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文/周丛笑
时至今日,很多教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耳熟能详,张口即来,但对究竟怎样做才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却缺乏思考。在此,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直接感知
直接感知是指通过运用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经验的方法。
由于它不是借助语言、符号来传递知识,而是强调幼儿感官的参与,因此,这类方法具有直观形象性,且符合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
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等,通过形象传递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的表象,从而加深认识。
同时,学前教育强调以自然为师,因此,也可以通过参观等形式,带领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通过对真实世界的直接观察来学习。
运用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认识自然界及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真实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或利用课件、影音资料等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增进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是对与幼儿生活环境相关的社会信息的认识。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直观教具或组织幼儿参观超市、社区、银行等扩大其视野,使幼儿在与社会接触中建构相关经验。
三是与幼儿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图画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活动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需要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相结合,若只是给予幼儿直观事物刺激而缺乏有效的言语指导,那么活动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含义。
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指幼儿亲身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地操作学习活动。
它是一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是幼儿探索周围世界、寻找知识经验间联系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探究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探究法也称发现法,是指幼儿根据学习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发现”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建构相应的经验。
探究法的优越性在于:
l 能提高幼儿的智慧,发挥幼儿的潜力;
l 能使幼儿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
l 能使幼儿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
由于幼儿自己把知识经验结构化,所以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的内容,并能更好地运用它。
其基本学习过程是:
l 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l 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
l 尝试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l 交流分享,总结运用。
练习法是指幼儿通过独立的智力、体力和情感活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有关问题,或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和行为,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培养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有:
l 使幼儿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l 精选练习内容,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不机械重复;
l 注意练习的难易适度;
l 及时检查和评价练习的结果。
实验法是指幼儿利用一定的实验材料,控制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以引起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直接获得知识经验的一种方法。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
实验前做好准备,如制订实验计划、准备好实验材料、控制好安全风险、幼儿自主分组等;
实验中指导幼儿独立实验,提醒幼儿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与结果,注意实验安全,爱护实验材料;
实验后进行总结分享,收拾实验材料。
亲身体验
这种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社会生活实际,选择或创造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实际或模拟情境,引导幼儿在亲身经历中获得切身感受,形成深刻理解,生发认知和情感的共鸣,进而将活动中的知识经验内化为个体知识经验的教育方法。
它包括情境体验法、移情体验法、实践体验法、交流体验法等。
情境体验法是指按照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选择或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幼儿置身其中,直接感受情境的冲击力,诱发和唤醒其情感体验,进而达到自我完善。如实际情境体验、模拟情境体验和想象情境体验等。
不论是何种情境体验,均要求情境的创设和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多样性,除了言语描绘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等常用方法,还可以采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影像再现情境等,并注重对情境体验的交流和总结。
移情体验法是指选择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幼儿在心理上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体会、分享他人的情感并产生与之相一致的情感”,领悟他人情感表达的意义,并做出相应行为的教育方法。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情绪情感性和间接性。
移情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幼儿以他人的身份去参与体验,体会和分享他人的情感,这整个过程是在心里完成的,而不是在实际中担任他人的角色。其中的“他人”既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真实的。
实践体验法是幼儿通过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对社会各方面真实的感受,在感受中自主评价,反思自身先前的认识和行为,进而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观念的一种方法。其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包含劳动锻炼、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等。
实施时应注意四点:实践目的明确;实践计划拟定把握幼儿的体验需求;实践体验活动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及时总结提炼。
交流体验法是一种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从而获得认识的教育方法。
在形式上,交流体验既可以作为情境体验、实践体验的重要部分融入这些方法之中,也可以独立存在;在内容上,既包括师幼之间的交流体验,也包括幼幼之间的交流体验。其特征是平等性、互动性、共享性,面对面或虚拟交流体验均可。
运用时应明确交流的目的性,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营造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坚持对立统一和因材施教的交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