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明红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M1)的观点。由于加德纳认为语言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因而他将语言智能列为第一智能。
一、语言智能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语言智能是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及对口语和书面语的敏感度,它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多种语言的能力,以及使用语言达到某个特定目标的能力。就个体而言,它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运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以及与他人进行相互的交流。在加登纳看来,语言智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人类在出生之前就奠定了语言智能发展的基础;另外,每一种智能都有其可辨别的基本能力或一组特征,如语言智能的基本能力就是对于发音和声韵的敏感性,而语言智能得到较好发展的人,可能会显露出以下一些特征:
1.能够倾听并反应口语的声音、节奏、色彩及其变化。
2.能够模仿他人的声音、语音、阅读和写作。
3.通过倾听、阅读、写作和讨论来学习。
4.能有效地倾听,并能够正确理解、解释、分析和记住别人所说的内容。
5.能有效地阅读,并能够正确理解、解释、概括、分析和记住阅读的内容。
6.能有效地说话,会随机应变,表达简要、善辩、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7.能有效地写作,能了解并正确使用词汇、语法规则、拼写和标点符号。
8.在学习其他语言方面也显示出独特的能力。
9.运用听、说、读、写进行记忆、沟通、讨论、解释、说服、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
10.致力于增强自己语言运用的能力。
11.对新闻、诗歌、讲故事、辩论、演讲、写作或编辑等有浓厚的兴趣。
12.喜欢创造新的语言形式、创作文学作品或口语沟通作品。
二、幼儿语言智能的早期表现
以上只是列举了具有语言智能的人的一般特征。在儿童早期,他们的语言智能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根据加登纳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交流时,细心聆听,善于用言语进行表达。
2.理解指令和说话的内容,擅长记住人的名字、地点和琐事细节。
3.喜欢听讲故事,具有一定的编构故事的能力。
4.喜欢朗读儿歌,具有一定的仿编诗歌的能力。
5.喜欢语言游戏、顺口溜、绕口令等特殊的语言形式。
6.能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情感和需求。
7.有较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8.喜欢朗读和聆听文学作品。
9.能运用所学的字、词和句式。
10.喜欢参加谈话、讨论、辩论、故事表演和文学作品创编等语言文字的活动。
三、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轨迹
作为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整合体,儿童语言的发展依次经历着有本质区别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些发展阶段具有普遍性,是每个儿童都必须经历的。
0—3岁的儿童,其语言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新生儿对人的语音和熟悉的声音会产生自然的反应,喜欢自发或模仿发音,重复固定的声母和韵母发音。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成人的干预和强化刺激,十个月以后的婴儿一般逐渐能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理解和执行简单的指令。
一岁半到两岁左右的儿童,其词汇会大量增加,并产生了特殊语言句式,即单词句和双词句。
两岁以后,儿童逐渐出现了复合句,句子的类型、功能逐渐完善,并渐渐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兴趣、需要、情感、意图和想法,喜欢聆听故事和儿歌等文学作品。随着手部小肌肉的发育,他们还渐渐学会了自己翻书阅读感兴趣的图书,并掌握不同类别的词汇、基本语法和语用方式。
3-6岁的幼儿可以理解并执行多重的、互不相干的复杂指令,可以解释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予以较具体的描述;能比较自如地与人交谈,积极地向别人质疑或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喜欢阅读并能独立地阅读图书;随着手部肌肉的成熟发育,他们可以灵巧地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作图和写字;随着听、说、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儿童可以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的大量规则,理解和记忆丰富的语言信息,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学习活动。
四、与语言智能发展相融的教育策略
1.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儿童在生活中,经常要将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言语告知给他人。然而,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儿童的语言由于受其认知发展水平以及语义、语法、语用等理解水平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使用“错误”和“创造”错误。如果教师能正确对待这些“错误”和“创造”,给幼儿支持、鼓励及补充和修正的机会,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有效地自我调整。
教师积极的交往态度和高超的应答技术,不仅会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还会起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使幼儿更加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促进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运用和学习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儿童往往能较真实地表现自己的言语实际水平以及对言语表达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如有的孩子在正规的教育活动中往往少言寡语,或对言语表达常常表现出羞怯或拘谨,可是在自由交谈时教师却发现这些孩子言语流利、表达准确。
由此可见,幼儿在自然生活情境中的日常交往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儿童语言发展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提供更多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如有的教师结合儿童的进餐活动,组餐前谈话活动,让值日的小朋友描述午餐的菜谱,如类似这样的活动能经常进行,则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和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有机渗透语言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各领域教育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活动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各领域活动中有利于语言教育的因素,在设计和组织各领域教育活动时,充分利用儿童语言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在完成各领域教育目标的同时,完成相应的语言教育目标。同时,各领域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符号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儿童理解语言符号的特性。
4.注重儿童的个别差异,予以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纲要》中特别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流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集体、小组和个别交流等形式,有效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尤其应重视利用个别交流活动,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语言发展指导。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有语言障碍的儿童,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5.加强听、说、读、写的全语言训练,全面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听和说的训练一直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有关早期阅读的问题,则在近期才受到幼儿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发展的途径,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逐步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
为此,教师要了解个别儿童在早期阅读方面的发展层次与兴趣差异,努力为儿童提供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阅读题材和资源。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将阅读材料中的故事内容进行表演,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也可以让儿童仿编、续编和创编故事,提高儿童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对阅读有困难的儿童,应给予早期的预防性干预,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特别地帮助。另外,生活环境中可以为幼儿创建有文字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在幼儿园和家里,成人还应该支持和鼓励儿童开展早期“写作”活动,即让儿童将自己心里要说的话或者知道的事情,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说说、画画、写写等方式表达出来,使他们获得书面表达的体验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