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例谈提高教师“接送交谈”有效性的策略

时间:2015-07-0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保育与教育 2015年03期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而家长每天接送幼儿时与教师之间的交谈,由于其“短、频、快”的鲜明特点,成为家园沟通的有效方式,并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欢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接送交谈”也存在着交谈过程短暂、交谈主动性缺失、交谈角色错位等问题。本文通过几个实例,分析“接送交谈”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其对策。

  问题一:没有把握好交谈的时间

  案例1:

  因父母工作调动,谦谦转学到我们幼儿园。刚开始他还不太适应新班级的生活,有点认生,为此他的妈妈在接送他时,总是想和老师多交流谦谦的生活习惯和在园适应情况。可是,早上入园时,谦谦妈妈由于赶着上班,只能跟老师打个招呼就匆匆离开;下午放学时是家长接孩子的高峰期,再加上幼儿园附近交通拥堵、停车不便,谦谦妈妈也不能和老师进行长时间的交流。而老师也忙着照看班上的其他孩子,与谦谦妈妈一边交流一边不时地看向其他的孩子,不能专心地交流。

  案例2:

  Allen的妈妈是个美籍华人,今年刚刚回国,Allen也转到我们班借读。一段时间后,Allen的妈妈对国内的幼儿园活动越来越了解,于是每次来接孩子时总要跟老师谈一些外国幼儿园的教育体会,而且一说就停不下来,老师也不好意思打断她。其他想跟老师交流的家长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能安静地离开,错过了交谈的时机。

  案例分析:

  家园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二字,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之间未能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沟通,尤其是未能抓住交谈的有效时机。

  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由于接送时间短暂,从幼儿入园到进班,只有短短几分钟,此时家长急着上班,没有时间和老师多做交流。而幼儿离园时又是接送高峰期,家长同一时间一窝蜂地挤在教室门口,这样的情况也限制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接送幼儿的高峰期,班级中人员多而混杂,声音很嘈杂,而教师需要严格检查每位接送人员的接送卡,提醒个别家长拿好孩子的换洗被褥及物品等,在这样紧张忙碌的状态下,教师与每个家长都进行长时间的交流是不现实的。

  另外,有的家长一旦和教师交流就停不下来,忽视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其他家长的交流时间,导致交谈的有效性较低。

  改进策略:

  首先,针对幼儿园“接送交谈”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应采用有针对性的简短谈话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如有的家长想了解孩子近阶段在园的表现,教师在肯定孩子的进步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以便家园及时配合。而对于其他不重要的问题,可以留到下次交流,或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跟进交流。

  其次,教师可以讨论并制定相关交谈制度:

  (1)考虑到班级每位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也为了兼顾公平原则,教师尽量做到一个月内与每位家长有效沟通一至两次。在此基础之上,再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高频率的沟通。

  (2)针对幼儿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可把这些幼儿的家长组织到一起进行小组讨论,一方面让他们各抒己见,取他人之长,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单独交流的时间。如将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幼儿家长聚集起来,集中讨论交流解决方法。

  (3)提醒家长利用便条、班级留言簿、短信和班级QQ群等其他方式与教师进行“预交流”。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问题思考和方案准备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节约了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最后,教师在幼儿离园的高峰期之前,做好合理分工。由一位教师负责组织活动,让幼儿安静、有序地离园;另一位教师则负责接待家长,充分利用好接送时间进行交流,当想交流的家长过多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约请个别家长择时来园进行细致沟通。

  另外,在平时的交谈中,教师要引导家长把握好谈话的主题,并注意交流时间,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交流。

  问题二:教师的交谈技巧不高

  案例:

  接送孩子时,笑笑妈妈每次都会主动和教师交谈,可是教师每次都含糊地回答“最近表现还行”“上课还可以”,笑笑妈妈追问笑笑在班级中的具体表现,教师却说不上来,笑笑妈妈见状也不好意思再追问下去,谈话到此结束了。

  案例分析:

  在交流中,教师无法准确说出孩子的具体行为,一是因为在一日活动环节中,教师对幼儿没有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才会“言之无物”,甚至顾左右而言他。二是因为缺乏沟通技巧。有些教师不太擅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交流时容易偏离主题,没有针对性。三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有些教师难以回答家长提出的教育专业问题,于是下意识地避免和家长进行交流。四是因为缺乏自信。有些家长自身学历较高,在价值观和教育观上与教师存在分歧,教师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不敢做深入交流。

  改进策略:

  首先,教师要对幼儿的各方面表现做到“心中有数”,并善于挖掘和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掌握与家长交流的主动权。平时可利用《个案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一天活动的情况和特殊表现,方便与家长及时沟通。

  其次,教师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策略。

  (1)善倾听,巧引导。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家长的叙述,不要随便打断、反对家长的讲话。当家长说完后,教师可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切不可强势地命令或一味地批评。如,中班有一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家长喜欢什么事都给他包办代替。一天家长来接该幼儿,教师对他说:“你们这样疼爱他,他一定很幸福。平时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稍弱一点,我们试着让他学穿衣服,还蛮像样的,你们回去也让他多练习……”家长听了很高兴地接受了教师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该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关爱的视角和语气。教师主动提出关心幼儿的话题有利于建立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如,多告诉家长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多倾听家长讲述幼儿在家里的表现等。教师越表现出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与之交流。另外,在使用语句时也要考虑到语言环境、家长的知识水平和家庭背景,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3)态度热情,有礼有节。幼儿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教师也面对着各种不同学历、不同性格的家长。但作为教师,必须树立自信心,用热情的态度和充分的耐心与不同类型的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如,遇到“不放心型”的家长,教师应耐心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并调整他们的教育方式,将交流的重点放在引导其学会对自己的孩子“适当放手”上;遇到“挑剔型”的家长,教师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向其及时介绍幼儿的在园情况,并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交谈时眼睛要有诚意地望着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自己是受教师尊重和被教师接受的。

  最后,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并将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做合一。真正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家园良好关系的发展。

  问题三:没有明确交谈的角色定位

  案例:

  桐桐爸爸来接桐桐时,教师向家长反映:“桐桐在幼儿园午睡时老是睡不着,还影响其他人。”桐桐爸爸说:“他在家从来都不……”教师打断了他的话:“我们现在关键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家长在家也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督促他及时午睡。”“哦,好。”桐桐爸爸只好点点头,答应着。

  案例分析:

  家园共育是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的双向沟通,教师与家长是沟通的“双主体”。可事实上,两者在互动时都不自觉地扮演了单一的角色。教师会不由自主地越俎代庖,将自己置身于“权威者”的角色,家长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由于长期受到教师权威的影响和自身教育经验的缺乏,家长不自觉地将教师的地位抬高了,有时甚至“言听计从”。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要求与接受”的互动关系必然会对互动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从互动本质来看,教师与家长之间只有通过多重角色的互动,才能促进彼此的交流与信任。

  改进策略:

  首先,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教师和家长在平常的交流过程中是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要认同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学会尊重和信任家长。在实际交流中,教师也要避免以教育专家的身份自居,或是过多地使用一些专业术语,要能够把理论化的教育内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也应做到机会均等。所谓机会均等是指沟通的次数均等,且教师很乐意与任何家长进行沟通。当家长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理解和尊重自己,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产生信任感,并愿意配合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其次,要以“共情”的思维方式来体察家长。“共情”即“心同此情”,它是指个体能迅速识别、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根据他人的需求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支持。共情的思维方式是“对象化”思维,一切行为的发端都来自于对他人的体察。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需,进而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如,遇到同伴冲突事件时,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通过家长的语言与行为来识别其情绪,然后尝试去了解其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期待,这样才可能与家长在相同或相近的层面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才有切入点、有着力点,才可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最后,要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教师要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在家庭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帮助家长共同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但不是去替代家长履行教育的职责。教师应促使家长重视自己的角色,并帮助他们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为家园沟通和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