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多样化活动在园本教研中的尝试与思考
时间:2009-02-18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上海青浦练塘幼儿园 仲悦)
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团队合作是校本研修进行中的关键要素,对于我们乡镇幼儿园来说在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完善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利用身边同事的资源——不同特长、特点的同事个人的问题、尝试、调整和经验都是一种可集体共享的财富,同伴间的有效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建立和激发起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热情和自信,能够即时解决感到困惑和有兴趣的问题,小范围的对应式的研究还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因此,我园在校本研究过程中既注重提高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又注重同伴互助的多样化的非正式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日常保教工作有序、高质量的开展。
1、聊天式的对话——非正式场合下的教研活动能透射出教师真正的见解。
【案例】阅览室里的教研
一天中午,我们年级组的老师都在阅览室看书、查资料,大家各干各的互不干扰,正当大家都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小Y老师的一个问题打破了原本的寂静:
“我们班小朋友吃饭时的卫生习惯真是太差了,有几个孩子经常是饭粒掉满地,桌上的残渣也总是忘记收拾掉,反复教育和提醒却成效不大,各位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Z老师马上接过话茬说:“我倒听说过心理学上有一种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人打破了一扇窗,如果一直没有人及时去修补,那么人们就会习惯于这个状态,觉得无关紧要。如果在幼儿用餐时运用这种破窗效应,当孩子把饭粒掉落到桌上或是地板上时,老师马上去收拾干净,让孩子始终处于比较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这样他们会对脏乱的环境感到不适应,从而产生内驱力纠正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小Z的这番言论引发了X老师的不同的观点:“我觉得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这个角度来看,是否会更加引发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最终导致他们不会通过自己某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创造整洁、有序的环境,而是被动地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
小e老师在一旁也聊了自己的想法:“破窗效应或许只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而忽略了其它因素对人的影响,事物总有两面性,不可能是绝对的,也许在运用破窗效应时,我们智慧地改变一些方式方法,如:不是由教师或保育员承担维护整洁的任务,而是让那些进餐时卫生习惯差的幼儿承担收拾工作,或是每天每组都有一个午餐卫生员。这样就会解决徐老师刚才提出的矛盾。”
小C老师也迫不及待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造成孩子吃饭时脏乱差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环境因素是主要的一个成因,因为我们这些孩子都是来自农村家庭,他们在家吃饭时就是抬着饭碗到处跑,残渣剩饭到处扔,他们习惯处在这个状态,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很符合破窗效应中所说的情况,那么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破窗效应来转变这种状态。”
小C老师也比较赞同小薛老师的说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提出了新的建议,比如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我们的尝试需家长的认同、支持和配合。”……
启示:
我们这样的聊天很热闹,在对话中我们有意见相左的地方也有共鸣之处,一个老师一个不经意的话题引发了大家一次短暂的头脑风暴,一次没有组织的研讨活动看似仅仅是一种偶然引发的交流但却必然引发出老师平时教学实践的思考与积淀;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着聊天式的对话,比较随意、宽松、放开,不知不觉间对一个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时的困惑和疑虑展开了共同的研讨,也为各自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考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2、敞开心扉式的研讨——运用集体的教育智慧形成及时、可行的解决方案。
【案例】走廊里的教研
一天早上,户外活动结束后我带着孩子们回教室,刚走进门厅就看见几个老师凑在一起热烈地谈论着什么,我和搭班老师好奇地走过去问她们:“在干吗呢?”“你们来的正好,我们在说十月份的主题怎样切入比较好一点。”“你们有想法了吗?”我问。“想是想了,但不知道我这样的一个思考对不对?自己实在没有把握。”蔡老师说。“没关系的,说来让大家听听,也好互相借鉴一下。”我鼓励她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讲述出来,其他的老师也纷纷要求她说一说。于是,她就把自己的主题如何切入,预设的发展轨迹详尽地说了一遍,我们其他老师也敞开心扉,坦诚地为她提出了许多建议。
教师1:我们想通过一次诗歌活动导入到“我爱我家”这个主题,然后开展“我家有几口”这个二级主题的活动。
教师2:你所选择的这首诗歌,其中内容是涉及到家在哪里,而你以此切入主题后马上峰回路转,开展有关“我家有几口”的活动并不合适。
教师3:如果你以这首诗歌来导入主题,那么接下来应引导小朋友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让他们交流家在哪里,这样比较合理。
教师4:切入主题的方式很多,也要看你的侧重点是什么,如果考虑到要激发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爱,那么可以用一张“全家福”引出主题活动。
教师1:在主题活动的导入上我只是单一地思考用什么形式,确实没有考虑到导入主题后我的主题走向应该是怎么样的?导入活动和后续的主题活动之间是否有联系等等。
这次走廊里的非正式教研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是却帮助蔡老师及时改变了不合理、不恰当的设想,也让其他老师对于主题活动适时、适宜、适度的开展以及主题进行中各环节有序的衔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启示: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我们不拘形式、敞开心扉地研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交换不同观点,在矛盾碰撞中迸发思维的火花、最终达成许多共识,以集体的教育智慧形成了具有实效性的解决方案。
3、打破空间和时间局限的互动——与正式教研活动共存互补。
【案例】晚上半小时网上教研
由于幼儿园教师全天带班,而且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进行分组教学,因此白天我们沉浸于教室关注于孩子,晚上静下心来思考白天的情形或者为明天的工作作打算,有时想着想着有些想法需要和同伴交流,于是我们想到了相约网上。
一天晚上,我忙完家务后打开电脑刚想看看新闻放松一下时,右下放的QQ图标却不停地跳动起来,还发出滴滴的声音,我点开一看,原来是小薛老师发出的求助信息,她正在为设计一节有关蚂蚁的课犯愁呢!其他老师同样收到了信息,也纷纷现身,于是一次特殊的教研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先共同分析了教学素材,大家都认为这个点很不错,但是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上去丰富。于是,我在键盘上敲打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常常说备课最重要的是要备孩子,说活动设计要符合“最近发展区”,要根据你们班孩子的原有经验来设计。这个点虽然不错,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容易了一点,你觉得对于你们班的孩子还有什么经验是可以提升的?”
小薛老师马上把孩子们先前进行的观察交流、养蚂蚁,以及有的孩子发现蚂蚁常常用触角碰触角来交流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大家。老师们纷纷提出问题:
在这些活动中,你觉得哪些经验是孩子的已有经验?
哪些是部分孩子的个别经验?
哪些是要提升孩子的新经验呢?
通过哪几个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孩子的已有经验并适时补充孩子的新经验?
这些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对于蚂蚁的外形特征是孩子的已有经验;蚂蚁用触角交流的沟通方式是个体经验,而蚂蚁通过气味来识别自己的家则是这个活动中的重点,是孩子们的新经验;还有老师补充如何结合故事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又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时间一点点在流逝,我们却毫无倦意,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帮助小薛老师理清了课堂设计的思路,使她对活动的重点难点把握更加到位,使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启示:
虽然非正式教研活动较正式教研活动相比它的研讨内容只是个人存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活动的功利性也不是很强,组织形式、参与人员和时间上都比较松散,但它以打破正式教研活动空间和时间局限所进行的互动,对正式教研活动给予了有效地补充,极大丰富了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很好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