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6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舒远
绘本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成长绘本”栏目将定期遴选各国经典绘本,结合教育话题,与家长分享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养育孩子,给家长美的启发,给孩子美的滋养。
北京的雾霾指数又突破350了,孩子们翻江倒海地咳嗽,让人揪心。窗外有两幢楼,一幢是高楼,另一幢是更高的高楼,巨兽一样切割着灰色的天空。在不久的两年前,巨兽矗立的地方还是一片绿地,可以带孩子到那里踢球或者晒太阳。如今需要驱车带孩子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撒欢。
思念如潮水汹涌,故乡湛蓝湛蓝的天空,摇曳的野花,还有那吸一口就让人神清气爽的空气招魂一样呼唤着我。在思念中,我带着孩子们打开了维吉尼亚·李·伯顿的绘本《小房子》(1943年美国凯迪克金奖作品)。70年来这座会呼吸、有情感的小房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也触动我和孩子们心底最深处的柔软。
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冈上看风景,春天,她等待着第一只知更鸟从南方飞回来;夏天,她看着花园欣欣向荣,看着孩子们在池塘里游泳;秋天,她看着第一场霜冻把树叶染红;冬天,白雪覆盖了村庄,她看着孩子们溜冰、滑雪橇。她对城市很好奇,很想知道住在那儿会怎样。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小房子看到乡村的景致随着挖马路、开商店、盖高楼、通地铁……而一点一点地改变。铺满山冈的小雏菊不见了,苹果树没有了,人们移动得越来越快,匆匆经过,顾不上看她一眼。夜晚看不到星星和月亮了,因为城市的灯光实在太亮。小房子开始在夜里梦见开满雏菊的田野,还有苹果树在月光下跳着舞,她很孤独、很难过。还好,小房子主人的后代发现了小房子,把她移到了乡下,她又可以静静地站在山冈上看日升月落,看冬去春来了。
《小房子》问世70年来,人们谈论它最多的,还是它对现代文明的担忧和批判。造物主创造的大自然那么美丽,然而急剧膨胀的都市,宛如一头长驱直入的怪兽,转瞬间就吞噬了小房子、吞噬了丘陵和雏菊、苹果树……尽管最后小房子得救了,但还是留下了一个悬念,又有谁能保证它永远不再被现代文明吞噬呢?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跟小房子一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小房子》用最简单的故事告诉孩子,时间会变,环境会变,小房子也会变,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是我们原本热爱生命、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不应改变。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急剧发展,也目睹甚至参与了城市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修复那些被破坏的东西需要漫长的时间。我们的孩子住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连呼吸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吗?
生命被造原本不是这样的。城市如何在变化的同时保持环境的美好呢?只有带领我们的孩子领略生命与自然的美好,教导他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他们才不会重蹈覆辙。
春天已经扑面而来!来吧,不管这个城市的雾霾还要肆虐多久,是时候带孩子去乡下租幢小房子,开荒种点菜了。当他们双脚踏上能够滋养庄稼的土地,他们会在亲近大地母亲的纯粹快乐中收获另一种童年!
(舒远:曾在知名媒体、高校任职,现为出版人,致力于用精品童书为孩子和家长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