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怎样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时间:2013-11-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情景再现
  
  2008年3月14日起,西北某中学某班学生陆续出现流感样症状病例,并逐步向其他班级扩散。3月17日至20日,流感样病例急剧增多。3月21日,至县疾控中心首次接到该村医生电话报告时,学校累计发病人数已达到347人。截止到3月27日结案调查时,学校累计发病449例(全校共有2756名学生,其中住校生2400名),全校35个班级均有病例报告。经调查,该校未按规定设立专(兼)职校医;疫情发生期间,学校未对发热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学校的教室和宿舍都很拥挤,通风条件较差,从而助长了疫情快速传播;学校及村卫生室疫情报告迟缓,也影响了疫情的控制处理。
  
  (摘编自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的讲座稿《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
  
  问题分析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实践中,幼儿园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重大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群体预防性接种和集体服药异常反应,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异常反应,幼儿集体癔症等。在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按事件的严重程度,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幼儿园师生员工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各个幼儿园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本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法律建议
  
  *应急处置工作领导机构的设立及职责
  
  幼儿园应当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本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责任制度,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等。
  
  *应急保障
  
  具体包括:(1)信息保障。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2)物资保障。幼儿园应具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设施设备(如传染病隔离场所、紫外线灯等),做好消毒药品储备工作,为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资保障。(3)资金保障。幼儿园应安排必备的应急资金,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4)人员保障。幼儿园应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安排人员定期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专业知识培训。(5)培训演练保障。幼儿园应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预防预警
  
  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校园日常环境卫生、食品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幼儿定期健康体检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以及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同时,幼儿园应建立与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及时收集所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信息,对各类可能引发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发出预警。
  
  *信息报告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幼儿园应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不得延报。报告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发生I级(特大)事件,可直接报教育部;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应及时续报。信息报告又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不同阶段须遵循不同的要求。
  
  *尊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幼儿园领导。幼儿园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类型,对食物中毒、传染病、预防接种(或服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以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其中,隔离、停课及复学措施的施行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及当地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要求。
  
  *善后与恢复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应将工作重点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问内恢复幼儿园正常秩序。幼儿园应当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到损害的相关人员的善后工作,并配合卫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事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此外,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幼儿园应认真进行整改。
  
  练习与思考
  
  【案例】  网友“MR王子”在论坛上发帖称:“听部分家长讲,××幼儿园有一部分小朋友患有手足口病,而且系多人同时发现。但园方既无通报又无电话通知家长。我作为一名家长感到非常不理解和愤怒。”该幼儿园赵园长称,园内确实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园方与家长和疾控中心沟通过。5月15日,第一起病例确诊,医院确诊后上报,当日下午就消毒,并向每个家长反映情况。截至5月18日,幼儿园共确诊4例,同为小小班的乐乐班。目前,4例中已有3例痊愈,l例仍在医院观察,3例休息一周后可上课。赵园长表示,15日发现病例后,园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日下午就开始消毒,晚上使用醋熏和紫外线结合消毒。16日,幼儿园又将相关情况通知家长,并建议“家长不要送小孩来上学”。此外,还根据晨检和午检情况、家长的反映,对个别出现发热、手脚生痘痘、口腔溃烂等症状的幼儿,先隔离处理。赵园长说,18日下午接到区疾控中心的通知,幼儿园小小班的乐乐班停课10日。其间,园方通知并邀请全体家长出席手足口病专题讲座,以指导家长如何防治,如何注意小孩的日常卫生。“前两日,疾控中心人员也到场,检查幼儿园的消毒设备。”幼儿园的老师已经约谈家长,解释此事。
  
  顺德区疾控中心称,疫情发生后,疾控中心在第一时间与大良医院取得联系,由大良医院进行现场调查,中心每日电话追踪疫情进展,并指导防控措施的落实。顺德区疾控中心介绍,××幼儿园现散发病例为主的一般疫情,病例病情稳定。顺德区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发病水平。疾控中心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幼儿常见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至7月为发病高峰期。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的单位可发生疫情暴发。
  
  (摘编自2012年05月23日《佛山日报》)
  
  思考:结合该幼儿园应对手足口病的方法,谈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摘自《幼儿园安全策略50条》)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