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2014年04月23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舒远:曾在知名媒体、高校任职,现为出版人,致力于用精品童书为孩子和家长带来改变。)
家庭是孩子成长与接受教养的核心,是他们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起点,也是孩子第一个阅读环境。和纯文字的书相比,绘本因为图文并茂,给人更多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因此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座很方便的桥梁,是非常有效的双向互动媒介。
好的绘本,是一场视觉盛宴,即使孩子还不怎么会识字,但他们对图画却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力。这些图画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展开了生命启蒙期的艺术教育。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吧。也许,他懂的,父母体味不到;也许父母描述的,他感悟不清。有这种情况,很正常,尊重孩子的感受,会帮助他的心灵自由生长。
除了眼睛的享受,声情并茂地给孩子朗读绘本,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听故事无疑是培养孩子倾听习惯的良好途径。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我的绘本论》中强调:“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作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父母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
不要以为绘本只是用来教育孩子的,事实上优秀的绘本对成人的帮助和吸引不亚于对孩子的影响。许多父母在陪伴孩子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情不自禁会想起童年的成长轨迹,经常感动落泪,心灵因而也变得柔软,同时也借此获得了更多滋养。
根据家庭教育中常常困扰家长的一些问题,笔者精选了一些绘本,希望能开启家庭教育中的绘本之旅。
1.给孩子多少爱合适
书名:《爱心树》
作者:美国天才绘本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最负盛名的作品
内容简介: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无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也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
推荐理由:爱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如果父母像书中的大树那样一味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不仅不能让孩子靠近自己,也无法给孩子带来幸福。孩子只会把索要当成一种习惯,成为啃老族。
2.当孩子想奔向外面的世界
书名:《逃家小兔》
作者:美国画家克雷门·赫德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玛格丽特联袂打造,畅销七十余年的经典。
内容简介: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很想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逃跑啦。”“不管你逃到哪儿,”妈妈说,“我都会紧紧跟着你,谁让你是我的小宝贝儿呢?”从此小兔子和兔妈妈踏上了一场关于“爱的捉迷藏”之旅……
推荐理由: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在他逐步走向外面的世界时,一般最少要经历三次和父母分离,分别是上幼儿园、青春期、上大学,每一次的分离都是成长。父母无法把孩子绑在身边,那是扼杀孩子生存能力的过度保护。但是父母可以向兔妈妈学习,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爱将伴随他们一生,这对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信心很有帮助。
3.家人如何相处
书名:《和父母相处》(贝贝熊系列)
作者:贝贝熊系列是美国儿童行为教育之父斯坦博丹的心血之作。
内容简介:在贝贝熊家里,熊爸爸、熊妈妈和孩子们随时、随处都有可能爆发冲突,当他们进行角色互换表演后,看到对方眼中的自己,父母和孩子都吓了一跳,最后当他们学会体谅其他人后,家庭就其乐融融了。
推荐理由: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人内心的感受,总以工作忙碌为借口,对父母忽冷忽热,对孩子大呼小叫,从未细想过,孩子眼中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事实上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需要每个家庭成员都学会换位思考,互相多一些理解、关爱,少一些误解、抱怨。
4.单亲家庭的烦恼
书名:《爸爸的新女朋友》
作者:贾尼斯·利维
内容简介:后妈通常是一个反面角色。单亲家庭中稍微大点的孩子往往想尽办法阻止父母与异性交往。这本书的开头,小姑娘觉得爸爸的新女朋友又古怪又难看,对她做的任何事情都看不顺眼:读奇怪的诗歌、坐着睡觉、从不烤甜饼干……但是结局却大大出乎意料。
推荐理由:初读此书,你会觉得它涉及的是一个敏感话题――单亲家庭,其实,它探讨的是如何建立自然、和谐的亲子关系,适合所有家庭阅读。时代变了,孩子们对妈妈的要求也会改变。妈妈们不仅要关心孩子,也要学着爱自己。 和年龄大点的孩子相处就是把他们当成一个大人,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从心底里接纳你。
5.如何面对宠物的死亡
书名:《我永远爱你》
作者:汉思·威尔罕
内容简介:男孩在与爱犬阿雅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接受与付出:他接受阿雅儿时的调皮,也接受阿雅逐渐生病、老去的事实,他努力让阿雅感受到他的爱,每晚入睡前总记得跟阿雅说一句“我永远爱你”。 阿雅带着男孩的爱静静地去了。尽管不知道阿雅懂不懂,但是当埋葬阿雅后,伤心的男孩想到每天晚上都告诉阿雅这句话,心里就有了莫大的安慰。
推荐理由:男孩正是因为自己及时付出了爱,才能接受阿雅的老与死,才能勇敢地疗伤。故事告诉孩子和父母,爱要及时表达,这样才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