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集体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

时间:2015-09-1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教师提问既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与技能,也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行为。教师提问的技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目前幼儿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存在提问宽泛、指向不明、封闭式问题过多、给予幼儿待答时间太短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从提高问题目的的明确性、内容的适宜性以及结构的层递性、诱导方式的启发性等方面探讨,怎样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常有这样的困惑:在我们移植模仿一些经典的教学活动时,同样一个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完全相同,为什么移植过来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或大打折扣呢?确实,“移形”容易“移神”难,要做到形神兼备,必须深入探究每个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而在这些教学行为中,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提问与回应,因为这些“问题链”的设置往往决定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也是最能考量执教者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功底的一个重要依据。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多尔就认为,课程是在师生对话中生成的。教师机智的语言回应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设置是生发优质的师生互动的关键,所以必须精心设计每个提问,以“精问”促“深思”,切实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然而当我们深入幼儿园教学现场,在日常集体教学活动中观察教师的提问现状时就会发现,幼儿教师提问仍存在着不少共性问题:

  1.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想不想,形同口头禅。这些问题对于幼儿来说没有探究价值,不需要思维加工便能得出答案,而且造成语言的堆砌、口罗嗦。

  2.封闭性提问。其答案是固定的、唯一的,无诱导、无探寻,不能引发幼儿的多向思维,教师处于“话语霸权”的地位,幼儿的思维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在走,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

  3.随意性提问。这些提问往往指向性不明,或是词不达意,或是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能力水平。面对这些问题,幼儿常常无所适从。因此,如何设计好提问,改善提问的策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提问有“指”,处理好“宽泛”与“具体”的关系

  每一个提问首先要做到指令性明确,要让幼儿听得懂,明白提问的意思,这是教师设计提问首要考虑的要素。所以教师抛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尽量做到语言规范、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即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干脆利落,要问到点子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指明思维的方向。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提问宽泛,指向性不明

  如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椭圆形》的导入环节,教师提问:“今天,老师从图形王国里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是谁?”这个问题虽然从表面看不乏童趣性,但仔细推敲这种开场白,其实是教师陷入了形式主义,教学双方在做着虽有趣但毫无意义的游戏。或许一开始幼儿会被教师神秘的语气吸引,投入到猜想中,但当幼儿盲目地猜了几遍仍不切主题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落感。在各个教学领域的导入环节,类似这种漫无边际的猜想时有存在,我们应该摈弃这种形式上的“花架子”、“绕弯路”,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的实质性探索,所以提问应开门见山,紧扣主题。

  2.避免提问突兀,词不达意

  如在中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中,教师在带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后设置提问:“你听到了哪些雨朋友?”对于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幼儿不知所云,因为歌曲中从未有“雨朋友”这样一个角色称谓出现,幼儿不知道教师所说的“雨朋友”到底指谁。其实类似现象也是我们教学中现存的普遍问题——为了体现儿童化、游戏化,教师刻意追求童言童趣,将每个教学活动都冠以“王国”、“娃娃”、“朋友”之类的情景再现,实质上这种情节不但有时候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会使幼儿在虚拟与真实间产生混淆,无法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紧扣歌曲内容,直截了当地提问:“你听到的雨声有什么不同?”相信幼儿会很快理解教师的问题意图,回答也会落到点子上,而不会“跑题”。

  提问有“据”,处理好“经验”与“挑战”的关系

  提问有“据”,即指提问要适宜,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以及学习特点进行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提问抽象、笼统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诸如:“这首曲子可以分为几段?”“这是几拍子的乐曲?” “这是哪个民族的乐曲”之类不适宜的提问常常存在。之所以说这些提问不适宜,是因为这类问题对认知水平有限、概括能力弱的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容易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所以我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尽量转化为浅显的、幼儿能理解的问题。如对于上述第一个问题,教师可结合图谱,将提问调整为:“这首曲子里发生了哪几件有趣的事?”就可以让幼儿在对故事情节的概括中自然理解乐曲的段落与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达到了教育的“无痕”。

  2.避免提问过多、过长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问题不能过长过多,否则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好。例如,大班绘本阅读《大棕熊的秘密》这一活动中,老师为了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大棕熊有怎样一个秘密呢?松鼠、狐狸、燕子、青蛙猜的是什么秘密呢?”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松鼠的答案,有的说青蛙的答案……孩子们混乱的回答正说明教师的提问不够明确,过于繁琐冗长。如何精简这个问题?教师可调整为:“听了小动物们的对话,你觉得大棕熊会有一个怎样的秘密呢?”这样,孩子探究的方向才能被正确引导,回答也更加准确。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用自然的、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以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

  3.避免提问后待答的时间过短

  即在提问后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思考、候答时间,切莫操之过急。这往往是我们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在集体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急于进入下一环节,不给幼儿任何思考的时间,在提出某个问题后迅即要求幼儿作答。如果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幼儿没有充分思考时间的话,第一个应答的幼儿会随便找一个答案应付,而接下来的幼儿往往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地重复性回答。所以,教师在提问时要考虑到每个问题的难度,针对难度指数适当延长回答时间,这样有利于幼儿思考和组织答案,增强提问效果。

  提问有“序”,处理好“浅表”与“深层”的关系

  提问有“序”,即指提问要有梯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把幼儿思维引向深入。这不仅需要教师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才能达成。有效的提问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在关键处、重点处、思维转折处当问则问,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层级”支架,帮助幼儿沿级而上。

  1.问在“关键处”

  关键性提问在一节课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学会巧布关键性提问之间的逻辑脉络,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以利于突出重点,巧妙串联整个教学环节。如在大班绘本阅读《我妈妈》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预设了以下关键性提问:猜猜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你找到了妈妈哪些棒的地方?——安东尼还会喜欢这时候的妈妈吗?——这几幅图片,安东尼又想夸妈妈什么呢?——在你心目中,你的妈妈像什么呢?这些关键性提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铺垫,通过一步一步阶梯式的提问,既理清了绘本的整个情节脉络,同时又抓住了绘本的核心教育内容,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地思考和理解绘本内容。

  2.问在“转折”处

  当幼儿的思维处于“卡壳”或“跳一跳摘不到”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一些提示性的小问题帮助幼儿将大问题逐层分解以作铺垫,或用一系列子问题进行追问,以此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建立一种良好的问答循环。如在上述案例《我妈妈》中,当出现“狮子”这一颠覆妈妈传统形象的图片时,教师问道:“这时候的妈妈安东尼还会喜欢吗?”幼儿的回答一致认为“不喜欢”。怎样引发幼儿认知冲突,把幼儿情感引向更深层次的体验?这时教师将话锋一转,插问:“在什么情况下,妈妈可能会变得很凶猛?”幼儿就由日常生活经验联系到了“做错事情的时候”、“遇到坏人的时候”,由此体验到“严厉”、“强悍”是妈妈另一种爱的方式。再如在引导幼儿用“像……一样……”句式表述时,当幼儿回答“妈妈很美丽”这一零碎不完整的表述时,教师就采用追问的方式给予线索提示:“妈妈像什么一样美丽呢?你能说得更具体形象点吗?”以此不断地让孩子感受文本中的形象,想象图片中发生的故事,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在思维聚合的基础上,教师又不忘放飞孩子的思维。如在活动最后的“创编环节”,教师又推问:“除了太阳是温暖的,还可以说像什么一样温暖呢?”以此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畅想的空间。整个活动中,教师灵活采用插问、追问、反问、推问等不同的提问方式,使整个活动自然流畅,也使幼儿的思维在“聚合”与“发散”之间自然转换。

  提问有“启”,处理好“传统”与“创造”的关系

  叶谰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这些“意外的通道”就有赖于教师提问要灵活,应有的放矢地对预设的提问加以调整,并立足于教育现场生成新的问题。以下两则案例反映了教师不同的提问策略所带来的不同的思维效果。

  案例1

  小班数学活动《分饼干》

  1.师: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圆形。

  2.师:嗯,有圆形,还有呢?

  幼:三角形。

  3.师:对,还有三角形,真不错!还有吗?

  分析

  上述案例中,首先第一个提问就很封闭,不够开放,如果换个方式问:“有些什么样的饼干?”幼儿就能从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多角度进行回答。虽然这时的回答可能很散,教师无法预计,但教师可因势利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如当幼儿先关注到三角形饼干时,教师可随即问:“谁找到三角形饼干了,举起来给我看看。”寻找的过程也是一次集体检查验证的过程。当幼儿找出三角形饼干后,教师可接着问:比较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饼干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当把有关三角形饼干的问题一一解决后,紧接着,教师再问:除了三角形,你还发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这样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发挥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主导作用,而不是一味简单机械地重复幼儿的回答。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为了匆匆赶过程而无视幼儿的生成,即使关注到了也显得回应贫乏、语言单一,如对于幼儿有价值的行为,教师只会用“真棒”、“真不错”之类的语言来回应,而缺乏实质性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教育不是让幼儿简单重复已有经验,而是经验的不断重组和改建,教师应合理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已有经验。

  案例2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麦比乌斯圈》

  1.师:把一个圈扭一扭,沿着中间的实线剪开会形成几个圈? (幼儿操作。)

  幼:1个,2个,3个……

  2.师:扭一扭,究竟会出现几个圈呢?”(师幼一起操作验证。)

  3.师:那刚才为什么有人会剪出2个、3个圈呢?

  分析

  该案例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具有弹性的活动空间,能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察觉他们的需要,不断调整、设定出新的内容,创设新的环境。当幼儿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并未简单否定,而是聚焦问题,紧追反问:“为什么有人会剪出2个、3个圈呢?”以此总结出正确的操作要点。正是在这一推一答的回应中,使探索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使幼儿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力。在这里,质疑是双向的,既包括幼儿“发现问题”,也包括教师从幼儿的问题中“设计问题”。正如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中所说的“接过孩子抛过的球,并抛还给孩子”。

  由此可见,好的提问是师生“斗智斗勇”的过程。教师在与幼儿相互“发球”、“接球”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应变,有时面对幼儿的问题,可“正面发球”,直接告知,有时可以打个“擦边球”,采用侧面引导的方式。如多采用“为什么”、“假如……将会怎么样”、“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等启发性语言,促使幼儿主动思考,大胆想象,自主探索。这样教师才能积累起提问的经验,逐步形成有关提问的教育智慧。

  综上所述,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一门需要智慧的大学问。一堂成功的课背后,往往蕴含着老师的一个个巧妙、精辟、自然的提问,只有从提问中寻找到问题,让每个提问都恰到好处,那么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教学。总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提问之“球艺”,才能使教学活动犹如乒乓比赛一般精彩无限!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