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架构以“地铁”为主题的建构性游戏的思考

时间:2017-03-2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游戏是孩子童年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纲要》、《指南》同时指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应以游戏为主,教师应本着孩子是游戏主人的理念组织开展好各类游戏。建构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其中主题建构是幼儿围绕一定的主题(如城市、交通工具等),以建构材料为主要表征手段展开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在主题建构中,幼儿用积木、辅助材料等建构自己喜欢的真实和想象的物体,按照自己的想法建构或重新安排“整个世界”。用积木、辅助材料等建构而成的“世界”,为幼儿表现和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提供了“舞台”或“场景”,体验了各种社会角色及关系,整合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丰富、加深了幼儿对社会环境和生活的认识,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本学期,师幼共同架构了以“地铁”为主题的建构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尽情地玩、快乐地学。

  一、顺应、推进游戏,延展游戏之路

  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建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了解幼儿各自的水平和需求,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因此教师应顺应、推进游戏,延展幼儿的游戏之路。

  (一)顺应——寻找孩子的“兴趣点”,施以尊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动下,幼儿的潜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在确定主题时,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想法,寻找他们的兴趣点,确定他们喜欢的搭建主题。如开学初,我们在建构区发现孩子们用长方体积木搭成了一条长长的、宽阔的马路,又用KT板架在上面,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搭?”昊文告诉我:“他们要搭地铁,因为地铁是在地底下的。”我问他们:“如果地铁这样建构,里面黑漆漆的,列车司机能看见前面的路况吗?”小浔浔提议:“我们来装灯吧!”于是大家拿来许多小块积木,放在板上,说是装灯了。我问他们:“灯装在板上,能照到下面吗?”昊文马上反驳,“灯不应该这样装,要吸在上面。”“不要吸的,只要把板移开些,露出些缝,灯光不是可以照下去了吗?”

  从孩子们搭建和争辩中可看出,他们对“地铁”产生了兴趣,缘由是孩子们暑期中去了苏州,乘坐了新开通的地铁,显然孩子们对地铁的认知是比较狭隘,不够全面的。以“地铁”为主题的建构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关注点,产生了兴趣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关注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进一步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活动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关注游戏的“生长点”,给予拓展。在遵循孩子们的兴趣点,激发游戏的情节进一步深入下去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游戏的“生长点”,利用游戏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丰富游戏情节,促进游戏的有效延伸。如孩子们搭建了地铁——苏州轨道一号线,但对于地铁孩子们的了解不多,从游戏中还反应出对地铁的某些认知是错误的。我们采集孩子们的问题,如“地铁就是在地下的”,这种说法对不对?“高铁、地铁有什么不一样”等等,请乘过地铁、高铁的孩子来介绍,教师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专门组织教学活动,进行直观、形象的比较,让幼儿对一知半解的问题进行澄清。在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创造,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如此一来,幼儿创造的劲头更高了,完成的作品更是有特色。

  二、丰富材料、提高技能,投进游戏之场

  (一)材料——游戏的物质保证。主题建构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离不开建筑材料,它是开展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建造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当确定好一个主题后,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商量需要什么材料,引导他们去创造自己心目中的作品。在材料的投放方面应该遵循这样几点:一是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可以让孩子始终对这个主题保持兴趣和新颖感。二是材料的投放要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即由基本的拼搭材料开始,逐步增加不同的辅助材料。如开展“地铁”主题建构游戏后,教师第一次投放了一些主体建筑物的材料,都是班上常用来做大型建筑的,如大小不等的长方体积木、拱型木片,圆柱型木棍,大型塑料炮筒,雪花片等等,这些材料可以让孩子们搭出地铁的主体部分。在第二次投放材料之前,教师先引导孩子们想想还可以投放哪些材料,可以较好地搭出以“地铁”、“高铁”为基本主题的道路构建,幼儿想出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创新,如奶粉罐可以架空,裁剪的三夹板可以铺路。孩子们还想到用旺仔牛奶罐架空,与奶粉罐架空形成高低对比,变成双层立交。第三次投放材料之前,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地铁、高铁为主题的道路周围还有什么配套设施?这些景观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做?通过引导、讨论,有些用盒子可以做出新颖的配套设施。像大小不同的盒子、卷纸筒、吸管、皱纹纸、橡皮泥等等,他们利用这些做成造型不同的房子、车子、各种各样的路灯、绿化的环境、小区的指示牌、石凳、秋千、各种雕像等。通过分层次投放材料,孩子们搭建以“地铁”为主题的建筑群时,内容一次比一次丰富、完善,构建一次比一次有新意,构建效果一次比一次壮观。

  (二)技能——游戏的必要条件。幼儿基本的建构技能,是开展好建构游戏的必要条件。在建构过程中,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是提高建构水平的捷径。如在主题建构游戏“地铁”中,幼儿搭建道路设施,最初只用了一些木头积木排列、垒高,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统一,不一会儿,就有幼儿提出了道路设施样子太单调了,应该有层次感。马上,幼儿利用收集的奶粉罐、夹板块、牛奶罐等,自由的分成了几组,有的打地基、有的铺路、有的搭立交。拼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建构能力在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及时将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拍摄成照片,孩子们欣赏、交流,鼓励幼儿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还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幼儿的建构水平。另外,培养“领头羊”,巧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也能提高幼儿建构水平。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有意识地教个别建构能力强的幼儿一些新的建构技能,充分利用幼儿间相互模仿的特点,让他们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共同学习,掌握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等相关的建构技能,在建构中共同进步。

  三、着眼游戏亮点,敞开游戏之阙

  (一)明了游戏的功与用——用想象开启“智性”。主题建构游戏,不但能丰富幼儿的认知,还能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组织活动时,我们注重在观察与建构过程中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在主题建构游戏“地铁”中,教师利用照片、视频等图片资料,拓展幼儿的认知,请幼儿构建心目中的地铁。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不一会儿便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随后的活动,幼儿带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开始建构,如构建地铁站,在地铁周围构建居民住宅区,进行相关的绿化设施,一个个奇思妙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教师们叹为观止。当发现有特别之处时,教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幼儿创造的劲头高了,作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二)调谐游戏经验的隐与显——用评价苛护“悟性”。好的评价,往往能获得实际的教育效果。建构游戏的评价更是重要的一环,有了评价,才能找到每次建构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实质上的提高。幼儿创造成果,需要得到鼓励、夸奖、赞美,希望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教师应先让幼儿说说自己建的是什么,和谁一起合作的,建构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这样既满足幼儿表现的欲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对作品加以评论、欣赏、赞美。这样不仅加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让幼儿体验到了建构的快乐。建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可通过评价的方式聚焦,共同解决。如在评价时,教师指着动车的车头(一块像子弹头的积木)问:“这是什么?”“是车头。”“你为什么要用这块积木?”“你看它像子弹头,动车的头也是这样的。”“真聪明,发现游戏中缺东西,马上想到用另一样东西来代替,这样游戏会越来越好玩的。”建构中的一个小小问题“以物代物”,教师没有在建构活动中让幼儿解决,而是放到评价的时候引导大家一起学习,让所有的幼儿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知道了在游戏中碰到问题该如何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取得共同的进步。

  (三)处置游戏建构的聚与散——用游戏调养“心性”。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再以单独游戏为主,而更应趋向于群体化,让幼儿感觉到要想使建构内容不断丰富,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协商、合作,合作是成功的“阶梯”。在建构“地铁”为主要道路实施的建筑时,这种合作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进入游戏区,幼儿评选项目经理——组长,实际上组长就是核心力量,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在搭建的过程中,组长要负责听取组员的意见,协调组员的分歧,综合组员的办法,分配组员的任务。组员之间也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在游戏中,经常会有小组出现同伴之间看法不同,建构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争议,但这些争议也促使幼儿不断的思考、不断完善想法和建构的新观念、新策略。在不断地思考、争议、协商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得到了提高。游戏中,大家对地铁周围搭建的建筑设施产生了争议,有的要先建建筑,有的要先搭围墙,有的要先进行绿化设施……。大家一直争执不下,最后他们一起协商用游戏“石头剪刀布”的方法来解决。当发现一个幼儿先建绿化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启发幼儿想出修改办法。一名幼儿马上想出了主意:“我们先建构建筑,再搭围墙,最后进行绿化。”另一个说:“对,好办法!”他们边修改边议论,经过不断地沟通、交流,配合越来越默契,一个场景丰富的建筑群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孩子们高兴地又鼓掌又叫好,共同分享着团结协作成功后的欢乐,体现了幼儿间的高度合作水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主题建构游戏中,幼儿无论在认知、创造想象、空间发展方面,还是社会交往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我们给予了幼儿更大、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创设了相关的条件,让幼儿大胆想象、操作、游戏,如一条条欢快活泼的鱼儿,如鱼得水般地浸润在游戏中,畅快地从事着童心的创建!

(校对:张洁琼)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