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江苏丰县幼儿园附近爆炸事故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警示

时间:2017-06-2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2017年6月15日16时50分,江苏省丰县经济适用房三期西路创新幼儿园附近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街面上数十人受伤。”

  新闻视频

  看到这条新闻,大家心里一定会咯噔一下,又是一起幼儿园伤亡事故!为什么幼儿园总是如此多灾多难? 搜索相关信息后,更发现这次事件没有想象的简单。

  事发幼儿园

  【亲历者描述爆炸经过】

  幼儿园附近一家商户的老板介绍说,大概5点左右,听见“哐”一声,出门后发现是距离自己不足一百米的幼儿园门口发生了爆炸。当时正是家长们接孩子放学的时候,人比较多。目击者发来的现场视频显示,爆炸发生后,疑似在幼儿园门口位置,现场物品散落一地,多人身上有血迹。



  【案件调查结果:嫌疑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当场死亡】

  幼儿园事故频繁发生,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幼儿园师幼是社会弱势群体,总是排在被袭击伤害、被焦点关注的第一梯队。 对此,我们无力回天,但这不等于坐以待毙,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老师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幼儿园怎样加强防范?

  1

  定时检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但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差。做好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幼儿园正常教学和生活,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火场逃生基本常识:一场火灾降临,在众多的被火势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葬身火海,而有的人却能死里逃生,幸免于难:虽然与火势大小、报警、排烟、灭火设施等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避难逃生的本领。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每个建筑按规定设有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有的还设有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等,发生火灾后,尤其是在火灾的初起阶段,这些都是逃生的有效途径,在下楼时,应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踩伤。

  2、自制器材逃生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的物品来源比较多,要学会随机应用。例如:将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可当成防烟工具;利用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的连接来开辟逃生通道;利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作为遮挡物,以避免烧伤和被落物砸伤。

  3、利用建筑物现有设施逃生

  发生火灾时,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分、门窗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利用这种方法时,既要大胆又要细心,否则容易出现伤亡。

  4、寻找避难处所逃生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卫生间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应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速度。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或挥舞白色毛巾等,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2

  定时进行消防演练

  有了消防安全意识还不够,有条件的幼儿园平时多组织师幼进行消防演练,这样遇到突发事故时,才不会慌张无助。

  3

  防范附近危险人员,做好防暴恐袭击措施

  据最新消息,公安机关已经认定此次事件为刑事案件。恶意袭击事件不是没有先例,事件发生后,广大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愤慨,毕竟孩子和家长们是最无辜的。

  幼儿园平时要谨慎做好安保措施,除了园所内,门口附近也不能大意,完善园所周边监控系统,及时排查周围危险因素。

  4

  有关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安全问题的重视

  对幼儿园相关安全法规梳理分析,不难发现,国家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相关法规文件对幼儿园安全等方面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随着社会结构和幼儿教育的转型,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问题。民办园数量激增,但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幼儿教师的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等问题,都成为幼儿园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保证幼儿安全不仅是家长的责任,更需要各教育部门、幼儿园举办者担起责任,寻找更规范的规则和管理。

  5

  珍爱生命,做好心理教育

  现已查明,许某某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从某学校休学后,在案发地附近租住打工。在其租住房内发现留有自制爆炸装置材料,并在墙上多处留有“死”、“亡”、“灭”、“绝”等字迹。

  从这次事故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不光是个人问题,还可能给周围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把心理教育课程列为幼儿园必修内容刻不容缓,老师和家长平时也要密切关注幼儿情绪问题,帮孩子及时排解心理问题。

  不管怎样,悲剧无法挽回,只有引以为鉴,才对的起无辜逝者。在此,让我们再次为生者祈福,愿逝者安息!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