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生成课程》
时间:2009-02-17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朱竹林)
“生成课程”又称 “呼应课程”,作为一种课程理念,它以生成论思想关照课程,力图实现课程向生活世界的根本回归。生成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而所谓生成课程就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这表明课程弃绝了“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思维逻辑,而代之以“一切将成”,课程在过程中展开其本质,课程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的生活过程,而非单纯的认识活动。
[成书背景]
早在1970年,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的贝蒂·琼斯在为《课程就是发生的事》[Curriculum Is What Happen, 劳拉·迪特曼(Laura Dittmann)主编]一书作前言时,第一次提出了“生成课程”这一术语。1994年《生成课程》一书在美国出版。2000年秋天,在南京师范大学
的邀请下,《生成课程》的作者之一约翰·尼莫在南京和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与会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和讲学,该活动使我国的部分幼教工作者对“生成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共鸣。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并加深大家对生成课程系统、全面的了解,经过一系列努力,2004年,由伊丽莎白·琼斯和约翰·尼莫著,周欣和卢乐珍等翻译的《生成课程》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生成课程》并没有系统地阐述课程理论,而是生动、真实地展现了美国西南部的一个儿童日托中心——曼扎尼塔(Manzanita)儿童中心近一年时间(头年9月至次年6月)实施生成课程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完整“实录”。但是,发生在该日托中心一年中的生活故事,并非是真实的故事,而是作者根据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想象虚构的。“我们虚构了这个故事,就像作家写小说一样。它不是真实的,但在实践中有可能就是这样。”在书中,两位作者的身份是这所日托中心附近一个教育学院的大学教师,作为观察人员出现在故事中,用第一人称详细纪录了该中心每月一次的教师课程计划会议,以及他们对随后实施情况的每月一次的实地观察和感受。同时,作者还把在为学前儿童创造课程时,如何在自发性和计划性之间保持最佳平衡这一由来已久的、存在很多争论的问题融入了这个故事之中。
曼扎尼塔(Manzanita)儿童中心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儿童日托中心,它的所在地——美国西南地区的一所大城市——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日托中心的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和种族,有非裔美国人、亚裔人、拉丁美洲人,还有一些来自中东地区。为了与周围社区中的人口的组成相对应,该中心教师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和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所受的专业训练也不一样。正是由于不同的背景,使得这些教师在教育哲学观、课程观以及教学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该中心每月一次的课程计划讨论会上表现无遗。比如,马妮(故事中的一个主角,儿童发展专业本科毕业)经过正规的学前专业训练但缺乏经验,在第一次会议——九月教员集中日——确定兴趣和建构网络的想法中显得很迷茫。她认为那天是制定教学计划的日子,可当大家激烈而又认真地讨论当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喜欢什么,作为成人喜欢什么,什么是成人和儿童都喜欢的事情,并根据这些内容做网络时,她表现出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点都不懂这种就是和孩子一起做好玩的事情的教学计划。这里是否有人在制定真正的教学计划?我学了根据认知的目标来计划活动,思考我所提供的活动的原因。”很显然,她并不适应这种在一起工作的方式,她更习惯于在决定课程方面从上到下的形式,更习惯于做别人要求她做的事情。而鲁比(故事中的另一主角,该日托中心主任)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把她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与教师呼应,在尊重教师个人意见的同时达到大家的相互理解和对课程的共识,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每个教师个体的长处和优势,从而使儿童从中获益。
在学前教育中,课程并非中心,儿童才是中心,儿童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儿童的兴趣是课程的重要内容。曼扎尼塔儿童中心的教师队伍由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以及鼓励他们进行交流的做法使这些教师明白,并不是所有人的兴趣都是一样的,儿童的兴趣也是各不相同的,更不能把成人的兴趣强加给儿童。但在关注儿童兴趣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兴趣,因为它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能从知识技能和情绪情感的双重角度来影响儿童。该日托中心的生成课程的实施不仅注意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注意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个性以及合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教师的自主性是生成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应该说这是两位作者向读者传达的一个重要的信息。
该书的最后一章用贝蒂的话提到了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例如,课程的计划性和自发性之间如何正确平衡,一个幼儿教师究竟需要掌握多少学科知识,到底是有问必答,还是不断鼓励幼儿提出新的问题,哪一种教法更好,成人在儿童的学习上应该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持,什么时候应当让儿童自行其事,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书中并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它应该是一个延续不断的、一再出现的辩证思维过程。因为每个班级的课程实施应该是一个独特的动态过程,它取决于各个班级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师的课程实践的个人特点,教师应该根据自己以及本班的情况来逐步摸索。正如生成课程这一词语所传递的信息,在各种环境中也总是有教师的计划,有一个课程,而这些计划又是从班级里的儿童和成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从儿童自己的兴趣中形成的。生成课程的两个方面——自发性和计划性都在《生成课程》一书中得到了有机联系的体现。
[简要评价]
该书从幼儿教师、日托中心主任以及大学的理论工作者三个角度就生成课程的许多问题展开了讨论,向读者展现了曼扎尼塔儿童中心将近一年的生活画卷。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和日托中心主任之间就课程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大家相互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是对生成课程进行实践的一个探索和反思的过程。这种直观、形象的展示,能使读者对生成课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让读者体会到生成课程其实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儿童的兴趣,教师的兴趣,教师和儿童的讨论和协商。这三者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只有彼时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同时要兼顾三者。另外,读者还应该理解,不管课程的生成来源为何处,最初的课程计划只是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一种可能,是一个起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这一计划应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应根据儿童的反应,教师的价值观和经验的判断不断地对课程计划做出调整。犹如瑞吉欧教育工作者所言,课程计划以及网络都是一种过程性的工具。它犹如旅行的指南,而不是施工的蓝图,它使我们看到课程发展和选择的各种可能性。它是一种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正是这种课程的开放式的框架给儿童与教师的对话和协商提供了可能性。正如书中贝蒂所言:“学习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次旅行。学习必须生动活泼,发现我们过去没有想到过的新的可能性。”
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种对话的背景和意义,作者在描述性的正文中通过穿插方框的内容,增加了额外的、往往是更具理论特色的说明或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各种第一手资料。使读者在感性认识生成课程的同时,多了一些理性的认识。而这种写法似乎更适合中国读者从归纳到演绎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
(名言选萃)
●生成课程可以去感受它,但无法预测它。它需要实践它的人对游戏的力量充满信任——对在许多可能性之间进行自发选择的信任。好的学前课程鼓励儿童成为有能力的游戏者。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前课程也鼓励教师成为有能力的游戏者,在不同的可能性之间选择,这样可以建构他们自己对教学——学习过程的实际和具体的理解。
●在生成课程中,我们把儿童当作榜样和合作的演员。我们是舞台监督;课程是教师而不是儿童的责任。听到生成课程这一术语的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儿童那儿来的。儿童的想法是课程的重要来源,但它只是反映了他们生活中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许许多多可能性来源中的一个。教师需要既有概念,又知道演员在什么地方可以一道探险。教师作为负有责任的成人,是一个把舞台搭起来、规定演出的时间以及把基本的戏剧拼到一起的组织者。到了某一天,当所有的部分组合到一起时,其结果就是真正神奇的东西。
●你应该理解怎么和孩子在一起,你应该善于随机应变,不要过于认真。你不是整天一直在教儿童,你是和儿童生活在一起。所以,满足你自己需要和儿童的需要,对置身于他们之间感到快乐,这很重要。
来源:《早期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