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浅析幼儿生成课程中教师的有效回应策略

时间:2009-02-18   来源:   作者:   点击:


文/ 王艳君[北京]   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的约翰·尼莫教授指出:生成课程,不是“罐头式”的课程;不是“木乃伊式”的课程;不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互动过程。  《纲要》中也强调,要“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要给幼儿提供主动活动的空间和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生成课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回应幼儿的反应,是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改革能否深入,教育目标能否落实,能否有效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要善于观察倾听,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只有倾听孩子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走进孩子的心灵,知道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教师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倾听并读懂幼儿的语言是有效回应幼儿的前提,是教师对幼儿的反应准确地作出价值判断的第一步。因为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是成人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书。了解孩子、读懂孩子才能欣赏孩子的“奇思妙想”,才能接受并努力为孩子的探索发现提供机会和条件。在不断学习和尝试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幼儿的生成活动无时不有,无所不在,只要预设的活动目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幼儿的参与,便有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有效的回应策略就是“善于观察”。在一个雨后的清晨,我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游戏,突然听见依依大声叫道:  “王老师,我发现了一只蜗牛。”孩子们听到后一下子围了过去。只见一只蜗牛在地上慢慢地爬着。苗苗说:  “今天早上我在家门口也看到一只蜗牛,比它还大呢。”欣欣天真地问:“这只蜗牛是它的孩子吗?它是不是找不到家啦,多可怜呀,我们帮帮它吧!”天天说:  “它一定是饿了,在找吃的呢,咱们去帮它找点吃的吧。”听到孩子们独特的谈话,我很受启发。在和孩子们商讨后,我们把蜗牛带回班放在自然角的小鱼缸里,并给幼儿留下了问题情境:  “蜗牛最爱吃什么?”使活动进一步得到延伸,让孩子自己去感知与发现。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蜗牛不喜欢吃馒头、米饭,最爱吃青菜和树叶。为了不让这只小蜗牛孤单,他们经常会把找到的蜗牛带回来给它做伴,还给它们起名叫“蜗牛的一家”。这个家里有蜗牛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小朋友,而且还经常给它们画像。孩子们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并把他们平时的观察和发现与同伴交流着。渐渐地,孩子们了解了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也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在欣赏《蜗牛和黄鹂鸟》的过程中还让幼儿感受到了蜗牛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由此可见,善于欣赏和观察孩子,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变化和发展,捕捉幼儿千变万化的活动过程和最佳的教育契机,是幼儿生成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   适时地“质疑”并给予每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
   
  肯定幼儿活动的独特价值,使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的体验;给予每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使每个幼儿都能产生继续探究的信心和动力,这是生成活动中有效回应的一个重要策略。因为幼儿本身存在个体差异,生成课程本身又有随机性,因此,要求教师更要关注每一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鼓励每个幼儿大胆探索实践,积极参与到生成活动中来,保证教育的有效性,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如:我班的蔚蔚小朋友非常活跃,一次大雨过后,路上留下了一大片水。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都绕了过去,只见蔚蔚故意在水里踩了几下跑掉了,边跑还边回头看。我走到他身边问他:  “你为什么要踩水,鞋湿了怎么办?”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兴奋地对我说:  “王老师,你看我的鞋能印出蝴蝶,多漂亮呀!”我低头一看,还真的很像蝴蝶,就表扬他说:“你真能干,发现了一个鞋底的小秘密,想不想知道别的小朋友鞋下会有什么秘密吗?”回班后,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颜料和一张大大的纸,让蔚蔚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并请大家也来找找自己鞋底的秘密,从而引发了《鞋子踏踏响》的主题活动。所以,教师的回应作用就是让幼儿的探索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持久、越来越深入,不断提高他们的探索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为今后的探索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质疑”把幼儿的生成活动和教师的回应推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要善于对幼儿的经验加以整合和提升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幼儿园课程不再完全由教师预设,而是教师与幼儿共同构建。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非常关注幼儿,要善于根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需要,将生活中产生和发现的现象或是幼儿急于想知道和解决的问题,及时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要善于帮助、支持、引导幼儿不断研究探索,善于从他们的个人表现、小组争论、图画表征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并抓住其中的关键经验加以提升,或是将有一定挑战意义、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予以解决。如:在进行《香香的水果》这一主题活动时,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研究了水果的外形,品尝了水果的味道,尝试自己动手剥水果、切水果,知道水果有许多丰富的营养及多种吃法,还知道了吃水果前要洗手,不乱扔果皮、果核,并通过亲子调查活动了解到水果的用途。最后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我们把幼儿的已有经验加以整合,设计了集体活动《好朋友夹心饼干》,让幼儿感知到水果还可以制作成不同口味的饼干,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创设支持性的互动环境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环境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活动生成后,环境可以引发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充分显示生成活动的教育价值,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机会和条件。如: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春姑娘的到来,我们身边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引出了我们的主题活动《春天的秘密》。主要是通过猜想、验证、体验的方法让幼儿来寻找春天的秘密,并把活动分三个版块展示在活动墙上。分别是调查表《我发现的春天》、春游活动《我眼中的春天》和幼儿作品《我手中的春天》。孩子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照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配上讲解文字与符号展现在活动墙上。墙饰常常吸引着孩子们驻足交流、讨论、争执,留连忘返,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我们在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中所不能达到的。
   
  生成课程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学会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捕捉教育契机,进而创设支持性的环境,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新《纲要》中的幼儿教育目标与任务是生成课程的重要内容来源,是教师判断生成活动价值的重要标准,所以教师对《纲要》中的幼儿教育目标要烂熟于心,要了解本班每位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特点与能力特征,积极为幼儿提供蕴含着教育目标的活动材料与相关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萌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来源:《幼教博览》2007.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