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李 莉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其新颖而实用的智能概念和宽泛的智能体系而备受各国教育界的瞩目。当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和中、小学,正充满热情地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由于该理论的复杂性,笔者以为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应注意避免两种倾向。
把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理解为教育者的任务是帮儿童扬长避短
由于“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七种(八种)智能,每个儿童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要及早鉴別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因此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支持“扬长避短”式的儿童发展。所谓“扬长避短”式的儿童发展就是充分发掘儿童的优势智能,把儿童培养为符合其优势智能的人才,少管或不管其弱势智能的发展。笔者认为,这种倾向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其实,加德纳不仅强调对儿童优势智能的早期鉴別,他也十分重视及早发现儿童发展的弱项。他说:“对我来说,儿童智能特长的早期鉴定,只是帮助确定他可能将从哪一种经历中受益,对儿童智能弱点的早期鉴定也同样重要。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儿童智能上的弱点,就有机会尽早强化它,还可设计特定的教学方法或内容,以保证重要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并不认为弱势智能可以被忽略。相反,加德纳的研究表明:“智能总是以组合的方式运作的,任何有经验的成年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会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这七种智能虽然是相
互独主地存在着,但它们在解决问题时表现为相互支持。一个人不可能仅运用优势智能云解决所有问题特別是对幼儿来说多种智能的尽可能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弱势智能的发展可以成为重要的补充,并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与人的智能差异不仅在于优势智能的不同,而且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的不同。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和技艺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他或她在担任某一角色时会很出色”。所以,单纯强调优势智能的“扬长避短”,式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片面的发展。任何一种优势智力的发擇都需要其他智力的配合,“扬长避短”式地培养出来的优势智力是孤立的,很难达到真正的高水平。
把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仅仅理解为教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儿童扬长补短
一部分人看到了“扬长避短”式发展的局限性。他们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幼儿教育的启示是“扬长补短”。所谓扬长补短式的发展是指幼儿教育应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因为对幼儿来说,无论是优势智能还是弱势智能都处于待发展状态。即使儿童有某种优势智能,教育也应注意既充分发展该种优势智能,又尽可能开发、提高弱势智能的水平,只有这样,各种智能都有所发展了,它们的组合才能在高水平上,解决问题才更有效率。因此扬长补短是指各种智能都能得到发展,且优势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确实能支持上述观点。因为加德纳也十分反对过早给儿童贴标签,这样会让儿童觉得自己在其它方面不行而限制其发展。他说:“这个方案的运行存在着的主要风险,就是过早确定一个儿童的发展方向。例如说:‘好,4岁的小约翰看起来是个音乐天才,我们应该送他到茱丽亚音乐学院去并放弃其他科目的学习。’但我所描述的评估中,并不认为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才能而鼓励这种过早的决断。”“多元智能理论”确实鼓励我们关注每个儿童弱势智能发展的可能性。“扬长补短,全面发展”是我们对教育目标的基本追求。但是,笔者以为“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应“扬长补短”,而且给我们提供了怎样“补短”的答案。这是“多元智能理论”更重要的价值所在。
怎样补短?对于具有完全不同的智能特点的所有幼儿来说,保证他们的基本学习是完全必要的。不能因为幼儿存在某种弱势智能就可以让幼儿放弃与此相关的内容的学习。怎样让幼儿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呢?“以长补短”是“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答案。“多元智能理论”的要义不在于判别每个儿童七种智能量上的个体差异,不在于确定一个儿童可能的发展方向;而在于它揭示了每个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优势智能的不同所导致的学习方式的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比如有的孩子特别擅长用语言智能学习,有的擅长用视觉智能来学习,有的擅长用运动智能来学习.因此教师要在了解每个儿童的基础之上,设计出符合所有幼儿学习特点的活动。也就是在同一个教学目的之下,教师有多种的教学方式去适应儿童的差异。儿童用数理逻辑智能学不会的内容,他可能用运动智能学会。教学目的都要达到,但每个儿童达到的途径有所不同。这就是以长补短的要义。加德纳先生说:“对于智能缺陷的评估,可以预测学习者将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通过另外的途径达到教育目标的建议(如通过空间关系学习数学,通过语言技能学习音乐)。”比如一节要求学生学会乘法运算的课,教师可以设计运用多种智力的活动。对于语词技能较强的学生,往往通过叙述和词汇才会对数学理解得比较好。教师可以设计创造性写作场景,让学生们写包括乘法运算事实在內的简短词句问题。视觉记忆力强的学生将受益于画画建筑之类的活动。当他们能把乘法运算事实想像成立体的时候,那么他们学得就更轻松了。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乘法运算图画、乘法运算建筑模型等活动。如果读预定的课堂上老师准备的课文有困难,那么可以让学生读他感兴趣的材料来形成阅读能力。这样,在一个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在用自己的优势智能来达到教师的共同教学目的,并弥补自己的不足。通常课堂中的捣乱行为是由于儿童的优势智能没有得到运用的一种反映。充分运用优势智能,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告诉我们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儿童的智能,每一个儿童在解决问题时都综合运用多种智能,单独隔离某种智能来进行培养是不对的,不应通过评估儿童的智能特点来过早地给儿童贴上某种智能的标贴,这样会不利于儿童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该理论提示教师要学会设计符合不同智能需要的教育活动来帮助儿童完成特定的教育目的。这对于教师是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此笔者以为,多元智能在我国教育界的运用要做两大方面的努力:一是研究出科学地、准确地鉴別儿童的优势和弱势智能的工具,这是运用该理论的基础;二是提高广大教师设计符合儿童学习方式的多样的教育活动的能力,这是落实以长补短、因材施教的根本保证。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