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9-14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 作者:晏红 点击:次
随着以园为本教研制度项目建设的逐步推进,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已经逐渐形成反思的习惯,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已经成为深化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因此,明晰幼儿教师的反思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提高策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的反思水平可以分为三级
教育反思笔记是幼儿教师反思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观察和评价幼儿教师反思水平的重要依据。调查和研究大量的教育反思笔记发现,幼儿教师的反思水平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现象水平的反思、理论水平的反思和实践水平的反思。下面以一位教师的教育反思笔记为例,深入分析这三级反思水平的基本特点。
首先,很幸运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带的是托班,孩子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弱,隔三差五有尿裤子的,这边刚换完裤子那边又尿了,真是头疼!我们老师就把洗后的湿衣服装在孩子的书包里,请家长拿回家晾干,这就成了我们班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尿裤子的幼儿晚上放学都要背书包回家,其他不尿裤子的幼儿就不背!
我们班有个小姑娘叫佳佳,每天都尿裤子,老师和家长想尽一切办法都没用,每天晚上背书包的总有她,渐渐地其他孩子都不怎么尿了,而佳佳还是依旧天天尿。后来我就跟她家长交流了一下,她爸爸对此也是特别头疼但也无计可施。在交流中我了解到一点,就是孩子特别喜欢背书包。这句话突然让我想到点什么……
第二天,孩子一来园,我把佳佳叫到身边,蹲下身来对她说,“佳佳,你是不是特别喜欢背书包呀?”佳佳瞪着她那双亮亮的大眼睛望着我说:“对呀,尿裤子才背书包呢!”我说:“佳佳,咱们现在改了,尿裤子的小朋友不背书包,不尿裤子的小朋友才背书包呢!”佳佳听了之后,眨了眨她的大眼睛,愣了一下对我说:“不尿裤子才背书包呢!”我点了点头。很快,一天过去了,佳佳奇迹般地没尿裤子。晚上放学,我把书包背在佳佳的身上,对佳佳说:“佳佳你真棒,今天没尿裤子,老师奖励你背书包!”佳佳高兴地背上了书包。爸爸看到背着书包的女儿,无奈地笑着说:“老师,佳佳今天又尿裤子了吧!”我笑着摇摇头说:“没有。今天佳佳特别棒,没尿裤子,没尿裤子才背书包呢!”然后我悄悄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佳佳爸爸。
从此,佳佳真的不尿裤子了!
事情虽小,但是却让我从中得到了满足与成功。家长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让我对于这份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同时更让我感到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骄傲!
这是一篇普通的反思笔记,在幼儿教师中具有代表性,即能准确、详细地回忆和描述发生在日常保教工作中的教育事件,并感觉这件事情对自己很有意义。但是这则反思至少还有两个问题值得再度反思,第一个问题是,虽然教师从教育效果反思到改变背书包要求的方法矫正了幼儿尿裤子的行为,但是为什么这一方法能奏效,还是需要反思的,也就是说需要进一步反思教师的这一策略所遵循的科学规律,这样才能使人认识到这一方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符合了教育的某一内在规律,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第二个问题是,反思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体现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均是泛泛地反思自己“幸运”、“满足与成功”、“骄傲”等等,这种职业道德感和职业幸福感似乎可以通用到很多反思中,这样反思就成了同一水平的简单重复,缺乏对具体教育事件反思的针对性,从而失去了反思的经验重构意义。因此,该反思还处于现象描述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到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反思。
Ⅰ:现象水平的反思。表现为回忆事件的发展过程,复述教育策略的产生和发展,从幼儿的变化中反思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局限于就事论事。本个案就属于现象水平的反思,只涉及到幼儿尿裤子的问题,而且是某一个幼儿的尿裤子问题。该反思只是重现经验,还没有提升经验和重构经验。
Ⅱ:理论水平的反思。在回忆事件和复述策略的基础之上,追究教育策略(是其所是)背后的原因,即求证该策略产生效果的内在依据,寻找偶然事件遵循的必然规律。本案例的教育策略符合条件反射原理,幼儿先是在背书包与愉悦心情之间建立了规律性的反应关系,接着教师把背书包与装湿裤子相结合为条件性刺激,共同作用于幼儿愉悦的心理反应,所以幼儿天天尿裤子。当教师重新建立背书包与不装湿裤子相结合的条件性刺激时,原先尿湿裤子的条件刺激出现抑制,所以幼儿就不尿裤子了。这种条件反射是婴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如果教师反思到这一水平,就不只是重现教育经验,而是将教育经验进行提升;教师也不只是关注策略的有效性,还求证了策略的合理性。
Ⅲ:实践水平的反思。教师在重现经验和提升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分别明确策略的有效性和策略的合理性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策略的指向性,即定位策略所指向的实践范围,这就是实践水平的反思。本案例的策略及其符合的条件反射原理,不仅仅可以用来解决幼儿尿裤子的问题,对于塑造幼儿的其他行为及养成教育都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因为虽然幼儿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幼儿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也符合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原理,像行为习惯就是随着刺激情境不断重复而出现的反应,这就启发教师在平时的日常保教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和反思自己设置的教育情境与幼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果幼儿有良好的行为反应,说明教育情境是适宜的;否则,教师就要意识到教育情境是否适宜是教育反思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之一,使之上升到养成教育的高度。如果本案例反思到这一水平,教师的反思就又回归了实践。而且教师的经验得到重构,深化或者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益,最终在实践中实现举一反三。
由上可见,现象水平的反思、理论水平的反思和实践水平的反思在思维路径上是层层递进的,现象水平的反思是基础,理论水平的反思是关键,实践水平的反思是归宿。如果教师清晰地定位自己目前所处的反思水平,并明确进一步反思应该遵循的思维路径,就可以自我调整下一步的反思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