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性别化: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节

时间:2014-08-1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幼儿教育·教师版 2012年10期 王振宇

  编者按:幼儿园缺男教师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少地区已率先行动起来,通过种种方式支持和鼓励男教师走进幼儿园,以改善幼儿园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特邀儿童心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从儿童性别化发展和性别教育的角度阐释构建和谐性别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另外,本刊记者根据一些地区近年来在努力提高幼儿园男教师比例方面所作的探索采写了一篇专题报道,以期为大家寻找符合本地区、本幼儿园实际,能有效解决幼儿园男教师紧缺问题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

  在人类社会中,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是最原始、最基本、最生动也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儿童从出生起,无论是外形、气质、行为方式、活动特点、动机类型和强度乃至价值观,就都带有性别特征。因此,性别化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儿童性别化的发展,包括对性别的认同和自我知觉、对不同性别个体能力差异和偏好的认识、对不同性别个体的行为反应和性别角色承担的认识以及性别恒常性、自身性意向的发展。儿童早期的性别化对其今后人格的最终形成和社会适应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性别化的生物和社会条件

  人的行为是对自然选择的压力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脑和行为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让个体能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性别化发展受大脑调控。两性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差异。男性脑的体积比女性大10%~15%,而女性大脑的胼胝体比男性大。女性具有更多的灰质层,而男性具有更多的白质层。大脑偏侧化是解释认知和行为差异的一种学说。大多数人的左半球负责言语任务的信息加工,而右半球负责知觉和空间任务的信息加工。女性大脑偏侧化倾向没有男性高,这与她们的大脑两半球之间具有更大的胼胝体、交流起来更迅速有关。两性大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是不一样的,男性多使用左侧海马,而女性多使用右侧顶叶和前额区域;男性倾向于使用几何线索,而女性倾向于使用路标线索。

  班杜拉提出,儿童通过直接教学和观察学习这两种途经获得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知:一方面成人(包括父母、教师等)通过直接对儿童适宜的性别行为作出奖励、对其不适宜的性别行为作出惩罚,以实现对儿童的“教导”;另一方面,儿童观察各种同性别范型(包括父母、同胞、教师、同伴、媒体人物、虚拟人物等)的活动,习得性别分化的态度和行为。大量的观察积累,使儿童认识到个体的行为特征及他人对其行为结果的奖励(强化)与其性别的内在关系。由此,儿童发展出与性别相关的行为期望和自我效能信念。这些期望和信念又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其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并最终使之内化到人格特征中去。影响儿童性别化的社会条件包括家庭、学校、媒体等。

  1.家庭对性别化的影响

  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有明显性别倾向性的父母就会在以下三个方面让孩子接受“性别课程”的影响:(1)标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2)发展出稳固的对性别化玩具和活动的偏好;(3)对性别刻板印象有所了解。父母鼓励性别分化的基本策略是为孩子选择适宜其性别的服装和玩具。研究发现,当孩子从事不适宜其性别的活动时,父亲的制止反应最明显;对于女孩,母亲的态度与父亲相同,但母亲会允许男孩玩女孩的玩具。父母(尤其是父亲)主动对儿童的性别适宜性活动作出奖励,是儿童早期性别分化以及形成对玩具和活动的性别偏好的起源。有学者注意到,儿童在父母鼓励下进行的性别化游戏,促进了儿童早期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了儿童认知和社会技能的习得。例如,男孩的游戏通常可以促进视觉-空间机能、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和创造性的发展,而女孩的游戏(如过家家)通常可以帮助她们理解规则的获得,模仿角色行为,练习人际交往。在实际生活中,父母还会给不同性别的子女提供不同的经验,促使他们发展出不同的社会认知技能。父母与孩子讨论情感问题时的不同态度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例如,促使男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促使女孩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一项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缺乏父爱会使年长男孩的外显行为更为刻板、富有攻击性,而对女孩的外显行为一般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能对女孩在青春期与异性的交往产生影响。

  除父母外,家庭中同胞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200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兄弟姐妹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效应甚至可能比父母更强烈。但同胞效应的表现并不稳定,与儿童的年龄、出生次序、是否与同胞同性别等因素都有关,也与个体自身不同的需要有关。

  2.学校对性别化的影响

  学校是性别化信息特别集中的地方。男女教师在学校中的比例、在权利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对待男孩、女孩的方式和对他们能力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儿童在学校生活中有无限的机会可以观察学习。

  教师与不同性别儿童的交往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幼儿园中,教师通常会鼓励幼儿进行与其性别相适应的游戏活动;在学校中,低年级教师也会比较关注学生的性别化行为。教师往往比较关注男生,与男生的互动更多,对男生活动的干预也较少,但男生受到的批评一般比女生多。

  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与儿童性别化的关系,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但心理学上尚缺乏有关这方面明确的研究结论。有一些研究表明,男教师会促进学生形成非传统的性别信念和偏好。事实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男教师自身就是非传统的角色。

  有学者对男女分校(单性教育)进行过研究,相关的结论不太一致。有研究认为单性教育对女性的成就有正面的影响,但另一些研究认为单性教育对儿童性别概念的形成没有什么积极影响。

  同伴交往是儿童性别化的重要源泉。儿童与同性伙伴一起游戏有利于增加他们的性别化行为,如,男孩们会一起追逐、打闹,参与攻击性强的活动,远离教师视线和控制范围;而女孩们的游戏会静得多,她们更喜欢接近成人。于是,性别化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

  3.媒体对性别化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媒体对性别化的影响是普遍而强烈的。最关键的是,媒体对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宣传具有强烈的放大效应。

  从幼儿期开始,男孩就比女孩花更多时间玩游戏机,看体育节目、动作片、科幻片,而女孩更喜欢看电视剧、喜剧片。总体而言,媒体中不同性别的角色出现的频率是不相等的,有人统计过,儿童节目中男性角色出现频率是女性角色的4~5倍。儿童节目比成人节目更加刻板化。近年来尽管有一些变化,如男性角色也开始侃侃而谈了,女性角色开始表现出自信和独立了,但基本人格特质依然是刻板的。儿童文学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5岁就开始意识到电视节目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电视看得多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往往与电视节目一致,表现出高度刻板化。大量电视广告更是灌输性别刻板化的重要渠道。

  尽管两性是社会的基本存在,但影响性别化的因素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以上研究还缺乏对文化的考量。事实上,人类学的早期研究成果已经向我们揭示了文化对性别化的影响。著名社会学家M·米德考察了新几内亚方圆100公里之内的三个原始部落,发现其成员在性别化方面有天壤之别:阿拉佩什部落中的人无论男女都举止温和,充满母性,善于合作;蒙杜古玛部落的人无论男女都表现得富于攻击性。在这两个部落中,男女没有性别差异。第三个部落叫德昌布利,两性之间有明显差异,女人是食物的提供者,热情、能干和友爱;男人则热衷于艺术、发型及与女人的关系。因此,米德说:“人的本性有着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可塑性,它对于不同的文化条件能够作出不同而又精确的反应。不同文化的个体间的差异和同一文化的个体间的差异一样,几乎完全受制于不同条件作用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早期经验的影响,而这种条件作用的方式又是由文化所决定的。两性间标准化的人格差异正是这种有序的文化产物,世世代代的男男女女们都经由训练而与其相适应。”

  二、我国儿童面临的性别化压力

  早先,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化特质与女性化特质是单一向度的两极。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性别化的理论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发生了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变化。“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的概念,被“工具性特质”和“表达性特质”所替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工具性特质是指注重自我、责任、创新,喜欢参与活动、与伙伴交流,有较强烈的成就动机等;而表达性特质是指注重观点采择、感受、体验,更能理解他人,有较强的移情能力等。这两类特质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男孩或女孩身上。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考量我国儿童的性别化,就会有很多新的认识。

  应该承认,当前我国儿童性别化面临很大的压力,归纳起来,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观念,二是社会焦虑,三是教育。

  来自观念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中“习静”“非动”规范的影响。这套规范起自宋代程朱理学,后来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压抑着儿童好运动、好探索、好创造、好交往的天性。这种观念集中地表现在朱熹的《童蒙须知》一书中。该书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对儿童提出了全面的行为规范,以培养谨小慎微、端正和缓、不事喧闹、不作思考的学童。当时的教育对象主要是男童,凡有条件接受蒙学的女童更是要严格执行这套规范。这一规范造就的是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白面书生”,既没有生龙活虎的体力,又缺乏特立独行、具有创新思维的脑力。

  来自社会焦虑的压力表现为家长一方面对孩子(尤其是对独生子女)的人身安全感到焦虑,以至于对儿童过多地进行保护和包办代替,过于限制孩子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不仅远期目标过高,而且近期目标也很高。家长的过高期望与商家的炒作相互推波助澜,让儿童身陷名目繁多的“开发”、学习、才艺考级的漩涡中,失去了基本的游戏、娱乐、运动和交往的机会。这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的性别化发展都是不利的。

  来自教育的压力表现在应试教育模式和师资队伍“阴盛阳衰”的现实。大批有识之士已指出我国教育所奉行的应试模式对儿童身心发展、理性思维形成和人格最终形成的弊端。我这里仅就性教育方面作一补充。一提及性教育,人们总是最先联想到挂两张男女性器官的剖面图,然后半遮半掩地对儿童讲怀孕、分娩。对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讲到避孕、防艾滋病。这些内容固然是必要的,但我们应该明白,性教育绝不仅仅是性生理教育,更重要的还是性心理教育,也就是性别化教育。因为只有具备健康和稳定的心理结构,才能正确地认识性、对待性、处理性,才能自如地应对来自身心的压力,也才能形成必要的性道德和性规范。因此,我们应该将儿童的性别化当作性教育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来看待,扭转性教育生理化的片面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性教育实际上从儿童出生后的性别认同就已经开始了。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教师的行为范型对儿童的性别化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应成为儿童心目中值得信赖的人,成为儿童的榜样。埃里克森相信,“假如有同等数量的能胜任工作、头脑灵敏、热爱学生的男性和女性来担任教师和运动教练,就能克服不同性别儿童在以同性别教师为榜样时所出现的冲突,有效改变‘知识属于女性,行为属于男性’的不当观念。”因此,教师队伍合适的性别比例对儿童性别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男性教师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他们对幼儿的社会化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但男性教师一直以来是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稀缺资源”,男教师比例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本幼儿园教师中男教师占7%,美国占10%,而我国只有0.33%。这一状况是令人堪忧的。目前,社会各界都已经感受到我国幼儿表达性特质突出而工具性特质欠缺的现象,尤其是男孩,普遍缺乏“阳刚之气”,缺乏责任感、创造性和冒险精神,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危险的。对于女孩来说,同样存在一个如何让表达性和工具性特质获得均衡发展的问题。因此,探寻提高幼儿园男教师比例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性别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生物条件、社会条件等众多因素,不是哪一个单因素单方面作用就能解决问题的。当前,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需从文化特点、社会条件、教育内涵等维度出发,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审视当前教育的失衡之处,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儿童性别化及整体社会化的正常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