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9-14 来源:《学前教育(幼儿版)》 作者:张颖 邹晖 点击:次
(江西省军区机关幼儿园 张颖 邹晖)
教研管理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们在教研时思路清晰,回到实践中,就觉得茫然。可以说,研究的效果与教研的实践是脱节的。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有些研究就问题谈问题,忽略了创设真实的、递进的问题情境。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日常教学帮助教师不断验证教研设想,优化自身教育行为,从而提高整体保教质量。下文,以案例“快乐午餐常规研讨与改进”来回顾我园如何运用园本教研常态跟进的四个环节来有效实现教研与日常教学的结合。
寻求问题
园本教研应关注教师的真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教师们才有研讨的欲望。问题可来源于问卷调查,也可来源于工作中的发现,关键是管理者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帮助教师对问题做系统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本园85%的教师提到了关于“快乐中餐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困惑,教师们对“孩子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在进餐的时候说话”、“对于不喜欢吃某菜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吃得慢的孩子总想和吃得快的孩子一起活动该怎么办”等问题很感兴趣。对此,全园进行了集体研讨,问题聚焦在——集体环境中如何满足幼儿有自己个性特点的进餐方式。这个聚焦点让教师们产生了共鸣,最后管理者根据大家的需要和理解来亮化教研的主题——“如何让幼儿快乐有序地进餐”。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教师们个个跃跃欲试。可见,解决问题的迫切性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程度。
确定问题后,管理者组织大中小班教师分组记录班上幼儿中餐各环节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幼儿进餐的情绪、行为表现、坐姿、同伴交流的次数和内容,等等,并对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经过观察、分析,大家初步总结出,幼儿愉快午餐时需要和同伴交流,需要宽松的氛围;愉快进餐容易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案例研讨
针对各年级教研组收集整理的一些案例与困惑,管理者开始引导她们深入分析:什么才是幼儿快乐进餐的根源?综合本年级幼儿在中餐时的共同的行为及表现,各年级教研组试着从现有的组织经验和预设的组织形式中、甄选、辨别哪些方式有助于幼儿快乐进餐。
大班老师观察发现,幼儿进餐时 “说话”的占到80%,他们有的讲发生在家园开心的事,有的表达自已在就餐时对菜、汤等的观察与口味的发现,这说明说话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表达”。教师们还发现,大多数食欲不好的孩子在“说话”的同时还会“观望”,他们有的看别人的吃态,有的把不吃的菜在盘子里拨来拨去,有的则在那数饭粒,这说明进餐也是一种安静的“游戏”与“选择”。进餐慢的孩子看着已经吃完的孩子去户外活动,总是很“无奈”,这说明进餐又是一种“竞争”。面对以上种种,管理者请各位老师查阅了幼儿愉快进餐、良好进餐习惯、营养方面的资料,并对孩子在家在园的进餐习惯进行抽样调查。研讨时,教师们调动相关信息帮助自己质疑、诠释自身的教育行为,碰撞出乐多个火花:“孩子吃饭时不喜欢沉寂,怎么打破沉寂,给孩子一个快乐表达的宽松氛围?”“孩子的口味是多样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机会选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特别是如何保证挑食孩子的营养呢?”“食欲处于两个极端的孩子,在时间上如何协调?”这一环节帮助教师分析进餐准备的常规需要游戏化,进餐的氛围需要有声化,食品的选择需要自主、开放化,而自主的环节必须归结到集体的有序化。于是,我们进一步将中心问题聚焦为:“强调有序是否会影响到有声、自主和开放的环境创设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们从进餐氛围、营养、秩序等多角度,分析快乐进餐的元素。
“研”“教”捆绑
对教师来说,日常教学是感受教研效应的最直接的途径,不仅教研中得预设可以通过此环节得以验证和补充,从根本上抵制教研就是一种任务的消极倾向。在这一环节,管理者先请教师们用表格快速记录现场,或者到其它班进行对比观察,然后进行年级组研讨。
在各年级组就“强调有序是否会影响到有声、自主和开放环境的创设”进行讨论中。有人认为,在集体中,个体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克制,即个体需要服从集体的需要;也有人认为,“有序”是个体在集体中的自然行为规范,只要是个体的行为不会对集体造成干扰,就应该得到尊重和回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术权威、没有领导指示、没有传统束缚,大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自主地验证与思考。最终行为的可行性都允许有个性的理解,妥否也只有在行为的验证中才能得到答案。
大班组为了充分给孩子们说的机会,增设了“进餐小发现”环节与相应的主题墙,并鼓励孩子们将发现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大家;每周一次的“自助自选”不仅让孩子们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且每个孩子都在进行着选菜、配菜、进餐对比的游戏。可以说,每个人的方案都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案。《某年级段中餐幼儿快乐午餐要求和组织程序与要求》的出台,就是年级组在肯定各种的思考,鼓励各种的尝试的同时而进一步达成的共性认识。
最后,教研组从快乐午餐的有声,自主,开放三元素出发总结出台《我园幼儿快乐午餐常规和组织程序与要求(试行稿)》。比如,各班餐前准备必须有游戏化程序,游戏化可以具有班级的特色,也可以和前一环节综合进行;对本班孩子的食物喜好进行调查摸底,定期生成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解决幼儿偏食的习惯;进餐时,播放幼儿喜欢的轻音乐,允许幼儿和同桌轻声说话;对于进餐慢的,或者不喜欢吃的幼儿,教师可安排或提醒他们先吃 ;对于特别挑食或有过敏反应的必须按特殊食谱表操作,将过敏食物换成等量营养素的食物,等等。
可以说,这样的教研过程不仅让教师们感受到教研过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使教研不再停留在讨论层面,而是使教师们反思与改进相交替,教研成果自然成为日常教学工作改进的主要依据,因此,这种常态跟进式的教研具有较强的园本性、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