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3-14 来源:转载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孩子“动”起来,环境“活”起来
--浅谈大班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幼儿园的园所虽小,但近年来在环境创设中如何使小环境发挥大作用方面一直在做着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园长的带动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所创设的环境凸显了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和均衡化。环境创设好了,但若不用,它就只能是一块无人问津之地,无法发挥出它的作用。只有当孩子和环境进行互动,才能将环境的功能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幼儿在户外环境中快乐学习、快乐游戏,获得发展。
大班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所需要的空间也相应大一些。我园将两个大班教室安排在一楼的初衷,也就是方便孩子随时享用安全、有情趣的户外环境,丰富活动内容,弥补教室空间的不足。这些环境何时去用?如何去用?怎样用更有效呢?本学期我们大班年级组做了一些尝试。
一、让角色游戏走出教室。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性的活动,所以游戏的环境成为影响孩子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这学期我们尝试让“角色游戏”走出教室。
1、户外角色游戏更体现游戏的自主性。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自由交往、自由装扮,更重要的是自由的空间。我们把“旅行社”、“快餐店”、“旅游巴士”放到了室外后,发现极受幼儿欢迎。其次是处于里间教室,半封闭的娃娃家。原来,游戏空间的自由度是孩子的首选。在没有老师更多的打扰下,游戏的内容也随着孩子的想象更丰富多彩,情节千变万化。刚开始的旅行只有导游和游客,拿着旗子到处跑。过了一段时间,我惊讶地发现游戏的角色越来越丰富了。相比室内的“小医院”和“理发店”,在户外参与游戏的幼儿,游戏水平提高更快了。在讲评时他们的故事总是很生动:“我们今天的导游带我们去了小农场参观,让我们看到猪妈妈生了很多小猪,小羊在吃草、牛在耕地。还去喂了马,说下次可以来骑马”;“今天我们是城市一日游,我们去参观上海的城隍庙、乘了浦江游轮,还在东方明珠拍了照片”;“今天我们在植物园一日游、看了盘槐树、橘子树、还爬了小山,还在快餐店一边看风景一边吃午餐”;“今天我们乘了旅游巴士去动物园参观……”;“今天我们乘的船是在海南岛的,我们去海边游泳”……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需要,与户外的环境进行互动。金字塔成了东方明珠塔;木质的荡桥有时候是国际金融中心,有时候是宝石城堡,有时候又成了去探险的路;小山坡既是植物园,又会成为珠穆拉玛峰;游轮是上海浦江游览,有时又变成了可以让海盗在上面摇摇晃晃的海盗船,甚至还可以驶向大海载他们去海南……
户外的场地大,自由空间大,想象空间也更大了。在户外优美而富有情趣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情节千变万化,处处都可以萌发幼儿的游戏念头,孩子们在这里玩得更自主。
2、 户外角色游戏促进了平行班的合作交流。
幼儿期是人的交往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启蒙期。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大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形成与周围人交往的需要,具备了形成一定交往技能的条件。
自从角色游戏搬到室外后,噜噜班的孩子和兔兔班的孩子没有了教室的隔阂。他们也会自然地进行合作交流促进了游戏的发展。
如:噜噜旅行团带领噜噜班的朋友来商量,“可以让我们也来乘船吗?”
刚开始兔兔班是同意的,过些天却发生了矛盾。兔兔班就是不让噜噜班朋友乘船。到底为什么呢?老师没有急于批评,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解决的。经过观察,发现矛盾是因为两个班级使用的货币不同而产生的,船长不认同噜噜班的付款方式。两个班级统一货币之后,矛盾就此烟消云散了。两个旅行社还会错开时间轮流乘坐游轮,自由结伴到兔兔班吃快餐,或去噜噜奶茶铺吃冰激凌。两个班级的孩子也成为了好朋友,都能叫出好多幼儿的名字来。
在角色游戏时,两个班级的孩子能互相合作,在安全上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使得游戏内容更丰富了。
3、户外角色游戏推动了主题活动。
尽管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但是在老师的支持下幼儿的游戏已经与课程息息相关了,幼儿在户外进行角色游戏时会把集体教学的内容引伸到游戏中去很自然的结合,并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如:在进行“有用的植物”的主题活动时,老师带领孩子们去观察比较树。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很多孩子都还没有机会亲自量一量树,于是在游戏中他们和导游提出参观植物园去亲自量一量树。老师给予了支持后,游客们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认识树、测量树,还将采果子、摘桔子、摘石榴、摘桂花等活动渗透在游戏的过程中。秋天的时候还有捡树叶、做树叶书签黏贴画等。受到孩子的启发后,快餐店也结合主题推出了新品“保健茶”,只要2元钱,就可以品尝到功效不同的保健茶了。在开展了“我们的城市”主题活动后,孩子们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户外游戏中去,新名词不断从孩子口中涌现。信息来自于课堂,游戏让他们满足,他们能在花园中不断找到替代物,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候学习活动的形式不一定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或学习性区域活动。将孩子的愿望在角色游戏中自然的融入,学习更是主动了。
二、让学习活动走出教室。
动物主题在学前教育的学习版块贯穿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动物的话题伴随幼儿三年的成长。为此,我园利用草坪空间为幼儿创设了逼真形象的户外环境“小农场”和“迷你动物园”,将农场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幼儿面前。这样的环境创设,除了方便幼儿在午后散步时随意摆弄、增强交往之外,结合一些活动,还能够促进大班幼儿统计、认知、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
1、清点、记录活动增强统计能力。
在“小鬼管家”活动开始之初,孩子们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清点和统计的,记录的工作落在老师和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身上,使用的笔是黑色水笔。一段时间过后,孩子们逐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发现了蘑菇的数量并不是清单所显示的1个,而是有2个;草垛有时被叠放在了一起,看上去像一个,其实是单独的两个;马的数量常常被点错,其实没有缺少,另外3匹在菜园旁边拉车,下次要一起算进去;有的字不认识;记录的时候用水笔有缺点,就是清点或记录错了的时候,要在表格中涂改,很不美观;清点日期应该怎么写,10.11.8又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让每个小组的组长记录结果?等等……于是,老师提供了铅笔和橡皮;在清单中将蘑菇的数量改为1组(2个);不断引导他们认识并记住表格中的汉字;告诉他们日期的记录方法以及含义;并为记录有困难的幼儿提供帮助。
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在统计中出现了新问题:记录时出现了列与列之间空一列,或另翻一页开始记录的现象。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样记录不仅看上去很乱,而且还会浪费很多纸张,应该一组挨着一组记录,一个星期用一页纸就够了。孩子们还想出了自己填写清点人的办法,只要把组号写在格子里就行了,不用写第几组的“第”和“组”这两个汉字。
大二班在进行野生动物数量清点的过程中,幼儿自发的行为大大提高了统计的效率。最开始,他们是严格按照表格上的内容一一清点并记录的(大老虎几只、中老虎几只、小老虎几只、合计几只),一段时间过后,发现这样的方法虽然能够点清楚,但是很慢,因为要在清点之前先进行分类。于是他们想出了直接清点每种动物总数的方法,如果总数对了,小中大的数量肯定不会有错,只要按照上一次清点的数量抄写便可,如果总数不对,再分类清点,看究竟少了什么规格的动物。
孩子们统计的能力越来越强了,每日清点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清点过程中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了。随着整体能力的提升,下学期,我们还可以尝试让更多的孩子进行记录,而不仅仅局限于各组的小组长。
2、“解说”活动提升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幼儿除了承担起清点的任务外,还当上了“小小解说员”。还是利用午后散步的时间,将迷你动物园中的动物信息一一介绍给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看到弟弟妹妹们崇拜的眼神,承担解说任务的大班孩子更主动地去认识卡片上的汉字了,因为他们想在下一次解说的过程中更流畅、更自豪。除此之外,有的孩子觉得单单是卡片上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张逸杰和陈昊还请求了爸爸妈妈的帮助,为他们收集了关于大象和东北虎的信息,并在小喇叭广播中进行介绍。
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的表达能力逐日增长,对认知更加主动了。与环境的互动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他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困惑,比如孩子提到:如果去做了解说员,我就玩不到捉迷藏了……孩子向往的自由活动和解说任务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如何有序的组织更多的孩子担任解说员?这些都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下学期,我们两个班级还将交换统计内容,以便于多角度提升幼儿的相关经验。在“动物大世界”主题活动中,如何将迷你动物园这块环境用好,服务于主题的学习,也是我们将要探索的内容。
三、让自由活动走出教室。
草地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户外环境,在草地上捉迷藏、聊天、自由的玩器械已经成为我们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自由的活动形式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限的。
1、自由活动激发幼儿无限想象。
午餐后的散步,成为两个大班孩子交流的最佳时机。男孩们三三两两地相互交换玩溜溜球的心得,女孩们在木屋里玩起了“小魔仙”的游戏,有的还在草地上捉迷藏,钻桶里、荡桥下、树丛中、苹果屋里、山茶花后面……都成了他们的藏身之处,草地上弥漫着快乐的空气。一次,兔兔班的女孩提议玩“虹猫蓝兔七侠”的游戏,他们商量着游戏规则:荡桥上是城堡,有无数的宝石,但是只有相互比剑法,赢的人才能最终得到荡桥上的宝石。剑?哪儿来的剑?老师侧耳倾听,于是,一男孩提议,用纸卷起来,这样就成剑了,他的想法顿时得到了同伴的响应,“小剑客”们纷纷准备~他们学着电视中击剑的场景,比试起来,孩子们徜徉在自己的英雄世界里……在一些运动活动中,老师也会利用这片场地为幼儿创造适度的自由。在一次草地器械和羊角球混合使用的运动中,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制定了闯关路线,第一关就是跳羊角球穿越平原。这些羊角球被孩子依次从A点跳到B点,于是,管理员出现了,他的任务就是将羊角球从B点拿回A点,提供给循环闯关的幼儿。就这样,大家各有分工的开始活动了。不一会,老师惊奇的发现,这个管理员把羊角球一个个的塞进了苹果屋,问了才知道,这是羊角球的仓库。
2、自由活动激发幼儿大胆创造。
噜噜班的孩子则对玩捉迷藏游戏情有独钟。刚开始这些想玩捉迷藏的孩子每天都围着老师要求组织游戏;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开始自行组织游戏了,但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够组织起来,因为每个人都在草地上大声的喊着“谁想玩捉迷藏?谁想玩捉迷藏……”;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组织游戏的形式和口令发生变化了,变成了“想玩捉迷藏的请举手”,游戏很快便组织了起来;再后来,老师发现这些捉迷藏小将会自然而然地聚集在红桌子旁边,无需过多的口令,他们还建立和很多新的游戏规则。
3、自由活动渗透科普活动。
“大家快来看呀,这是什么?”大家看到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甲虫一样的东西,他们十分好奇地围拢过来,胆小的女孩则躲在男孩的后面偷偷看。原来,细心的老师在一片不起眼的叶子下发现了完整脱了壳的蝉。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科普时机呀,老师带孩子们仔细地观察了这个东西并引导启发孩子去发现这个东西仅仅剩下了一个躯壳,孩子们通过近距离的查看对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由活动中,虽然场地很安全,但活动的时间通常是饭后半小时,孩子不宜有过多的运动量。于是在分散之前,我们还会集体复习“三不”规则——“跑不行,跳不行,高低地方不要去。”就这样,在孩子开心的活动中,老师更放心了。
自由的氛围不断提升着孩子的游戏水平,他们对替代物的使用总有着无限的想象;对游戏规则的建立总有着自己的创造……孩子的自发游戏也给了老师更多的灵感,从而丰富了组织活动的思路。
四、让户外环境成为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培养之地。
在幼儿园中,孩子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不应仅仅依靠于班级活动,还应通过一些混班、混龄活动来促进幼儿交往。户外环境,正是提供这种交往机会最好的平台,在这里,混班混龄活动每天都在进行。
1、自由结伴,提升幼儿交往水平。
在角色游戏中、午后散步时的自由活动中,孩子们通常可以自由选择同伴。就连那些平日里少言寡语的幼儿,牵着弟弟妹妹的手之后,也会“一本正经”地照顾起来。在一次摆弄小动物的过程中,老师惊奇的发现,那个不懂事的小朋友——高驰,居然也能够把妹妹照顾得那么好。在妹妹执意要把野猪放进猪圈之后,他想到了变通的办法,让野猪在猪圈门口看门,这样一来既没有影响到妹妹的情绪,又坚持了自己正确的观点,野猪和家猪不能共同生活。
2、值日生清点记录,培养任务意识。
在“小鬼管家”活动中,孩子们完成统计的形式逐渐由老师带领变为指定幼儿带领,再演变为以值日生小组为单位,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参与。值日生负责清点记录之后,他们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了,任务意识也明显增强了。经常听到孩子间相互交流:“XXX,你吃得快点哦,我们还要去小鬼管家呢,等会时间要来不及了……”统计出发之前,他们总会分工拿好记录本、铅笔和橡皮;统计完成后,又会一起返回教室。一切活动越来越井然有序。
像这样有效利用户外环境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大班组的老师也在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以下是我们的几条感悟,不一定成熟,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正和帮助:
1、当户外环境可以服务于游戏和学习时,我们要尽量将它用足用好;
2、户外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反复强调安全要求,逐步养成守规则习惯,在自由活动中尽可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
3、我们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4、让班级的界限淡一些,让孩子的交往多一些,让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更有效些。
正如文章中所提,我们还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引导孩子与环境发生新的互动。
徐汇长桥二幼儿园大班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