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2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在国内设立爱眼日,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爱眼日主题
1996年6月6日首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视力"
1997年6月6日第二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老年人眼保健"
1998年6月6日第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预防眼外伤"
1999年6月6日第四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老年人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2000年6月6日第五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动员起来,让白内障盲见光明"
2001年6月6日第六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早期干预,减少可避免的儿童盲症"
2002年6月6日是第七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爱老年人的眼睛,享有看见的权利"
2003年6月6日是第八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爱护眼睛,为消除可避免盲而努力"
2004年6月6日是第九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防治屈光不正及低视力,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眼保健水平"
2005年6月6日是第十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预防近视,珍爱光明”
2006年6月6日是第十一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防盲治盲,共同参与”
2007年6月6日是第十二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防盲进社区,关注眼健康”
2008年6月6日是第十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明亮眼睛迎奥运”
2009年6月6日是第十四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青少年眼健康”
2010年6月6日是第十五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贫困人口眼健康,百万工程送光明”
2011年6月6日是第十六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爱低视力患者,提高康复质量”
爱眼日口号
1.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
2.视力1.5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3.儿童斜、弱视,切莫错过6岁以前最佳矫治年龄
4.孩子总眯眼,尽早去查眼
5.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
6.任何水晶眼镜对眼睛都有害
7.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
儿童护眼常识
1.开灯睡觉会影响孩子视力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睡眠时不关灯会增加孩子患近视眼的可能性。国外医学研究人员在对479名2~16岁的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后认为,睡在灯光下的两岁以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四倍。
有关专家指出: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年,是眼睛和焦距调节功能发育的关键阶段,光明与黑暗的时间多少,可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育,希望家长应该慎重对待。
2. 儿童应认真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推拿、穴位按摩、结合医疗体育综合而成的一种有效的自我按摩疗法。读书时间过长,头部不免前倾,低头过久后,引起眼球充血,颈部肌肉紧张。阅读时双眼内聚,瞳孔缩小,晶体向前凸出,这三种反射都是产生视疲劳的重要因素。
孩子3岁以后,理解能力和自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进行主观视力的检查(用视力表检查视力孩子3岁以后,理解能力和自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进行主观视力的检查(用视力表检查视力),所以,家长在孩子满3岁以后,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次眼科的全面检查。如果发现视力不好,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因为儿童弱视治疗的敏感期在8岁之前,超过8岁,治愈率将大大下降。
孩子越来越大了,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娱乐方式也多了起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用眼习惯,帮助他保护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