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建立防范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制度

时间:2014-01-0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

  情景再现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许,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华西都市报》报道了此次事故发生的细节:当晚8时许,小学生上完晚自习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不知是谁趁机大喊“鬼来了”。听到喊声后,学生们都跟着大喊“鬼来了”。楼道一片漆黑,大家都争着向楼下奔跑,唯恐落在后面。突然前面有同学摔倒了,后面不知就里的同学仍跟着冲下来,并踩在摔倒的同学身上,接着又有同学倒下,现场惨叫声不断,但后面的同学仍不断地向楼下奔跑。现场一片混乱。

  (摘编自2005年10月27日《东方早报》)

  问题分析

  据统计,2000年到2010年间,除了2001年之外,其他年份国内都发生过校园踩踏事件,其中事故发生最多的是2005年,全国共发生8起校园踩踏事件。从地点上看,校园踩踏事故几乎都发生在学校教学楼的楼梯间,且大多数发生在一楼和二楼之间。从时机、场合上看,踩踏事故多发生在学生下晚自习、参加升旗仪式、做操、集会、下课、放学或就餐等群体活动的往返途中。从危害后果上看,踩踏事故一经发生,几乎都会造成学生伤亡的结果,且往往是群体性伤亡,危害极大,影响极其恶劣,社会关注度极高。虽然校园拥挤踩踏事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但幼儿园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调查研究表明,引发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集体通行中的不当行为。此类行为具体包括:(1)在拥挤的人群中逆行;(2)在行进中弯腰系鞋带、捡东西;(3)在通行中搞恶作剧(如故意堵住通道、出口,故意大喊“地震了”、“鬼来了”等,引起人群恐慌,导致学生因急于离开而相互拥挤);(4)通行速度过快(如天气突然变化,学生急于回教室、回宿舍;上课、上操铃声响后,学生急于回教室或到达操场,因部分学生通行速度快于人群的整体速度而导致推挤);(5)在集体通行中不慎摔倒;(6)教学楼的楼道、楼梯突然停电,学生因恐慌、害怕急于离开现场而相互拥挤。二是校园设施、设备存在着安全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1)多层教学楼上下行通道少,整栋教学楼只有一部楼梯;(2)楼梯宽度不足(如楼梯宽度小于1.5米,在学生放学、上操、集会等集体通行高峰期容易发生拥挤);(3)楼梯护栏的高度不够,或者护栏年久失修、易于断裂;(4)楼梯照明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修复,也未配备紧急照明设备等。三是学校管理不当,安全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1)楼层班额设置不合理(如每个班级人数过多,或者教学楼每个楼层安排的班额过大);(2)在学生集体通行高峰期,学校未安排教师在楼道、楼梯处疏导通行、维持秩序,或者安排的教师人手不够,不能有效疏导通行;(3)学校未及时消除校园通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楼梯扶手坏了,或者楼道、楼梯照明设备发生了故障,学校没有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4)未对学生开展避免拥挤、紧急疏散等相关的安全教育和演练。“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幼儿园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在园幼儿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法律建议

  新建、改建的幼儿园园舍,应当严格执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保证教学楼的楼梯、通道、照明等设施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对于正在使用的园舍,幼儿园应当组织专人进行安全排查,重点检查教学楼(生活用房)的楼梯、通道、照明设施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幼儿园应当及时予以改进;幼儿园自身无力解决的,应当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再由后者报告当地政府,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建设部门提出整改办法。

  幼儿园应当按照规定,对教学楼(生活用房)的楼梯、扶手及楼梯问的照明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清理楼道和楼梯问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对于已损坏的楼梯扶手,幼儿园要及时予以加固。对于已损坏的楼梯问照明设施,幼儿园要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以免影响幼儿的安全通行。在晚问遭遇突然停电的情况下,幼儿园应当立即启用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条件。   

  幼儿园在安排教室时,要严格控制每个楼层的班级数,每层一般不宜超过4个班级。同时,要尽可能将大班额、低年级幼儿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以减轻教学楼楼梯、通道的通行压力。在幼儿上操、集会、放学、下课等集体通行高峰期,幼儿园可适当错开幼儿通行的时问,实行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形成制度。孩子们集合时,幼儿园不要一味求快,要给幼儿的通行留出足够的时问,防止因通行速度过快而发生意外。   

  在幼儿下课、上操、集会、放学或集体外出观摩演出时,幼儿园应安排教师在楼道、楼梯或者会堂出入口值班,负责疏导通行、维持秩序。幼儿集体上下楼或进出会堂时,每个班至少应当有两名带班教师跟随护送。带班教师要提醒幼儿慢走、不要拥挤,要及时制止幼儿做出的打闹、推人等危险性行为,发生危险时要及时、有序地将幼儿疏散到安全地带。

  平时,幼儿园教师应当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对幼儿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防范措施。教师应当教育幼儿上下楼梯要靠右慢行,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行走期间不突然弯腰拾物或系鞋带,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集体通行习惯。

  幼儿园还应当向幼儿传授逃生、避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教育幼儿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应当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切忌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有序地从现场撤离。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诵畅。

  为了提高自身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幼儿园应当结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同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的内容应当包括应急处理的领导机构、各个部门的职责安排、信息报告、紧急疏散、伤者救助、联络家长、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事项。预案制定处来后,幼儿园应当组织师生进行演练,尤其是要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演习,以切实提高师生应时突发事件的能力。

  练习与思考

  【案例】  2004年3月24日10时,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很多学生下楼前往操场做课间操,而该校三年级的学生则上楼准备上课,结果造成楼道拥挤,部分学生被挤倒在地,导致19名学生受伤,其中5人伤势较重。该校教务处朱主任说,由于课间操要求学生“快、齐、静”,楼上的学生往下跑,而三年级的学生要上楼上课,学生在狭窄的楼梯上发生拥挤后,年龄小的就被挤倒在地了。

  (摘编自2004年3月25日“新华网”)

  思考:分析该起事故的原因,谈谈幼儿园应当如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摘自《幼儿园安全策略50条》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