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入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天气渐渐变凉,一些传染病也“肆虐”起来。幼儿由于免疫力弱,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袭”。
为了保护幼儿健康,希望家长增强防范意识,并做好预防措施。
换季最易“中招”的6大疾病
1、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
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孩子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孩子。其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防止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被传染。
3、流感
夏秋换季期,是流感病毒多发季节,孩子身体抵抗力低下,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对象。因此,家长更应该加强对流感的预防。
预防措施:
流感疫苗接种。让孩子接受小儿流感疫苗是增强对病毒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室内空气流动缓慢,大量流感病毒积存在室内,定期消毒可以及时杀灭病毒,消除孩子流感隐患。
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温暖而又空气流通的舒适睡眠环境,让孩子享受充足的睡眠。
4、上呼吸道感染
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孩子会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
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流质为宜。
5、过敏性皮炎
秋季空气中含有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量大大增加,孩子对过敏抵抗力还很弱,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
预防措施:
换季期间,孩子在室内的时间逐渐增加,防止尘螨和霉菌显得更加重要。
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地点。
减少过敏性食物:在换季时分,尽量减少孩子食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食物。
这样预防,孩子更健康
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呢?家长们不妨从诱发疾病的源头上着手,从预防工作开始做起!
1、注意饮食
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饮食,秋季干燥,鼓励孩子多吃一些水果,多喝温开水,孩子的抵抗力也会增强哦。
2、保持个人卫生
到引导孩子勤洗手,从小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仅有益于孩子健康,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保证充足的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是比较容易让人感到疲乏的季节,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
4、进行适当的运动
想要少生病,从根本上还需要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非常重要。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可以在黄昏的时候带TA去游泳、慢跑等。
5、合理穿衣
早晚凉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加一件外套,防风又保暖。户外活动时也方便脱下,以免背后出汗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