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新时期的“家访”如何进行

时间:2013-04-10   来源:学前教育书刊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园教育,有效的家园共育离不开家园联系。家访和日常接送时当面沟通、定期预约谈话、不定期电话沟通以及通过家园联系册书面沟通等多样的家园联系方式,可以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与家长之间的理解;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家长和老师才能够针对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配合,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新时期的家访仍有必要,但要因人、因事而宜,家访才会有效果。
  
  一、家访要适时
  
  每年的3月、9月是新生的入园适应期,也是分离焦虑的爆发期,而且常常是幼儿和家长都处于焦虑状态。为了让幼儿和家长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我们在传统的暑期家访和新生家长会的基础上,灵活采取了多种家园沟通方法。比如,开办半日班,请9月带新托班的老师提前开展工作,让幼儿和家长能提前熟悉老师,让老师也能提前了解幼儿的性格和能力水平、家庭教育背景、家长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等,帮助幼儿和家长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和自理能力准备等。
  
  当教师发现个别幼儿表现出严重焦虑,或者表现出过分调皮、内向、自理能力差等情况,老师会在正式入园前对个别幼儿进行家访。在家访前,老师一般会提前预约家长,跟家长说明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在入园前跟幼儿建立信任、依赖的关系,使幼儿入园后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减轻分离焦虑。当家长充分了解了家访的目的,自然会消除内心的顾虑,欢迎家访,渴望通过沟通解决幼儿的入园适应或性格、习惯的问题。
  
  二、家访要适事
  
  适事就是说要根据情况进行家访。通常,家访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相对其他沟通方式更有效果。
  
  一是幼儿在园受伤时,教师要及时家访。孩子受伤后,家长常常会因心疼而怨恨教师、幼儿园处置不当,或抱怨或指责,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行。这时,教师如果能来到家庭中,请求家长的谅解,会更容易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接纳。
  
  二是幼儿生病没来园时,教师要及时家访。这时,家长会为老师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心而感动,增加家长对教师的好感和信任,会更配合以后的班级工作。幼儿见到老师也会很高兴,如果老师再带点小礼物,幼儿会更喜欢老师。
  
  三是幼儿的心理情绪受到影响时,教师要及时家访。有时,幼儿会因为同伴冲突,或者老师、同伴的评价而出现消极情绪,并把这样的情绪带回家,引起家长的猜疑。对此,教师要多给予关注,及时的家访可以消除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误会,保证家园合力解决问题。
  
  三、家访要适人
  
  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的家长对于家访也有不同的反应。健谈的家长一般比较喜欢面对面进行沟通,但内向的家长可能更希望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沟通。有些家长有些洁癖,有时并不欢迎外人来访,包括教师;有些家庭居住条件较差,或者不讲究个人卫生,家里比较乱,拒绝家访,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家庭情况暴露。针对后两种情况,教师不要因为家访要求被拒而生气,也不要急于实施家访,因为家访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家园沟通方法,但也要因人因事而定。只有把握好家访的适宜度,家访才能起到维系家园关系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