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05期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许丽萍
教师是否乐教影响着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其实教师教学的快乐与否不一定是因为教学任务的轻重,而是在于地位价值是否得到尊重、对园所是否有归属感、同事关系是否默契融洽等。如何让教师乐教,园长是关键。以下来谈谈园长如何让教师乐教的“三无”管理策略。
一、无为——重视教师的主人地位
“无为”之道是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精髓,但老子提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为,其目的是达到“无为而有为”。园长的过于“有为”很容易让教师感觉自己只是遵照行事,而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如何改变教师从“让我做”到“我要做”,从而更加乐教呢?
人人都是智慧者。园长要重视激发成员的智慧。例如,我们在幼儿园内设立了“金点子奖”,记得在幼儿园文化理念梳理时,发动大家都来写幼儿园的“三风”,并通过教师对自己所写内容进行诠释,通过集体投票的方式,最后把“三风”的关键词确立了下来,“中奖”者也得到了“金点子奖”。另外,在期末考核评价时,我们设立了“明星员工奖”,如“教学之星”“研究之星”“奉献之星”“团结之星”等,期初人人申报,期末表彰奖励,让教师的多元智慧得到尊重和肯定。
人人都是管理者。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即人人都是管理者。例如:行政作为管理者往往感觉很累,教师很被动无奈。幼儿园就设立了“行政管理组阁制”,分管行政和基层的教师共同来管理幼儿园的某一块内容,共同制定规章、共同维护、共同考核,在参与管理中,教师看到了行政管理的不易,从而从自身做起,事事维护幼儿园的管理。
园长的无为之道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从而达到“无为即有为”的境界。
二、无形——凝聚教师的精神力量
无形的管理重要的不仅仅是靠规章制度,而要充分发挥园长的人格魅力,发扬园所精神文化,真切让教师产生归属感。这是让教师“乐”教的重要因素。
园长魅力。当教师认为你这个园长很有魅力时,他们更有可能遵从的建议。首先,园长的魅力体现在身正言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次,沟通是体现园长魅力和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当教师出现不良行为倾向时,要及时引导。例如:幼儿园在制度建设中创造性地建立了“园长约谈制度”,就是每个学期至少和每个老师谈话一次,谈话让园长了解了教师的想法,很多教师都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园长交流,从而增强了园长和教师的感情,提振了教师的精神,也发挥了园长的魅力,让教师更加乐于工作。另外,园长的各种行为能传递管理信息,它具有言志、传情、状物的特殊功能,因此,园长更应通过非语言的情感沟通手段,如目光示意、动作提示、表情导航、情感感染、人际调距等,以增进与教师的沟通。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有认知、情感、价值、理想的成分,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当然,价值追求不是一下就产生的,而是要在园所发展的轨迹上积淀起来和提炼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被广大的教师接受。例如:在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重视“文化诠释活动”,每周在例会时的前5分钟,由教师用自己的工作实例来轮流诠释对幼儿园既定的精神文化的理解,这样做不仅深化了大家对文化的理解深度,同时也提振了大家的精神,产生了精神向心力。
只有重视“无形”的管理,才能达到“无形却有形”的境界,也才能让教师视幼儿园为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而更加“乐教”。
三、无声——拉近教师的心理距离
让教师“乐教”,其实不是仅靠嘴巴要求就能做到。幼儿园团队女性居多,女性比较敏感,如果经常说教,则容易引起反感。管理者如果能创设一些机会,让人际关系变得更默契融洽,也能使教师更加“乐教”。下面举两个例子。
玩体验游戏。园长管理不仅仅是开会、学习等比较单调的形式,适当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好玩的活动形式,如组织教师玩体验游戏来让幼儿感受同事间的美好情感。例如年级组“站轮胎”游戏,三个年级组同时比赛,每个年级组的8名教师同时站上一个轮胎,规则是哪个组先把脚掉在地上就算输,为了能得到胜利,每组的教师齐心合力,共同合作,不仅拉近了教师们的身体距离,也拉近了心理距离。又如班级“三人四足走”游戏,两教一保三人通过游戏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些游戏比起园长直接话语要求,更能让教师体悟合作的重要性。
设教师茶吧。同事关系的默契融洽是要增加大家共处的机会,营造共处的氛围。在幼儿园,大家平时聚在一起无非是开会居多、聚在一起的场所无非是会议室居多。这样的机会和场所让教师感觉更多的是理智和冷静。例如,我们为教师开辟了一个教师茶吧,除了有温馨的沙发、更有飘香的咖啡茶点、悠扬的音乐,让教师中午能有一个“家庭式”的工作环境,聊聊讲讲、做做吃吃,很好地拉近了教师间的心理距离,增进了同事间的默契融合度。
让教师“乐教”,园长就要注意通过以上的“三无”管理策略,从而达到“无为胜有为”“无形即有形”“无声即有声”的境界。
(供稿:崔柳 校对:崔柳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