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7-02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这个季节茭白、莲藕、芡实、慈姑、荸荠、红菱、水芹在餐桌上最受欢迎。
夏日到来,人们的胃口开始挑剔起来,想哄好自己的胃,清爽又要好滋味,不由得让人惦记起那些生长在江南水乡河湖水榭中的茭白、莼菜、莲藕、芡实(俗称鸡头米)、菱角、荸荠、慈姑(也写作茨菰)、水芹,这八种水生植物蔬菜,卖相清爽吃着味道别样的鲜嫩,因而被江南人称为“水八鲜”。
据介绍,这八样按不同季节出产的时鲜素菜,也是江南人的传统食物。吴门水乡,水生作物之丰富,品种之多位于全国之首。自古以来,横山荷花塘的藕、苏州黄慈姑、南荡的芡实、大、中、小腊台茭白,梅湾的吕公菱、太湖莼菜、葑门外黄天荡的荸荠、莲藕等都是闻名遐迩。由于种植历史久远,沁润着江南的柔风细雨,南式吃法的精细用心,成就了鲜明的地方特色,香飘国内外享有盛名,故也被江南人家亲昵地唤作“水八仙”。
如果没有于江浙一带漂浮在河湖水巷中生活过的人,大概是很难数全这“水八仙”的名号。
想这“水八仙”大概是塑料大棚里难以培育出来的,因此想吃这八味蔬菜就更讲究季节性,“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慈姑冬水芹,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时蔬”,江南人的生活让人羡慕,而江南人在和风细雨中营造的生活滋味,更是令人心动神往。
在当代生活越来越富裕时,人们由于过食肥甘厚味,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从中医学角度看,现代人已从过去的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向阴虚火旺的趋势转变,而水生蔬菜基本都是“凉性”食品,莲子、芡实、慈姑等还含有较多的生物碱成分,长期食用对身体也有较好的保养功效。
吴中茭白清味佳
茭白:拥有一袭绿衣裳,娴静而不张扬。剥去数层外皮,才得见内心的冰清玉洁,清爽可人。其实,茭白是菰的根上嫩茎,所以又称菰瓜、菰笋,或谓茭瓜、茭笋。吴中茭白久负盛名,历史悠久,西晋时菰菜与莼羹、鲈脍同享盛誉,号称“吴中三大名菜”。我们通常所说的思乡典故即张翰的“莼鲈之思”,实际上他首先想到的是吴中茭白,然后才是莼鲈。不知何故,历史却冷落了茭白。而茭白这一“清味”,却融入了苏州人世世代代的市井生活,诸如“油焖茭白”、“虾子茭白”、“香糟茭白”等苏式名菜,质嫩清甜香糯,一上口便觉鲜嫩水灵,清虚淡雅。这种清淡本色,或许就是水性的真味。而茭白毛豆更是江南人夏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家常菜,爽口鲜嫩,咸中带甘,最能得其自然本味。
同根不同味,中虚七窍不染尘
莲藕:莲藕种子称莲子,莲子汤是宴席上的名贵珍品,也是高级滋补品。苏州塘藕被称为江苏“三宝”之一,是与南京板鸭、镇江香醋齐名的,早在唐代就已是贡品。
莲是藕的水上部分,同根不同味,莲心苦而藕心甜。莲根就是深陷泥塘中的藕,所以不论是莲蓬还是莲花,从古到今都是不断地被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吟咏的。有了莲花点上一炷香,房间里立刻就禅意浓浓。
藕是莲肥大的水下根茎,可食用也可入药。可作为水果生食,也可以加工成藕粉,还可以炒、煮、蒸、煨做成菜肴。莲田主要在沼泽地上栽种,中国湖北盛产莲藕,尤其是洪湖的藕以糯软最为著名,湖北的一道名菜排骨莲藕汤中的藕,必是选用洪湖出产的藕,也只有洪湖的藕,可以在沸腾的汤中吸饱了汤水的养分,成为入口可以化掉的糯软。小时候过年去祖母家,厨房炉火上那高高的大砂锅中,腾起的水蒸气中袅袅飘出的藕香,让家中的孩子们都欣喜不已。
塘藕作为菜肴,既可生吃也可熟吃,有人喜欢做冷盘,可以凉拌藕丝。生藕寒凉可清内热,一片生藕如炼白蜜,“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熟藕是温性,可以补虚。藕,也可以煮熟当凉点心吃,像桂花糯米藕,那是女孩子的最爱。
柔软香糯是芡实
芡实俗称鸡头米:是水八仙中名声最显赫的一个。清代的沈朝初咏唱南荡鸡头米的《忆江南》:“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成为人们回忆“水八仙”的历史老歌。金风送爽时节,苏州人口中鲜藕的余香未散,接着就有了水红菱和飘着桂花香的软糯鸡头米。路上三三两两现剥现卖鸡头米的妇女,也成了一道这个时节特有的风景。品尝着这水灵灵、鲜滋滋的水八仙,苏州人不由得感到生活在苏州,真是一种福气。
苏州的南芡圆整粒大,质地黏糯,香气浓郁,美味可口,是名贵食品之一。鸡头米价钱卖得很贵,因为剥好鸡头米花费时间且很麻烦,要戴着尖尖的金属指套,因为剥雪白的鸡头米居然会剥黑一双双手。鸡头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灰分、树脂等,不过鸡头米的营养价值高,据清朝王孟英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芡实甘平、补气、益肾、固精、强腰膝,但是不能多食,多食容易滞气。江南人常常用糖水煮好,当甜点吃。当然,佐在炒菜中味道也不错。
漫长的下午令人昏昏欲睡时,盛在玻璃盘中的一小碗糖水鸡头米,撒点桂花,一本小说,这是江南人生活的情趣。
渠荒新叶长慈姑
慈姑:又称燕尾草,属泽泻科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吴中慈姑以“苏州黄”驰名。个大质糯,淀粉、蛋白质含量高。
慈姑有许多食疗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行血通淋之功,是一种风靡世界各地的碱性保健食品,民间有“内火旺喝碗慈姑汤”的说法。
但是一般小孩子不爱吃慈姑,因为总有一股苦味,烧菜时尽管放了糖,但还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苦味。但它的药用价值很高,都快赶上中药了。红烧慈姑依然不能吸引一般的食客,可是油氽慈姑片,因为味道独特, 却是当地人们百吃不厌的。
醇甘生甜似秋梨
荸荠:俗称“马蹄”。生吃,醇甘清香,熟食可以烹调成多种美味。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具有益气安中、清热止渴、开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湿祛痰的功效。食用荸荠既能清热生津,又可以补充营养,发烧的病人可以多吃一些。中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治疗热病伤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饮,就是用荸荠、梨、藕、芦根和麦冬榨汁配合而成的。在呼吸道传染病较多的季节,吃鲜荸荠还有利于流脑、麻疹、百日咳以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
有一种风干荸荠最好吃,又好剥皮还很甜。做风干荸荠用一个竹篮,挂到钩子上,小时候馋的天天仰着脖子盼着荸荠风干。而在年夜饭中出现的荸荠被称为“元宝”。
清水塘里采红菱
红菱:亦称水红菱,属菱科,为一年浮叶水生草本植物,每年3月种,9月收。红菱壳软薄而水分多,鲜嫩时采摘,肉质细嫩,味道甜糯,宜于生吃。主要产于苏州东郊,常常与藕间作。有民歌唱道“桃花红来杨柳青,清水塘里栽红菱。姐栽红菱郎栽藕,红菱牵到藕丝根。”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菱角既解馋,还能饱腹。生吃有水红菱,熟吃有馄饨菱。菱角长老时带壳煮熟,性糯清香微甜, 有“水栗”之称。老菱也可制菱粉,菱粉质细洁爽滑,为淀粉中佳品,最宜于制雪糕、冰淇淋和细糕点。菱的药用和食疗价值也很高,《本草纲目》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
一清二白口味鲜
水芹:被排到“水八仙”的最后,大概缘于它的色彩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含义,有一清二白之意。水芹菜上青下白,清爽如一位在家清修的大小姐,难得有两大诗家都写诗赞美它,杜甫说“饭煮青泥坊底芹”,苏东坡接着再说“烧芹煮笋饷春耕”。一盘炒水芹放在桌上,看着就清香脆嫩。
水芹的茎叶柔软均可食用,生拌、炒食皆可,常在冬春蔬菜淡季采收上市。据医学及食品科学研究结果,膳食纤维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便秘、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理功能。在国外膳食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或单独制成保健品销售。而绝大部分水生蔬菜产品都是优质的膳食纤维食品,最近研究表明:苏南种植的浅水芹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总膳食纤维的50%左右。文/本报记者 谢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