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0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幼儿园不缺排队。常常看到,孩子们在一日生活的很多过渡环节都在排队,包括如厕、洗手、喝水等。甚至很多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在排队,有的老师还冠以游戏化的名称“开火车”。我们粗粗计算过,一名幼儿每天在幼儿园要排队十几次。一次的等待或许不会觉得时间很长,但是,一天天的积累,是不是无形中浪费了很多幼儿游戏、发展的时间?整齐划一的过渡环节制度是否违背孩子们的生长发展规律?怎么组织过渡环节,才能科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希望有更多同行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自由自主自律
在过渡环节的组织中,给孩子自由是每一个教师发自内心的愿望。然而,实践中,教师纠结于“管”、“不管”和“怎么管”的左右为难中,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过渡环节的优化策略。
合理调整,还孩子自由空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一般,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多达十多个,幼儿的一日活动被人为地划分成了许多片段。环节越多,时间被切分得越细碎,教师高控的成份就越多,幼儿自由的空间就越小。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使过渡环节或删减或扩展,以求给幼儿更大的自由空间。
1.合理删减法。删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弱化或融合两个活动之间的界限,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活动整体,从而删减不必要的过渡环节。
例如,大班上午的早操、点心、集体活动这三个连续环节之间存在两个过渡环节。过去,幼儿在早操后完成如厕、喝水等事项时需要等待,而在吃点心时,由于每个幼儿进食速度不同,又需要相互等待。而且这三个环节之间的间隔不长,中间的点心时间是轻松自由的。经过分析,我们采用了“合理删减法”,把早操到集体活动前合并成一个过渡环节,允许幼儿自主安排洗手、喝水、吃点心、如厕等事项,规则是先洗手即可。这样的处理删去了一个过渡环节,减少了拥挤和等待,也增加了幼儿的自由空间。合理删减法使相关活动过渡环节融合,形成大板块式的作息时间,方便教师弹性调整教学和活动,也有助于幼儿根据需要自主安排游戏和生活环节。
2.充分扩展法。对于过渡环节的处理,一味采取删减也是不科学的。有些过渡环节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进行扩展,使之成为幼儿渴望自由、表达意愿的更好空间。
例如,户外运动后的过渡环节以往都处理成让幼儿如厕、洗手、喝水,然后以集体玩手指游戏或念儿歌等手段吸引幼儿注意力,转入集体活动,过渡时间较短。但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短暂的过渡并不能使幼儿真正平复运动后的情绪,进入有效的集体学习活动。因此,我们采用了充分扩展的方法,从时间上延长这一环节,从内容上增加对动植物角的照顾、观察记录等,幼儿活动的空间也从教室拓展到走廊、阳台等。幼儿自由地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一边观察一边说着悄悄话……扩展后的过渡环节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更大,舒缓了幼儿运动后的情绪,身心得到放松。
巧妙组织,助孩子学会自主
我们经过对一日活动中所包含的过渡环节的梳理和分析,以时间为标准将过渡环节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短时间的过渡,如晨间活动与晨间谈话之间、晨间谈话与教学活动之间、教学活动与早操之间等等;一种是长时间的过渡,如午餐与午睡之间、午睡与下午点心之间、午点与游戏活动之间等等。根据两种不同类型的特点,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组织模式,目的是逐步帮助幼儿学会自主管理。
1.固定化模式。短时间的过渡主要采用“固定化模式”,就是将本班一日活动的某个过渡环节的组织方式和内容固定下来,两位教师统一执行,久而久之,使幼儿形成条件反射。
例如,晨间活动与晨间谈话之间的过渡,我们采用播放乐曲的形式,幼儿听到固定的乐曲,马上知道晨间活动要结束了,他们自觉地开始整理玩具、自主完成如厕、喝水等,乐曲结束,就自然围坐于教师身边,开始晨间谈话。这样的模式还经常被运用在区角活动后的过渡、自主游戏后的过渡等等。当然,除了音乐的运用,还可以采用故事讲述、手指游戏等方式。
总之,要将某一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固定下来,形成模式化。“固定化模式"的运用使得幼儿对一日活动的安排心中有数,有助于幼儿形成秩序感和自主的生活习惯。
2.自主化模式。幼儿需要的是爱和自由的空间,因此,过渡环节更应该营造一种低结构、低密度、低控制的自主氛围。为此,我们充分利用长时间的过渡环节,将其设计成了孩子的自主活动空间,实施了“自主化模式”。
例如,我们将午餐和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设计成“轻松一刻”游戏,内容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大班幼儿自己设计、做好游戏计划,准备游戏材料;中班幼儿鼓励自带游戏材料,并相互交换;小班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自主游戏,并鼓励结伴交往。“轻松一刻”游戏具备一个特点,那就是材料取放方便,内容选择自主。同时,教师在活动室专门开辟一个空间,命名为“游戏宝藏”,用于放置进行“轻松一刻”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方便幼儿自主取放。
“自主化模式”的采用,解决了幼儿在长时间的过渡环节中无事可干的问题,同时也给幼儿创设了自主空间,满足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愿望。建立规则,促孩子形成自律
过渡环节要优化,真正走向自主、有序、宽松,仅仅依靠科学的调整方法和组织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建立一套幼儿认可的规则系统,逐渐使幼儿形成自律,只有在大家自觉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过渡环节内在品质的提升。
1.理解内化规则。首先,要帮助幼儿逐步树立班级规则意识,要培养幼儿对“规则”的敬畏之心,懂得有规则的自由才是真自由。只有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幼儿才能内化规则,学习遵守规则。
其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制订相适应的规则,能与幼儿共同讨论规则,图文并茂地呈现规则,让每一个幼儿理解规则的内容,并认可和接受规则,这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要在环境中为幼儿创设遵守规则的条件。如,我们在活动室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材料供应站”,放置各种手工用纸、剪刀、胶水、胶带、彩笔等,供应站由几个收纳箱组成,各类材料分类摆放,高低适宜,便于幼儿自主取放和整理。在“材料供应站”旁边张贴图文并茂的取放要求和规则,并且请能干的幼儿担任管理员,负责日常的材料整理和增补等。
最后,规则的内化要依靠师幼持之以恒的努力,共同坚守,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成为自律的人。
2.学习自我管理。幼儿和小学生相比,自我管理能力欠缺是非常明显的区别,要提高自律能力,幼儿必须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在“轻松一刻”环节,幼儿拥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孩子必需学会合理安排。经过多次尝试,孩子最后明白,只有安排合理,遵守规则,才能获得更多的游戏时间,否则,时间就会浪费在排队等待上;在“材料供应站”中,我们“招聘”幼儿管理员,只有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幼儿才能“应聘”成功。
又如,在每周一,我们会让大班幼儿学习制订一周的游戏计划,尝试安排好本周自己在“轻松一刻”过渡环节中的游戏内容,带好需要准备的玩具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计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自律能力。
总之,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以《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富有成效的优化策略,让过渡环节成为自由、自主、自律的空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幼儿园幸福地成长。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