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注重教学有效性 提升课程执行力

时间:2013-11-20   来源:上海学前教育网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二期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和重视。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是每位幼儿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是深化学校发展的基本任务,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是指一所幼儿园在影响课程的各方面因素综和作用下,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力,即各方面因素发挥同向的积极作用来保证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有效程度。园所要提高课程目标实现有效度的关键是园长,园长的课程执行力是成功实施课程的保证。
  
  几年来,经过学习和培训等活动,二期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正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并已影响着她们的行动方式,改变着教学实践。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老师们对新课程和新理念把握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将新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教学行为的能力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去年,我们把提高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以“学--教--研”为一线,“听--评--思”为一体,以加强课堂教学监控,以诊断和督导为抓手,将推进课程执行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机结合,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努力提升课程执行力,注重课堂实效性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规范管理,落实课程执行力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才能有效地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为了使我园的教学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园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这样使得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活动的操作更规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高效运行。制度是保障,实施是关键。在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中,我们努力做到“实”和“细”。
  
  (一)实
  
  实,就是做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重新建立了代课制度、听课制度,把每周的周二、周三作为幼儿园听课日。园长每学年深入班级听课评课不少于30个半天,业务园长每学年深入班级听课评课不少于50个半天,教师每学年听课不少于20个半天,带教老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个半天等。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共同研讨,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不断提高。同时,重新修订了《育英幼儿园内体改方案》,加强考核力度,量化考核评估细则,出台了《教职工考核细则》,加强了对一日工作四大板块的巡视与抽查,提高管理效益。
  
  (二)细
  
  细,就是细化教学管理。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落到实处,避免重制度、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抓教学过程管理的细节上,狠抓班级管理、教研组管理、教师管理、幼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协调一致。针对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研讨相关理论,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达成对备课的共性认识。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备课上提出了不同的备课要求,既规范了备课,又凸显其教学个性。
  
  二、开展教研,提高课程执行力
  
  (一)一课多研式
  
  作为一种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教学研究策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课三研” 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上学期,我们在小班、中班、大班共进行了六个主题16人次的研讨活动。通过“一课三研“活动,教师在研讨——展示——评价——反思的循环过程中,得到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发现了自己习以为常而不能察觉的问题,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学会提问,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评价等等。“一课三研”的教研方式让我们形成了一个善于理解、善于合作、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教研氛围,群体研究的力量使活动在实施中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使活动在实践中得到最佳的展现,更使教师在共同分析、互相探讨、争辩反思的过程中得到了专业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式
  
  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和成功事例,我们组织教师撰写课堂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与研讨,通过分享案例——分析原因——提升经验,不仅提高了教师对案例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学会对照《纲要》总结并找到解决实际教学中在观察、提问和回应等方面的问题的途径。
  
  (三)两难问题辩论式
  
  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观察、提问和回应遇到的两难问题和困惑,通过辩论的方式促使教师寻找论据,主动丰富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使她们在思想的交锋中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和理性思考来分析实践中的问题,找到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而获得主动学习与思考的主体性体验。
  
  (四)问题跟进式
  
  我们组织教师罗列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教研组内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分解,帮助教师梳理问题,寻求答案。教师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地接近内隐于自己头脑深处的固有观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地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地做出新的尝试,进而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新经验,靠近新理念,教师的观察、提问和回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借助外力,提升课程执行力
  
  (一)与专家对话
  
  依据园本培训方案与特色研究,我们请专家来园指导,参与教研活动并结合专题进行小讲座,同时,我们还在网上与专家与同行进行交流与讨论。如 “主题背景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与兴趣的培养”、“主题背景下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指导等,通过专家的引领,理念的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与示范园互动
  
  组织教研组长及青年教师去实验幼儿园和示范性幼儿园等一级园观摩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等,共同分享的同时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进一步巩固了教育观念,得到了启发。
  
  (三)与姐妹园联盟
  
  单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不是索然无味就是毫无效果,而课程实践中与外界有识人士的对话、沟通,是参与者对新与旧的各种知识视野的融合。在相互碰撞的回应中,来自对方的信息不断为自己所吸收,对各自的认识偏差,不断地加以克服矫正,新的思想,新的视点不断产生。2011年,我们与普陀区东新幼儿园建立了带教结对关系,通过结对带教活动,我园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游戏环境创设和个别化学习活动组织等方面都得到了实质性的进步。幼儿园与教师共同吸纳新的信息,共同求得发展,以此领悟发现和创新的乐趣。
  
  一年来在幼儿园多形式的学习、培训、研讨、互动活动中,教师们在我们搭建的舞台上,不断地展示自我,跟进学习,积极反思,在工作中也呈现了浓厚的研究氛围。
  
  四、园本培训,推进课程执行力。
  
  五、(一) 多种渠道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我园成熟教师相对比较缺乏,一线执教老师中有12名是教龄在5年以内的新教师,在12名新教师中只有5名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余都是外系统引进,提高非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掌握教学技能,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帮助青年迅速成长。
  
  1.岗位练兵。加强非专业教师基本功培训,上学期要求她们间周完成一幅画,一首弹唱作品,下学期逐渐增加难度,在学期末,我们组织非专业教师听课评课,进行活动设计、自弹自唱、建构、命题画、舞蹈唱歌等方面的展示,以此提高她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
  
  2.师徒带教。开展“以老带新、以精带新”的双重带教模式。一位新教师结拜两位“师傅”,一位是经验丰富的搭班老教师,另一位则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她们分别从班级管理、业务水平、家长工作、环境布置、游戏开展等多方面对新教师给予指导帮助。通过学师课、感恩课、观摩课等形式,立足课堂,反复探讨,研究课堂教学实效,在彼此的合作交流中碰撞出新的观点,生成新的认识。手把手的带教,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大大带动了全园的教学质量。
  
  3.骨干引领。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我们根据骨干教师条例,创设机会,搭建舞台,通过骨干带教,骨干示范等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幼儿园骨干开学初认领学科,学期内每人向大家进行至少一次的教学展示活动并结合学科进行讲座培训,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同时也带动了新教师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积极发挥教研组长的班组引领工作,幼儿园班组每周有1次备课组活动,1次特色研讨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要求组长认真准备活动内容,及时与业务园长沟通,方法、方式上尽量发挥班组教师的主动参与性,使研讨活动真正发挥价值;组长考核内容中,包括每周对教师备课、教学具的检查、对班级环境和材料的交流与反馈,每周教师推门课的指导及每月班组教学研讨活动一次。教研组长的班班把关,班组教研的严谨有效,青年教师们正在这块教研阵地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二)集体备课理清教师教学思路
  
  增强教师计划制定、备课的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帮助教师进一步理清教育思路,制定科学的目标,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充分研读教材。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材和研读课程标准,通过讲座、骨干示范、同事合作、个人研读等形式,采取培养典型、过程考核、教材教法能手评选等措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要求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
  
  2.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制度,建立集体备课机制(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修改、课后反思),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学校力争逐渐为教师有效备课提供充足的课件、课例等资源,推荐名师备课案例等措施,力图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三)听课评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开展“听课与评课的艺术”的系列专题研究学习活动,集中学习了评课的方法、目标的评价、过程的评价、活动组织的评价等。根据每次学习的内容,提供给教师主题式评课的实践操作平台,让每一次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如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积极引导教师自评,自评时要求教师注重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抓住教学中的得与失,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评述。通过自评,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我们还安排小组互评,以教研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教师互评,最后集中反馈,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全员参与评课与多向信息交流,打开了教者与评者相长的通道,开启着教学智慧大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一种教学理念,其研究过程既是一条艰辛之路,又是一条快乐的专业成长之路。打造魅力课堂,提升课程执行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使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将是我们育英人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