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1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05期 张珍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课题研究是教师由理论走向实践的绿色通道,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提升实践智慧的阶梯和平台。常见的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专家在上面讲,老师在下面听;骨干率先发言,普通教师人云亦云。园长往往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起着引领研究方向、掌控研究过程、提升研究经验的作用。由于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教师成了没有思想的行者。
课题研究具有“本土性”“自下而上”和以“问题”研究为基本内容的特点。因此它需要管理者更新理念,摒弃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改变专家、园长的权威地位,从根本上扭转教师“等、靠、要”的心态,唤起教师的研究激情。尝试做一个“百变”园长,体验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快乐,也许是课题主持人的智慧之举。
变权威者为合作者,引领教师走进研究生活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过:“幸福本身不是结果,而是伴随力量增长的体验。”园长面对课题研究这块“硬骨头”,亲自带队“去试水”,置身于课题研究之中,言谈举止营造出浓郁的研究氛围,不仅赋予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还能有效焕发教师和谐成长的活力。
因为第一次独立承担课题,大家热情很高,每天通过家校通向家长发布信息,收集各种材料。有了材料,教师们忙着自制区角玩具、户外锻炼器具。可是自制玩具投入使用没几天,新的问题出现了。户外自制玩具是孩子们的最爱,但也容易损坏,教师们经常要忙着修补玩具。区域活动也出现问题了,有些区域自制玩具孩子不喜欢,有的根本就不好操作,孩子不愿去选。教师们辛辛苦苦制作的玩具成了摆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和教师们一起探讨,发现问题的症结:一是教师缺乏制作玩具的经验;二是在制作时,教师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脱离了孩子的发展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迅速做出反应,围绕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开展学习和研讨,如知识竞赛、专题辩论。那玩具到底该怎么做呢?我们继续碰撞,拿出了一个方案,也就是制作前先谈设计,如选用什么材料,玩具的功能是什么,怎么玩等,然后再制作小样,看看设计方案的落实情况,对玩具的美观、耐用性进行微调,最后扩大再生产。这样一来,教师的劳动就发挥了最大价值。
变主动为“被动”,启发教师改进研究策略
每个人其实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关爱和赞扬,都希望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要让教师真切地感受教育研究的实践魅力,体会专业提升的自我认同,就要让教师心中升腾起“成为研究者”的迫切愿望,以一种更博大的胸怀自我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有一次幼儿园开展亲子自制玩具活动,我到各班随意拍了不少照片。可当我准备发到网上时,猛然间发现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照片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家长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却袖手旁观。在活动成果交流时,我将照片发到教师手中,大家马上意识到活动存在的问题。认为家长这样做不妥,但又不可避免,而且还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最终教师们决定从三个维度入手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做好自己,在工作中增强教育意识;二是站在家长角度找出导致这种做法的心理因素。家长主要是不相信孩子能够完成,担心自己的孩子做得比别的孩子差。所以,应从转变家长观念着手。在亲子制作活动前首先给家长“洗脑”,给家长看看教育视频,讲讲教育故事,让家长逐渐意识到:花一分钟帮孩子穿好衣服是仆人做的事,花半小时引导和陪伴孩子穿一件衣服,这才是教师和称职家长做的事。三是消除孩子的依赖心理。通过设计“亲子自制玩具调查记录表”,监督孩子的依赖行为。经过几轮尝试,孩子们在亲子制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变粗矿为细腻,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
我们围绕课题在大班年级组开展一课多研活动,课题是制作活动“爱运动的小人”。几轮下来,有位教师敏锐地发现,尽管不同教师执教,但每位教师挑选孩子有着惊人的相似:男女比例大约为1∶15,即使挑上来的男孩子也同属一个类型,即教师眼中的“乖孩子”。老师的理由是,制作玩具的材料是电线,调皮的孩子容易惹祸,万一将电线戳到别的小朋友不好交代。
为什么教师挑选孩子的时候女孩多于男孩呢?每个班上可是男孩子多呀!原来男孩子与女孩子相比,男孩子虽然头脑反应灵活,好奇心强,但是男孩子更好动,在控制力、注意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不及女孩子。虽然教师也知道这样做有悖于教育公平、人格平等,但还是担心上课的时候男孩子容易分心,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课堂效果。
为此我们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向教师介绍了《拯救男孩》这本书。书中指出,男孩危机是教育的危机。我给每位教师赠送一本,于是,这本书中的观点成了教师茶余饭后的话题。大家反思自己的日常保教行为,在教学活动中调整教育策略:一是将分组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二是在平时的自制玩具中,挑选具有挑战性、不需要精细制作的玩具交给男孩子去完成。最可贵的是,教师用师爱、母爱去帮助男孩,理解男孩,宽容男孩。
变统一为自主,帮助教师提升研究能力
李季湄教授指出:“园本教研要以研究幼儿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是转变教师观念,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实践。教师们通过合作式研讨实现智慧分享,使新的观念逐渐内化到教育行为中,促使专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又到了每周一次的随笔交流时间,这次我们分享的是大班教师的一篇教研日记。日记中写到:又到了做做玩玩的时候,这次是为自然角制作各种花盆。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制作起来。我给做得又快又好的小朋友发小星星,做得特别精致的发两颗。这时小艺的妈妈来接她,她拉着妈妈的手来到我面前,让妈妈向我再要一颗星。我看了看她那只贴了一颗星的作品对她说:“小艺,下回再努力好吗?”哪知她一甩手说:“老没意思的,下次不想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与教师们分享了“5美分的故事”,还认真分析了人的两种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教师们听后很震撼,怎么感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那个会算计的“老太婆”了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看到教师们在不断地改进教育行为,用激发孩子内在需要替换一味的物质奖励。教师们的改进措施如下:
一是用起来。自制玩具凝结着孩子的智慧、情感和劳动。于是我们的跳蚤市场开张了,市场里有自制玩具、创意美食、手工作品,大家互换交流;爱心义卖的款项有的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有的用来给孩子们购买自制材料。
二是动起来。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孩子们享受自制乐趣的好办法。我们开展了环保时装秀、童话节活动,孩子们自制、自演,这样他们的作品既得到了巧妙的展示,又感受到了作品组合后所蕴含的新的意义。这种合作、交流、分享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它能以更大的推动力激励孩子进行艺术创作。
(供稿:崔柳 校对:崔柳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