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使用《指南》”篇章中,分析了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存在的六个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是“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师幼互动,‘启发引导’不足,‘灌输控制’有余,幼儿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为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提问”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下面以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为例,阐述幼儿老师应该如何设计提问,如何通过有效提问促进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模式化现象较重,大部分老师只会简单地提问:“你听到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样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没有探究价值和挑战性,不需要经过思维加工便能得到答案,所以不能让孩子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得到提升。为了让提问更有效,可以在教学中实现以下“四个转化”。
一、选择性提问向开放性提问转化
在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经常会习惯性地提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孩子受其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的影响,只关注后面的问话,一律回答“对”、“是”、“好”。
这样的提问让孩子可以不经过任何思考,便可以脱口而出进行回答,孩子没有经历一个思考的过程,不能获得任何发展和提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是老师们自己改掉不好的提问习惯。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深挖教材,通过设计有价值的提问,来激发孩子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花婆婆》故事中,导入部分就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花婆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的回答非常丰富;“是种花的,是买花的,是喜欢花的”等等,老师既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说话的环境,又满足了孩子表达的愿望。
在这样一个激烈的争论下,老师自然地转入到下一个环节,“那我们继续来听故事,听一听,花婆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急于想知道花婆婆到底是做什么的,带着自己关注的问题听故事,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下一步更好的师幼互动做好了铺垫。
此外,在许多有悬念的语言教学中,还可以设计“你认为应当怎么做”,“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会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看法吗?”等开放性问题。
二、预设性提问向生成性提问转化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目标的制定倾向于三个维度: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而在幼儿园的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重知识技能目标,轻情感目标的现象,而情感目标正是一节教学活动中生成出来的、需要提升的精髓所在,老师只是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对于孩子突然抛过来的球不敢接,出现了老师的提问生硬、牵强的现象。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只有关注了孩子的生成问题,才能教学活动绽放异彩。
例如,在《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中,可以设计的生成问题是“你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样的问题,才能让孩子整合自己的现有经验,并且在同伴分享的过程中建构起新经验,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连贯说话的能力。
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这样的一个提问,知道了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跟朋友友好相处,从而使故事的情感目标很好地达成,使故事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关注个体提问向面向全体提问转化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们可以有这样一种理念就是:课堂上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声音,保证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
例如,在大班的语言课《十二生肖》、《百家姓》等课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肖,所以,一开始上课,就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生肖和姓名,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声音。
此外,还要设计面向全体孩子的提问,可以让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与讨论,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四、“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提问如何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把问题摆在幼儿“现实发展区”,幼儿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对他们的
发展无所裨益,有的孩子因为提问太简单而不屑一顾;如果提的问题太难,孩子经过努力仍不理解,也只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把问题提得比幼儿的“现实发展区”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够得着”,难易相当,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
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况,向幼儿提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保证在难不倒孩子的基础上,让孩子经历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并积极与老师互动,让孩子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只有巧妙地问,才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把教学活动推向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