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一年到头,孩子时不时生病请假,可是老师却好像抵抗力特别顽强,很少请过假。真的是老师们个个身体健康,不会生病吗?
当然不是!她们是“不敢”生病。为什么幼师“不敢”生病呢?究其原因,大约与以下四点脱不了干系了。
1工作任务重,请假难度大。
在幼儿园,基本上都是每个班配备上固定的教师,主班老师、配班老师、保育老师,一个萝卜一个坑,遇上生病请假,三人的工作就压在了两个老师身上,或是找人超量代课,销假后,自己还要还课,来来回回,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人情债,都比其他行业要复杂一些。
2家长担忧
生病请假,势必会引起孩子家长的惶恐。“孩子不适应代课老师的上课模式怎么办?”、“少个老师出安全问题怎么办?”等等疑问应运而生。幼师请假,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成为家园共同关心的问题。
3收入降低
众所周知,中国幼师的工资普遍较低。用来维持日常的生病尚且不充裕,更谈不上看病了。眼下,医院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凭借微薄的收入,怎么舍得一生病就就医?况且,请假会扣工资,这也是幼师不“敢”生病的一大原因。
4责任大,心难安
有时,即便请假在家,心理还会记挂班里的孩子。“班上的工作都落实好了吗?”“班里的孩子怎么样了?”“今天下午开会都讲了什么”,感觉没上班的压力比上班的时候的还要大,操心还要多,于是干脆就带病上课。
如何解决当前幼师不敢生病的难题?
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6.2%的幼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54.5%的老师工作9-10小时,不“敢”生病,不能生病,已成为幼师的一种生活状态。
那么,如何把幼师从这种生活状态中“解救”出来呢?
我们呼吁,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完善编制外幼师薪资增长机制,让幼师有能力看病。
仅靠园所之力,终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希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政策,完善编制外幼儿教师薪资增长机制,让幼师有能力看病,这是解决幼师不敢生病的根本措施。同工同酬,不能仅仅是口号。
2 学校要更人性化的落实好幼师请假制度。
学校不仅是孩子的学校,还是幼儿教师的第二个家。所以,幼儿园要从整体上加入更多的人性化管理,把幼师的身心健康放在与教育孩子同等重要的位置,让幼师因为“请假难而不敢生病”状况得到解决。
3 “带病上课才是幼师敬业的体现”这一观念必须改变
一方面,“带病上课”或许真的体现出了幼师爱岗敬业的一面,可是它却也违背了当今社会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的教师是健康的、向上的。更有的园所把请假与师德考核联系起来,使幼师不敢请假。“带病上课才是一种敬业体现”的制度,带给老师的只满满的压力,同时更需要注意的是老师的病有可能会传染给孩子。
4 社会、家长要给予幼师更多的谅解
幼师也有生病的时候,幼师生病了也要治疗,希望家长给予幼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支持,这样,幼师才会“放心”的治病。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