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0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点击:次
2014年03月05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郝燕
如果说,以前周末家长带孩子出门无外乎郊外公园或消费场所,那么这个春天,也许可以换一种思路。
北京的家长圈里,早就开始悄悄分享一些关于公开课的信息:图书馆、博物馆、企业、公益组织都有可能会举办针对亲子家庭的公共文化讲座活动,这些活动从最初零散举办,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而早期跟随到处听课的孩子,都已经听了好几个系列了。
这种新的活动方式,体现了家长们追求亲子娱乐的同时,追求多元知识、尤其是文化知识的强烈愿望。而讲课的志愿者里,也早就涌现了几位颇受欢迎的明星老师。
微博名字为“阳光周老师”的周老师,偏重讲解艺术类的内容。周老师已经退休,鹤发童颜,笑容可掬,穿着大方优雅,是博物馆志愿者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次讲解以前,周老师自己都会做很多资料,力求带给听众更多背景知识。她不定期在国博、世纪坛的世界艺术馆等场馆活动,有追随周老师的妈妈甚至把她的讲解词整理打印,感慨:“等我退休了,也要从事这么美丽的事业。”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青年科学家张进硕,最早也是从微博上红起来的。他的讲课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为孩子打开科学视野提供的好机会。另一位被家长紧盯不放的明星志愿者张鹏,微博名为“义务讲解员朋朋”。他擅长讲解历史文化类知识,因为风趣幽默、备课认真,经常为孩子们准备互动环节和小礼物,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朋朋哥哥”。朋朋主讲的故宫徒步游,能在一个多小时里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的国博“文化之路”讲解以及去年主讲的“埃及文化”,也令家长们赞誉有加。
年龄小一些的学龄前小朋友也有得选择。阅读推广机构红泥巴在奥森公园的读书会总有一批固定的粉丝,阅读推广名人书虫点爸则在国家图书馆周末固定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而东边的家长可关注青少年阅读大世界的消息,这个位于写字楼里的图书中心也不定期会有免费的推广活动。
志愿者们的课堂是面对面的交流,与孩子读书了解知识完全是不一样的模式,在这种活动中,孩子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能感受到社会带给他们的友善,小伙伴相约一起赴课也乐趣多多。习惯了商业活动的包装,有的家长可能一开始会对这种没有气球、没有免费礼物也没有服务员伺候的简陋活动形式心存疑虑,而另一些家长则恰恰赞许朴素活动特有的社区氛围和公益氛围。一直跟随“朋朋哥哥”公开课的念念小朋友就认为:“他是我最好的大人朋友。”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等都加入到公开课这样的形式中来,由于受欢迎度高,经常需要预约。如果你对此类课堂有兴趣,除了明星志愿者的社交媒体号以外,建议关注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国家动物博物馆、四月公益等各种文化、教育机构的通知,它们几乎都有微博号、微信公共号等。
(郝燕,亲子活动专家,9岁女孩的母亲,出品制作系列亲子音乐会、儿童剧等,著有《玩是最好的教养》,个人微信订阅号:稚得其乐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