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感悟管理中的“钝感力”

时间:2013-08-12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温州路幼儿   作者:邬学英   点击:

  在一次来园时段的常规巡视中,我发现中二班的班容十分不整齐,桌上的幼儿图书东倒西歪的堆着,手推车上一件幼儿的外套耷拉着,玩具柜上随意地摆放着刚刚用完的彩色纸张。教室原本就小,现在更显得教室凌乱不堪。面对如此情形,我觉得有必要与此班的两位班主任做一个沟通与提醒,让她们认识在离开班级时应遵守教师操作细则,做好“三清三关”工作。
  
  与谁交流?怎样与她们交流呢?是我下一步的行动。面对这个班级的两位班主任我思量着,一个是50左右岁的老教师,为人很会说,较擅长解释。一个是刚转正的青年教师,平时在工作中很能接受我对她的指点。是单独交流还是共同交流,是这也是我所想的问题。按理说,责任应该由前一天的晚班教师承担。但我又想到,班级班容的维护应该是两个班主任共同承担的,这一老一少都有理由通过我与她们的交流与提醒,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同时,也需进一步理解在两个人的合作中,必须互相关照、互相帮助,才能出色地完成班级所有的工作。
  
  想到这里,我当即在晨会之后,把她俩轻轻地拉到一边,委婉地对她们说:“请立马关心一下自己班级的班容,对一些不整洁现象进行及时整改。”听了我的话,两位快速地应声说“嗯”。转而青年教师狐疑地看着我。我紧接着对她说:“你去看看桌子、货架上的物品就明白了。”青年教师转身向教室走去。而年长的教师也转身离开,不过嘴里却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语着:“这个教室最麻烦了,不知是谁家的东西总是放于我们班级。”听着她满腔牢骚话,我心中愤愤不平。想到:明明脏、乱、差的教室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她带晚班),我没有单独指正她,是顾及老教师的脸面。现在她反而倒好,把自己该付的职责一股脑儿的推到其他人的头上,真是不明事理。同时还强词夺理,暗暗地与我较劲。想到这里,我气不打一处来,真想即刻走上前去,与她理论,让她在事实面前认识到职责未完成,更要让她明白在未了解班容不整原因的前提下,不要随便的妄加判断。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这样的对质必然引爆一场难堪、难收场的争辩。只要让她意识到要加强班容的整洁度,就已经完成目标的一半。于是,我按捺住即刻的冲动,告诉自己在幼儿园管理中,需要一些钝感力,在面对着不同的人群,各种性格、脾气的教师时,在突发事件降临时,需要通过冷静、细致的观察与深思熟虑的思考,在对当前事件的现状与问题有了清楚的把握之后,才会有所作为。于是,我调整心态,理顺情绪,在学会包容他人言行的前提下,暂且放一放。把对年轻教师的关注提到重要节点上来。
  
  在中二班,我与年轻教师交流,在明确分析晚班的职责的基础上,让她明白,维护班容整洁是两个班主任共同的任务,班主任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更需要相互间的默契与配合,共同把班级工作做顺、做好。
  
  正当我寻思着寻找时机与年长教师做沟通之际,年长教师笑嘻嘻地走向我,自嘲地说:“邬老师,不好意思奥!我们将教室进行了整理。我不怎么会理物品,现在与青年教师做搭班,更要将这根筋搭搭牢。”我笑着对她说:“注意就好,与年轻教师搭班更要关注细小的事情,她们会时时处处效仿老教师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听了富有压力的言语,她不知可否的笑着。
  
  于是,我也不必另寻时间与她沟通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必要的时候,面对人们极强的回应,我们可显现钝感力。钝感力的表象虽然给人的感觉是迟缓的、木纳的,但在其表象之下,涌动的是管理者的敏感力,这种内在的感知、感悟与分析、判断才是管理者的智慧所在。钝感力掩盖了敏感力的锋芒,让决断力更有力、精准而有效。也只有钝感力与敏感力的相互结合,才能使它们相得益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