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他用1.38米的残体化作上千小朋友进步的阶梯!

时间:2014-11-0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他,肢体残疾,身高不足1.4米;他,用坚守诠释着教师的职责,扎根边陲30载;他,凭着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书写了充满传奇的教育人生。今天,帅帅随“中华儿女”微信一起带大家走进一所乡村学校,去认识这位平凡而普通的“袖珍”教师——熊朝贵,一起体会他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

  2014年9月10日,中国第30个教师节。在云南文山马关县夹寒箐镇么龙村中心学校,熊朝贵过着自己的第30个教师节。文山马关县夹寒箐镇么龙村中心学校校长熊朝贵,一个用热血和爱心照亮了一代代乡村孩子的童年,为山村孩子托起希望的老师。

  1985年9月,熊朝贵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每天从自家的木料堆里拖着比自己高出许多的木料,用不太娴熟的技法打制着一张张桌椅,在自家的木楼里置起了简陋的教室。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他都教。没有操场,就带学生田里跑,没有乐器,就带学生面对大山大声唱,没有教学补助金,就将自家的承包地变作学生勤工俭学基地,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到基地翻土、除草、种菜、种玉米,孩子们用自己的辛勤耕耘,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在这样的教室里上了4年,由于办学突出,1989年9月,熊朝贵被转为代课教师,并调往上漫瓦小学任教。

  从上漫瓦小学到么龙村中心学校,熊朝贵一干就是20多年,一干干到了今天。

  每天早上5点半,熊朝贵已经起床,先检查用水,然后打铃,6点40分等学生们都进教室早课,他还要看看有没有因为生病没起床的学生和走读生是否到齐。他要求全校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他说:“全校279名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每个孩子背后都有着令人心酸的故事。”

  既是校长,也兼6年级毕业班的数学课教学的熊朝贵在忙碌的工作一天之后,学生熄灯就寝,他要打开电脑了解热点事件、查询教学资料。老师中,只有熊朝贵和张晓龙老师懂操作电脑,熊老师感觉到孩子越来越难教,传统的乡村教学模式需要改革,他们几乎没有深造的机会,就靠自学来提高自己。一方面是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发展,需要新生力量注入;另一方面是不仅没有优质师资力量补充,就是原来坚守的乡村教师逐步到退休年龄,未来乡村教育师资断裂会进一步加剧。

  熊朝贵说:“这不能怪这些年轻人,穷乡僻壤,条件差,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怎能吸引外面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呢。”这是熊朝贵一直思考的问题,但他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帅言帅语:在这个工作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的时代,虽然社会似乎变得浮躁不堪,虽然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我们的耳膜,但帅帅想说:我们的身边还是好人更多,勤劳、勇敢、善良、坚强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未远去,我们对善的追求、对爱的渴望,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会从感动走向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