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0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3年09期 刘鸿志
自从梁启超从西洋介绍“学堂乐歌”,翻译适合儿童阅读的外国小说;文学界开始有意识的专门开辟儿童文学方向。先驱们在启蒙火炬的照耀下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翻译。周作人、冰心文学家在理论上和创作上走向儿童文学本土化之路,在历史上出现儿童文学的繁荣时期。然而,在幼儿文学领域前辈们少有关注,对其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存在明显落后的现象。本文试图在我国幼儿文学实践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理论,提出幼儿文学启蒙的教育性。
一、 幼儿文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
(一)泛道德教育倾向
在幼儿文学实践中,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和一些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认为文学作品需要传达相应的价值标准,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幼儿文学教学的泛道德化倾向。
泛道德化倾向的幼儿文学是指过度强调幼儿文学的道德教育作用,把儿童文学活动变成单向的道德灌输、道德说教。幼儿文学作品创作者试图向幼儿教师传递幼儿文学作品应该成为幼儿社会性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忽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审美性和教育性。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灌输式的教育,向幼儿灌输道德信条和社会法则,忽视活泼好动的幼儿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这些教师变“灌输”为“诱导”幼儿说出规定的道德信条,忽视幼儿鲜活的语言表达。
(二)注重幼儿识字教育
在市场化利益的驱动之下,部分幼儿园为迎合家长不合理的要求,宣称让幼儿在三年之内认识数千数量的汉字。把幼儿文学活动“偷梁换柱”,“改头换面”成为幼儿识字教育。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把幼儿识字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甚至宣称在文学阅读之中可以轻松的学会汉字,标榜这样的教学活动是“寓教于乐”。殊不知,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的识字任务是对幼儿文学教育意图的最大背离。幼儿文学更多的需要在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通过阅读图画、文本体验一种接近于生活中的情感。
(三)原因探究
1.教育传统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历史上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在道德教育的模式上却并没有过多的创新,一般都采用教条灌输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阶段,部分理论家和幼儿教师简单的把成人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移植到幼儿教育之中,认为儿童期作为启蒙阶段,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在人生过程起到最大的作用。
2.幼儿教育中“幼儿”缺位。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儿童长期缺位,用成人的思维代替儿童思考儿童生活和教育。“成人中心论”的泛滥,造成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缺位,忽视幼儿主体性地位的发挥。
3.市场利益驱动。正如上文所说,部分幼儿园为招揽生源在宣传和教育上突出幼儿识字教育的地位,采取低级别的不良竞争迎合家长不合理的要求。
二、 增进幼儿文学启蒙教育性的策略
(一) 幼儿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择策略
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依据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和注意力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幼儿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作品类别。
小班幼儿进入到幼儿园的新环境,幼儿园的一切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的。幼儿很容易被幼儿园的环境所吸引。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注意力很容易转移,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选取的文学载体色彩要鲜明,插图色彩要明显;故事情节要简单、有趣,角色较少,伴随有固定句式的重复。
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对于小班已经比较丰富,对作品的角色、故事情节、故事语言等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品的角色可以适当增多,情节需要比较丰富,语言比较优美、动听。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文学作品需要具有线索、语言、结构等层面的丰富和复杂性。比如,故事可以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看,故事结构可以有多、种叙述方式,特别是插叙、倒叙等叙事方式。
(二)幼儿文学阅读的指导策略
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应注意让幼儿愉快的阅读,让幼儿保持比较浓的兴趣参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
在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教师要放手让幼儿自主阅读,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不能代替幼儿阅读、不能包办幼儿的阅读过程,把阅读活动简单的理解成为幼儿诵读。在幼儿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更多器官的参与加强记忆。首先是眼睛要看,让幼儿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插图。在小班,幼儿识字量较少,读图成为主要的阅读活动,读图也就成为幼儿文学阅读的主要环节,这样可以保证精美的图画书吸引幼儿注意,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在中大班,伴随幼儿识字量的增多,在读图的同时可以伴随适当的文字阅读,幼儿有探索的欲望,训练幼儿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维的能力;作品叙事情节的延伸,可以配合讲述活动,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阅读的作品内容。
幼儿文学阅读的过程要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和生活经验相似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逐渐知道在自己的“小世界”之外还有其他的人和事物和自己有相同的经验,从“自我中心”和“泛灵论”的思维阶段自然过渡到较高的思维阶段。文学阅读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需要幼儿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文学作品时,考虑到幼儿生活的直接经验,在指导语上采用和生活接近的语言和引起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在阅读活动之后的小结中,把文学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入生活之中,让间接经验通过文学阅读有成为幼儿直接经验的可能。
(三)幼儿文学阅读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策略
幼儿园的五大教育领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彼此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相互制约。在文学阅读中要适当的结合科学、健康、艺术、社会领域的活动,贯彻整体综合的教育原则。
首先,要保证幼儿文学阅读的科学性;文学阅读可以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成为幼儿自由驰骋的新天地;文学阅读和科学活动相结合不仅需要和科学领域的知识目标相契合,还需要在阅读中保持科学的精神,文学阅读不能出现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作品。其次,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贯彻健康教育;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注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用眼习惯和坐姿以及爱护书籍等;配合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在阅读中学习有关健康的知识和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再次,文学阅读需要有一定韵律感和美感;选择的文学作品要具有艺术美感,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品;出现文字和需要朗诵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有相应的音乐韵律和节奏感,教师在范读过程中,要突出文学作品的韵律和文字美。最后,文学阅读还需要配合社会领域的教育;采用愉快阅读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对作品中间接经验的学习,增长社会生活智慧。
(四)幼儿文学的个性化阅读策略
幼儿文学阅读需要有统一的目标和要求,以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正常进度安排,保证全体幼儿可以得到同样的阅读经验。孩子们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早期经验的差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正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出现的差异性,保证幼儿个性化的阅读,以激发不同水平幼儿的兴趣。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