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温馨提示

时间:2013-11-2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各连锁园:
  
  天气渐冷,冬季来临,请各连锁园做好冬季传染病的预防与宣传工作,为孩子们健康越冬打下坚实基础。
  
  现在虽然不是“手足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但仍有部分省份的幼儿园爆发了“手足口”传染病。有的幼儿园甚至在很短时间内出现30例以上患儿,严重威胁到幼儿园正常工作的开展。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希望引起足够重视。各园要加强每日晨检、消毒工作,将传染病拒之园外。一旦发现传染病例,应及时隔离病儿并做好终末消毒工作。(附件:“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北京红缨教育集团   
  2013年11月21日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4-7月为高发期。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易发生死亡。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a.人群密切接触,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玩具等引起感染;b.空气(飞沫)传播,造成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5.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6.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7.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8.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答: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