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1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倪剑
女儿出生18个月后从老家来到城市,上了我们单位附属幼儿园,从此,就像小尾巴一样一直跟着我。当年我们还是双职工,平时上班带她进厂,下班带回家,倒也方便,偶尔赶上加班,也多半会有一个人有空。
可是,在她三岁那年,某天晚上赶上了我们两个人都要加班,工厂车间又不允许带孩子进去。情急之下,老公跟女儿商量,先送她回家,路上买点吃的,让她一个人好好呆在家中,困了就自己先睡,我们保证下了班马上就回家。女儿一向胆子都很大,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幼儿园四点半放学后女儿就被她爸爸先送了回家。等我们加完班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多,小人儿已经睡了,被子盖了个腿,脸上有已经干涸了的泪迹。我不知道那几个小时她是怎么过来的,哭了多久。第二天早上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没哭。那是在梦中流下的泪?
有了那次以后,我就尝试着经常找一些机会让她独自一个人在家。出门之前,我告诉女儿学会看钟表,告诉她这段时间她可以做些什么,比如搭积木、折纸鹤或者纸飞机,按照她平时做手工的速度,算一下大概可以做多少个妈妈就会到家了。而我自己,出门哪怕办再紧要的事,都会在承诺给女儿的时间之前回到家。次数多了,当我再要出门办事的时候,她变得很乐意一个人呆在家中,会很潇洒地跟我说去吧去吧,说再见的时候头都不抬。
等到女儿上小学,借读的学校离我家乘公交大概有15站路,中间要转一趟车。在学校隔壁找了一位奶奶,说好让女儿放学后去她家做作业,我下了班去接她。第一天开学,当我六点钟下了班赶到女儿学校时,三点半放学的她,一个人坐在学校操场上,秋风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脸上抹成个大花脸,一边哭着说,那位奶奶生病住院了,家里没人,她只好在学校等。
那情形触动了我:一定要带她学会自己乘车自己上学。否则的话,秋天过后就是冬天,让她每天这样等,不等出病来才怪。我带着她乘车,告诉她乘的是哪路车,要经过多少站,中途在哪里下车转车,又是转的哪路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样坐了半个月后,我跟她确认是不是可以一个人走了,她说保证绝对没问题。我告诉她今天我不去接你了,她非常流利地给我背了一遍线路。
尽管如此,第一次她自己走的时候,我还是提前等在校门外。然后看着她上了公交车,我上了后面一辆车。当我乘坐的车到达说好的转车点时,看到她正在上前面一辆转乘的车。动作干脆利落,虽然年龄小个子也小,一挤上车就看不见人影儿,不过还是令人放心的,打那以后就再没跟过。慢慢再长大些,她脖子上挂着公交卡,在这个城市里不管去哪里都不用人操心了。
以往一到放假,我和老公总是有一人会抽空送女儿回老家。7岁那年暑假,女儿自己提出来她独自回老家,这一次,我们没有表示出一点怀疑,买了长途车票,送她上车,那边让她姑姑去车站接。小姑子事后说,当她看到小人儿从大客车上下来,背着个书包蹦蹦跳跳朝她走过去的时候,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可是,我女儿却像啥事都没有似的。再后来,她大些,去北京、西安等地玩,都不要我们跟着了。
我以为,孩子独立生活,不管在什么样的年龄开始,总会有第一次。父母如果不放手,你永远会觉得他们还小。当然,在父母放手之前,你应当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时他们该怎样做,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实在不行又如何求救、向谁求救?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叫做“行为是强化的结果”,你不断给她强化,她自然而然碰到就会想起该如何做。如果这些都准备好了,年龄不是问题。反之,如果都没有准备好,年龄再大或许都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