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透视教学活动的梯度

时间:2009-02-18   来源:   作者:   点击:


  所谓梯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幼儿的思维或动作技能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天地。在设计和指导教学活动时,教师如果能树立教学活动的梯度意识,可以使活动环节循序渐进、自然流畅、环环相扣,使教学更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   一、材料投放有梯度
   
  材料是支撑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材料投放也是教学活动最基础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的质量。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有意识地设计材料的投放量与使用方式,使其有不同的难度,体现出层次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如在设计大班体育活动《挑战飞人》时,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幼儿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教师首先以奥运冠军刘翔的角色吸引幼儿融入活动,兴致勃勃地引领幼儿尝试练习跨栏动作,并在跨栏高度的设置上分为三种高度,分别在不同高度的跨栏上标上五角星标志:“*”为第一层次(低),“**”为第二层次(稍高),“***”为第三层次(高),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跨跳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自由练习,也可以到自己想挑战的高度上练习。同时,教师在跨栏数量的安排上采取递增的方式,从第一次练习时跨过一道跨栏,增加到第二次练习中的两道跨栏,再增加到第三次竞赛中的三道跨栏,使幼儿不会因反复练习同一动作而感觉枯燥乏味,而是在每次的练习中萌发不断克服困难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目标要求有梯度
 
  目标要求上的不断深化,注重幼儿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较为关注的问题。教师要巧妙地为活动安排一个能力坡度,并在逐步递进的趋势下不断提出目标要求,使目标要求层层深入,促使幼儿快速、准确、有序地活动,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如在小班美工活动中,教师发现小班幼儿的剪纸能力差异非常明显,为了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精心设计了有梯度的目标,每个阶段的目标都着眼于幼儿实际水平层层递进,难易适度,从随意剪纸——朝一个方向剪直线——剪简单转折线——剪复杂转折线——剪弧线——剪不同形状的弧线,目标梯度非常明显,幼儿在不断深化的目标的引领下进行剪纸活动,既不感到高不可及,又不感到枯燥呆板。又如在中班体育活动《青蛙跳荷叶》中,活动的总目标是:能在间隔30—40厘米的圆中双脚连续跳。为了出色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了解幼儿动作水平的基础上分解动作要领,在幼儿的多次练习中提出了不同的、递进的要求,从双脚并拢跳——自然摆臂、落地轻跳——动作正确、连续跳——加快速度连续跳,每一次的要求不尽相同,而每一次,幼儿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流畅而顺利地完成预定目标,效果令人满意。
   
  把幼儿推向活动的前台,教师站在后台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理念,因此关注教师的指导评价非常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注重指导评价的梯度,有目的、有针对、有层次地引导和评价幼儿的活动,能使活动增色不少。如在大班的科学活动《小棒变变变》中,教师让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有创意地玩游戏小棒。在第一次尝试时,教师鼓励幼儿先按自己的想法尝试小棒组合造型,教师只是充当旁观者,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索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不动声色地在心里面进行评价。当幼儿第二次尝试时,教师适时引导幼儿在各自尝试小棒组合造型的基础上,与同伴自由组合搭建小棒造型,用小棒变出更漂亮、更丰富多彩的组合造型,教师适时地针对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评价。幼儿第三次尝试时,教师充当适时的发现者,及时捕捉和发现有创意的小棒组合造型,并用相机拍下个别独特的造型进行作品展示评价,不断刺激幼儿的自我表现,使其独特造型较前一次有所提高。在幼儿的数次尝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评价非常有序且层层深入,每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达到了有的放矢的功效。(朱雪) 来源:《学前教育》2007.07、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