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5-08-0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2年12期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游戏带给幼儿的是生命的无尽欢悦和幸福。然而,在幼儿园教学实践过程中,游戏和教学两者之间并没有真正地“融合”,如游戏目的与幼儿园教学手段的分离;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幼儿主体性的缺少,幼儿真实性体验的虚无等。导致幼儿园教学与游戏“分离”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游戏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本文以游戏和幼儿园教学的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了幼儿园新的教学图景。

  一、本体论意义上的游戏内涵

  (一)游戏的严肃性

  “谁不严肃地对待游戏,谁就是游戏的破坏者。”伽达默尔认为,正是游戏中的严肃性才使得游戏得以真正的完整。“这不仅是因为在游戏活动中游戏具有“目的”,而且游戏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甚至是神圣的严肃。”而“只有当游戏者严肃地对待游戏时,游戏活动才会实现它的目的。如果游戏要成为真正的游戏,游戏者就不能轻率地玩弄游戏。”当游戏者严肃地进入游戏后,在游戏的不断引诱下,游戏者逐渐偏离自己,直到失去自我的力量,这时,游戏前游戏者的严肃转化为了游戏的严肃。也就是说,游戏的严肃指的是游戏者的自我偏离。而在实际幼儿教育中,游戏的严肃性被曲解为教师的严肃性,游戏的规则、游戏中的纪律、秩序等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如果谁违背了“游戏规则”,谁就是游戏的“破坏者”,而教师自己却认为在“严肃”地对待游戏。

  (二)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活动是指“一种不断进行的来回或往返重复的运动,这些运动决不能有一个使其中止的目的。游戏有一个开放的秩序结构,游戏一直在它自身的秩序结构里游戏着,不断往返重复。然而,游戏并非是封闭的,游戏在运动中又不断地更新自身。”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理解游戏的创新性,不仅包括游戏者自身的创新,还包括游戏本身的超越本性及其与之相关的诸多方面。

  (三)游戏的自由性

  自由性是游戏得以成功开展的关键。儿童在游戏中生活和成长,这意味着儿童首先是游戏的主人和自由人的生命存在,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心灵的放飞和翱翔,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体味着游戏带来的快乐和享乐体验。当然,游戏的自由性也并不意味着混乱和自我放任,一旦游戏者自己安排和规划出活动,游戏就“表现了一种秩序里,游戏活动的往返重复像出自自身一样展现出来”。游戏本身的秩序结构使游戏活动的往返重复像出自自身一样展现出来,并使游戏者摆脱那种真正紧张感。当纵观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时,我们感叹的是儿童对游戏的远离,这正是因为游戏带给儿童的是那种板着面孔的严肃而使孩子“敬而远之”。而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对人的幸福和自由给予了特别关切:希望人们摆脱压抑与强制,保有生命本有的活力;希望人们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游戏性地”生存和生活。也就是说,它呼唤的是人的游戏精神。这种精神指向人的自由,追求生命的自然绽放;指向生活的“可玩味性”,追求人生的开放性和生活之无限多的可能;指向人作为存在的根本意义,不屑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指向投入、沉迷,反对无谓的辛劳与苦役;指向自成目的性,反对外界强制。

  (四)游戏的合作性

  伽达默尔认为,游戏具有合作性,游戏就像谈话一样,“处于谈话中意味着超越自己,和他人一起思考”。这就意味着单独一个人“玩”并不能称之为游戏,游戏者必须有自己的伙伴(或想象中的人和物)。当儿童处于集体游戏的时候,游戏即在多个主体间进行,主体与主体间可以是一致的或是对立的,但游戏从开始发生到逐步走向结束,都不是单个主体的沉寂过程,在游戏的全过程中充满着“我”与“你”的思想碰触,或愉悦,或悲伤,或悲感交加等种种体验。游戏的这种合作精神得益于主体间的一致性,一旦这种一致性在游戏中消失殆尽,即也意味着游戏精神的失落。当然,这里并不是只强调游戏的一致性,在儿童的实际游戏中,对抗性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两个孩子可以为月亮为什么会“走路”而争论整整一个上午,也可以为修建一座“大桥”而忙碌一天……儿童的游戏行进在合作——对抗——合作的往返回复之中,这就是儿童文化与游戏精神相互交融的理想图景。正是在这种相互交融中,儿童的真正生命才能得以绽放。

  二、幼儿园教学的游戏精神

  (一)幼儿园教学是儿童的生活活动方式

  儿童的学习活动或工作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和存在方式。儿童在教学中学习着、工作着、生活着、体验着,游戏者,他们在教学中体验着生活的喜怒哀乐……,教学成了儿童生活活动的具体展开,是儿童生命活动的体现。教学活动是儿童当下的实实在在的生活活动,生活永远是生活本身。生活之外没有目的。幼儿园教学不仅要为儿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履行职责,更要为儿童当下的生活负责。对于儿童来讲,“教学只能是在其自身中完成其目的。如果教学能真正做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如果能把教学上升到作为儿童生活本身来看待的话,教学就能自成目的性,教学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真正体验过、经验过的生活,教学就会成为儿童当下生长发展一种活动,教学就再也不会是获得知识、技能的“苦役”,教学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儿童的一种游戏。”

  (二)幼儿园教学是师幼共同参与的开放性、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儿童的发展价值是幼儿园教学的重心,这本无可厚非,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人们对儿童发展的极端推崇而造成了幼儿园教学生命的日益枯萎。幼儿园对儿童日渐失去吸引力,幼儿园不再是儿童向往的“天堂”,而是儿童“艰苦劳作”的工厂,教学成了儿童的一种“苦役”。而教学实际上应是师幼共同参与的一种开放性、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儿童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才会“表现得非常敬业,情绪也会非常愉悦,这样儿童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工作变成了一种游戏的过程,变成一种值得“玩味”的过程。” 这里所言的“玩味”并非是对教学活动的否定,而是“要使教学有一定的轻松性,使教学不致由于丧失乐趣而蜕变为一种对儿童的强制,使教学的过程不仅成为儿童发展的过程”,也成为儿童的享乐过程和创造过程,真正开放的,有儿童参与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

  (三)幼儿园教学是儿童积极主动的活动方式

  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儿童探求新知的过程。这种“新知”不是外在于儿童生命之外的,而是内在于儿童生命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儿童在于周边人、事物、环境的相互际遇中获得的,儿童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享受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体验。其中,“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形式结合着。“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来对我们有所影响,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结合”。教学的过程“就是儿童不断地与外在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儿童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把外在的知识体系操作化、体验化、形象化的过程。教学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理应珍视儿童的经验,把儿童真正作为一个具有主体能力的人来对待,并与之共同进行生活、学习等诸方面的探究和进步。

  三、新的教学图景

  (一)教学应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使儿童成人

  使人成人是教育的永恒追求,教学作为儿童的生活存在方式和儿童生命活力的展现,具有当下性、全息性等特征。教育者(家长)不能仅仅把教学作为“儿童的生活准备”,关注知识、技能等工具性价值。作为儿童生活之一部分的教学,必须关注儿童的存在方式和成长质量,具有游戏的品格。因为人最终需要的不是知识、技能,而是像人一样地活着。然而现在的教育呈现出清晰的无知,“一是对本真教育的一无所知,二是对人自身需求的无知”教育被彻底功利化,成为实利的下贱侍女和世人追求欲望的工具。”“人们已忘记教育为何物……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

  (二)教学应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儿童成为体验者

  “教学过程的关键不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支配”教学,而是如何根据参与者的行为经验和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永远保持无限多的可能。教学不应为眼前的、暂时的工具性目标所左右,而应时刻谨记教学对于人的存在论意义,关心人生的根本幸福与快乐。这正是游戏的重要品性,即非功利性和自成目的性。”但结合现在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我们看到的是教学的“标准化”模式和方法,儿童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自由和快乐可言,儿童的生活经验,内在体验在教师的操纵下被完全地“遗忘”了,幼儿园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游戏品格。因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路径即为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当游戏一旦成为幼儿发展与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便赢得了在教育教学中可资采用的形式性价值或工具价值。而正是在游戏中,幼儿个别的、小组的以及集体的活动得以开放,其直观感性的注意与情趣被游戏所吸引和启动,并由此而确保着教育教学的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儿童成为对话者

  教学中师幼关系的清晰厘定是使教学重新获得游戏品性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儿童的支持者、指导者以及儿童心灵的对话者。这里的对话不仅仅限于语言的交谈,还渗透于人类的一切行为与生产、消费方式。对话的任何中断,都将使人类萎缩。“教学要促成游戏品格的回归,必须重视对话。”因为教学不应是“独白”而应是“对话”,是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以及人与文化、人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对话有两个基本的条件,即“坦诚说话的勇气以及准备倾听他人意见并承认双方原则上平等的勇气”对话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它意味着理解、宽容、民主、平等,是游戏精神的真实体现。对话“要破除种种‘二元对立’造成的封闭和沉闷状态,追求一种开放和自由的境地”教学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一种对话活动,它不应该是教师一人的独白,而应是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教学活动理应具有对话的精神,使教师、儿童在彼此的对话交流过程中,不断地“相遇”,不断地“碰撞”,使双方互相激发,互相启迪,从而产生新的火花,新的思想,使教学摆脱眼前功利性的左右,使教学不断生成新的契机,使教学永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使教学成为一种永远具有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精神的活动。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