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1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情景再现
2009年7月3日上午7时许,陈女士将两岁半的儿子小健送到幼儿园后离开。小健在幼儿园吃完早餐后,老师安排孩子们玩滑梯。后来,有孩子跑来告诉老师,小健在滑梯上不动了,可能是睡着了。闻讯后,园长及几名老师跑到滑梯处,叫小健醒来,小健不应。老师要抱小健下滑梯时,发现小健脖子上的红绳卡在了滑梯的螺丝帽上。老师将红绳从螺丝帽上摘下,将小健抱下滑梯。此时小健已昏迷不醒,老师随即对其进行抢救。随后,园长跑到路边拦了一辆车将小健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小健于上午9时许死亡。警方在现场调查时发现,卡住红绳的滑梯螺丝已松动。警方推断,小健是在玩滑梯的时候,脖子上的红绳被松动的螺丝卡住,导致其窒息死亡。据小健的爷爷介绍,小健脖子上的红绳子是小健出生后,其姑姑按照当地的风俗,为避邪保平安而给小健买的,绳子上还挂着一个浅色的象牙,孩子出生不久就戴在脖子上,红绳是一条细细的尼龙绳,不容易扯断。据家长反映,事发时,看管孩子的两个年轻女老师都不在滑梯旁边,而是在不远的地方。就滑梯上的螺丝为什么会将小健脖子上的红绳卡住,幼儿园老师都说不清攀。
(摘编自2009年7月5日《南国都市报》)
问题分析
这起事故的发生,源于在园幼儿不适宜的着装穿戴。家长们在给孩子穿着打扮时往往只从自身的审美角度出发,或者为图自身方便而过于随意,没有考虑到幼儿在园活动的特殊性。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穿戴缺乏必要的提醒、教育,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加之在活动中对幼儿疏于照看和管理,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事实告诉我们,幼儿生性好奇、好动,自理、自护能力差,而幼儿在园期间要参加大量的游戏、体育活动,不适宜的穿戴很可能成为活动中的羁绊,甚至危及幼儿的人身安全。
在园幼儿穿戴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鞋
(1)家长给幼儿穿系鞋带的鞋,由于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在活动中鞋带松了,幼儿不会或者顾不上系鞋带,教师若没有及时发现,幼儿很容易因鞋带被自己或者他人踩住而摔倒。
(2)给幼儿穿的鞋过大,不合脚,幼儿在活动中容易因鞋子掉了而摔倒。
(3)给幼儿穿靴子、皮鞋等不灵便的鞋,不利于幼儿参加运动,并且会阻碍幼儿脚部的血液循环,影响其脚趾和脚掌的生长发育。
二、裤子
(1)裤子太紧或太松都不好。裤子太紧,导致孩子在午睡、上厕所或者活动时穿脱裤子很困难,影响其正常生活和运动,并且裤子压迫孩子的身体器官,会影响孩子的肌肉、骨骼、生殖器的正常发育;裤腰太松,在活动中裤子容易往下滑,会导致孩子受风着凉,或者因裤腿着地被自己或他人踩住而摔跤。
(2)裤腿太长,容易导致孩子在走路或者活动中被自己或者他人踩住裤腿而摔倒。
(3)男孩子的裤头前面有拉链,可能会导致孩子在上厕所的时候生殖器被拉链夹伤。
三、上衣
(1)衣服上有绳类装饰。有些家长给孩子买的上衣的领子、衣角上有装饰绳子,或者是与上衣相连的风帽上有绳线,当孩子运动时,绳线可能缠在脖子上,卡在大型玩具(如滑梯)的缝隙处或螺丝帽上,或者绳线被其他孩子拽住,导致孩子发生窒息等意外事故。
(2)衣服上有不适当的饰物。衣服上的装饰物太多,孩子有可能不分场合地玩弄,从而分散注意力。有些挂饰物,如小纽扣、珠子、球、塑料亮片、金属链等,有可能被孩子取下来放进嘴里而导致误吞误服。
总之,在园幼儿的穿戴,一要合体、舒服,服装和鞋的长短、大小要合适,衣服的面料要柔软、吸湿、透气,让幼儿穿起来舒服,不会感到别扭;二要便于幼儿自己穿脱,不要给幼儿穿系鞋带的鞋、在后背开襟的上衣、紧身裤等幼儿自行穿脱较为费力的衣物,以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三要便于幼儿参加运动,幼儿在园的一天生活以活动为主,幼儿的
着装要适合孩子参加游戏、运动,不能给运动中的幼儿造成妨碍,甚至给其安全造成威胁。
法律建议
*幼儿园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物品等各种途径,向幼儿的家长开展关于在园幼儿着装问题的安全教育,提高家长的防范意识,防止幼儿因穿戴不当而发生意外。
*每天晨检的时候,值班的教师要注意检查幼儿的穿戴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以免造成后患。
*在幼儿参加游戏、体育活动之前,教师要认真检查幼儿着装的安全性,查看幼儿的鞋、裤子、上衣是否适合活动的要求,是否携带了不安全的饰物,排除不安全的着装行为。在活动过程中,一旦发现幼儿的着装有可能影响其安全,教师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绝不能有“等一会儿”的想法。
*教师平时要教育幼儿,当感觉到身上的着装妨碍了自己的活动或者让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当发现其他小朋友的着装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千万不要去拉扯别人的衣服,不要把衣服上的挂饰物放进嘴里,否则可能会危及他人或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练习与思考
【案例】 星期三早晨,5岁的小雨穿了一双新鞋去幼儿园上学,鞋带是妈妈在家给系好的,妈妈还特意提醒小雨在幼儿园不要把鞋带解下来。上午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让小朋友们在操场玩,小雨的鞋带松了,但他玩兴正浓,根本顾不上。奔跑中,小雨的鞋带被人踩住,一个跟头摔倒在地。老师听到哭声赶过来,听小雨说自己的肩膀很疼,便立即将小雨送到附近的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小雨的伤情为锁骨骨折。后来,小雨在医院住了十天,花去医疗费四千多元。
思考:小雨的医疗费等损失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摘自《幼儿园安全策略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