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教师教研的时间从哪里来?

时间:2009-02-18   来源:   作者:   点击:


(朱小燕《中国教师报》2007年6月18日)   教研工作对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却有教师抱怨:“教研好是好,可我们的课务这么重,哪里有时间啊?”教师在为教研拍手叫好的同时,心中却有万般无奈,反映了广大教师对教研“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心态。确实,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课务安排紧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让教师有时间教研?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树立两个教研观,即,教学即教研、思考即教研。这样,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同步进行,既能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研工作争取到有效的时间。   一、树立教学即教研的观念,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   解决教研时间问题,需要我们打破对传统教研的认识。习惯上我们认为,教研是在课堂教学过后专门安排时间才能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在遇到教师课务重的情况下,开展教研工作也就得不到保证。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又从哪里来?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言之,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意识到这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如,我在让学生测量和计算“圆周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比较标准的圆周率数值,只有一位同学回答了“2.98”而引起哄堂大笑。我在反思:这位学习一向认真的学生怎么会得出误差这么大的数值?是刚才测量计算不认真?不可能!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过亲自操作,惊人地发现: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圆纸片易滑动难把握,要想测量计算出标准答案居然是那么不容易!这时我感到那位学生答案是真实可能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其他学生的标准答案是为了“配合”我的教学,根据书上的标准答案编出来的。这一发现让我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学情,意识到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了课堂教学。   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教师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二、树立思考即教研的观念,让教研的时间从生活中来。   要想真正让教研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其教研行为局限在课堂或教研活动时还不够。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一次我和儿子打乒乓球,儿子在连输三局后,不禁失声痛哭。这种现象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平时我为了鼓励他学打球,一味地表扬,而让他经不住挫折所致。而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经过这样的思考,我写成了《廉价表扬是种伤害》一文,让人振奋的是,不久在报报纸上发表。   学会思考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教师额外负担的前提下,促使教师经常性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利于教研意识的培养和教研习惯的形成。   实践证明,教师教研更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符合自身实际的活动方式,而让教师学会教学即教研、思考即教研,不仅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能让教研经常化、常态化。苦于没有时间教研的教师,不妨也来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