
一、作品的选择
我们应当向儿童推荐最优秀的艺术作品。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最优秀的作品最真实地表现了美的样态,所以,向儿童推荐的作品应当是本民族或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作品。
向儿童提供的艺术作品不应当以美或不美为绝对标准。
按照最流行的观点,艺术被视为一项旨在创造美的事物的人类活动。是的,大部分人确实可以从绝大多数艺术作品中发现一定程度的美。然而,只要稍加反思,就会发现艺术不能用美来界定。因为,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看到许多名副其实的艺术作品非但不美,反而是异常之丑,譬如罗丹的雕塑《老妓》,蒙克的绘画《呐喊》,毕加索的绘画《格尔尼卡》等等。
就拿《格尔尼卡》来说,标题本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1937年4月26日这一天,有许许多多的人惨遭法西斯的杀害。当时画家感到非常愤怒,就画了这幅著名的控诉法西斯暴行的画,这幅作品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蒙克的代表作《呐喊》或许更触目惊心、令人难忘。凡看过此画的人都会在瞬间被作者表达的情感所震惊。画面中有一个人立于桥上,很难辨别出此人的性别,他仿佛正受着死神的煎熬。天空中旋转起伏的色彩像要钻入他的耳朵,那些红、紫、绿色彩的流动线条毫不宽恕地向他的耳朵侵袭着,因而他拼命地用两手掩着耳朵。整幅画让我们感受到的便是燃烧着的恐怖。
然而《呐喊》、《格尔尼卡》等作品却被公认为属于最伟大的艺术作品行列。所以,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艺术是一项旨在创造那种狭义的美的活动。
那种有意识地表现“丑”的艺术作品或许能更有力地使人感觉到丑之可怖可憎,从而使人们从反面了解到美之可亲可慕。这种“丑”的艺术效果如同悲剧一样,它将善的东西被恶吞噬,反而更有效地使人们领悟到恶之可恶、善之可贵。
让儿童欣赏的作品未必一定好看,但应以好看的作品为主。
在中国,人们传统地认为艺术是培养儿童的美感的,艺术应当让儿童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因此,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很明确地为儿童区分出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
而在美国的艺术教育系中,据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介绍,美虽然也是一种价值,但美的观念却是开放的,不是预先定死的,而且美也不仅具有美学的价值,人们认为,艺术作品可以真实地表现现实,即使这些并不美,甚至使观看者感到丑、悲伤或不协调。让人感受到丑、悲伤或不协调,这从反面将美衬托得更美,并刺激了人对美好、愉悦和协调的敏感与追求,因而,它也发挥了审美教育的后果。
狭义的美、实际上就是“好看”。让儿童欣赏的作品不应以好看或不好看为标准。当然我们仍然主张,让儿童欣赏的作品应以好看的作品为主。
二、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艺术欣赏的教育过程中应当自觉地引导儿童学会如何感知和欣赏艺术作品。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以下儿点:
1.艺术欣赏应重在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生硬地执着于艺术所传达的意义是不妥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对某一件事情的陈述。每种感觉式样(不管它们是一幅绘画、一支歌曲、一座建筑、一件装饰还是一把椅子)都可以被视为一种陈述,它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成功的说明。这样一种说明不一定是有意识地进行的。
阿恩海姆甚至认为,没有哪位真正的艺术家能够用文字说明他们要说的事情。在这方面,梵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艺术家干脆就拒绝这样做。大量事实证明,假如艺术家的创造是受一种想传达某些明确信息(如某种伦理的或社会的信息)的愿望支配,他就很可能失败,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把想象固着于一些陈旧的符号。
相应地说,艺术教育如果坚持把艺术品传达的意义阐释清楚,那么这种阐释往往是虚假不真实的,很难与作品的本意相符,所以这种阐释是危险的。对艺术的欣赏恐怕只能是一种多元的感受和有所想象、有所附会的理解。
2.帮助儿童了解艺术中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是通过形式上的特征(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即线条、色彩、形体和结构)来表现其丰富内涵的。而且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往往不同于作品表面上所具有的特征,如一幅画从画面上来看是蓝色调的,只有从隐喻的意义上去理解它才表现了忧郁或悲哀。
因此,对视觉艺术的敏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要善于正确地、敏锐地把握作品中线条、色彩、形体和结构等形式特征的表现性,(就线条的表现性而言,垂直线昂奋,水平线沉稳,转折突然而生硬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愤怒的情感相对应,曲折多变和柔和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温存的情感相对应,……)形成敏锐的线条韵律感、色彩感、形体感、质感和构图感。
三、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
成人应当尊重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欣赏方式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各个发展阶段的儿童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往往很不相同。皮亚杰在与儿童相处时,曾通过观察来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生命的不同领会能力来考察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
他发现,在那些年龄最小的儿童看来,世间一切事物,不管动的还是静的,都具有生命和意识,如斑驳脱落的墙壁可以看成各种有生命的动物或各种人物;稍大一些的儿童,便开始把运动作为区别有无生命的标准。
举例来说,一辆自行车会被他们看成是有生命有意识的.而一张不动的桌子就被认为是无生命无意识的;更大一些的儿童便能够区分哪些是由自己内在的力量所支配的运动,哪些是在外力推动下的运动;只有相当成熟的儿童,才能够区分出意识和存在、生命的运动和非生命的运动。
由于各个阶段的儿童刘周围世界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审美教育就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几审美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应当尊重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欣赏方式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