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6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夏季来临,全国各地温度普遍升高。近年来,小朋友被误锁在车内,高温中暑导致死亡的新闻屡见不鲜。有的是自己爬上车不知道怎么开锁出来,有的是被家长、老师遗忘车内,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都应该重视由于汽车导致的孩子死亡安全问题了。
就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海南省万宁市一名4岁半男孩的命运,就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这天早上,孩子坐上去往幼儿园的接送车,结果被老师和司机遗忘在车上,最终男孩被困在车内时间长达5个小时,被发现时孩子已经生命垂危。医生表示孩子中暑脱水,需要接受转院治疗,随后幼儿被转往海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抢救。经过40个小时的抢救,医生还是没能挽回他幼儿的生命。于6月2号早上,这个孩子最终还是离开了深爱他的父母,令人痛心。
有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内的温度就能升到65℃,在这样的环境下待到半个小时就能致命!
我们谁都不敢想象,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秒是在想什么?我们也不敢揣测长达5个小时那些没有发现男孩失踪人都在干什么呢?
为避免无辜的孩子遇到此类事件的发生,关于幼儿被锁车内自救的课程,请各位老师或家长务必教会孩子!
10分钟有这么严重吗?
不少人可能会想,就离开10几分钟,为什么情况会这么严重?夏季封闭车内15分钟温度可达50℃。
在1999-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231起被遗留在车被热死的孩子中时间最短的是15分钟。
不仅仅是夏天会发生类似事故,美国研究发现,类似儿童死亡事故发生的最低环境温度是16℃。
孩子被困车内,为什么容易导致死亡?
罪魁祸首就是“热射病”:一种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的疾病。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
幼儿园工作应始终将安全摆在首位,因此,老师可以借助车辆组织孩子参加一次针对车内被锁逃生自救的安全课,结合现场的操作和演示让幼儿实际动手操作与体验。以防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孩子可以有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方法一:打开应急灯
开启双闪灯是优先级别最高的,因为大多数车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启这个功能,即使是在车熄火的情况下,所以,这时通过打开双闪灯来吸引路人注意。(不过在白天这个功能很容易被路人当成违规车忽略掉...)
方法二:直接开门
当车子被锁,很多车型除了驾驶员位置的车门可以打开,其他座位的车门都是锁死的。特别是有儿童锁的车辆。所以,当我们被锁在车里,最好是赶快爬到驾驶员的位置来。
车门一
这种车门,我们可以先把安全锁栓拨起来,然后往外拉拉手,最后往外推车门。
车门二
如果是这种车门,我们只需要连续往外拉拽两次,最后往外一推车门,车门就会打开。
车门三
如果是这种车门,我们只需要连续往外拉拽两次,最后往外一推车门,车门就会打开。
方法三:按喇叭
我们可以按喇叭引起别人注意,如果力气太小,我们还可以躺在座位上用脚用力踩来按响喇叭。(有的车型,锁车后喇叭是按不响的哦,方法行不通马上换另外的方法)
方法四:从后备箱出来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孩子从锁住的车内出来:从后座将后排座椅放平(可以连通后备箱),然后拉后备箱那根逃生的线,这样后备箱就会开启,然后从后备箱出来。(不是所有车都有逃生线,需要家长老师自行实验哦)
方法五:求助陌生人
让孩子记住家里人的电话号码;
教会孩子向路人寻求帮助,如果车门实在打不开可以选择拍打车窗或者使用字条(稍大的孩子)的方式求救。告诉经过的路人自己在车内无法出去,让他帮忙寻找自己的爸妈或者报警等帮助自己。
方法六:安全锤的使用
如果出现车门打不开、喇叭按不响、开灯没人理或路上无行人的情况无法引起他人注意时,我们还有最后一个办法,也是一个破釜沉舟的办法:使用安全锤(或车上尖锐的硬物)击打车窗玻璃逃生。建议:有车有孩子的家庭在车内放一把安全锤,并告知孩子安全锤的存放位置。
被锁校车内怎么办?
1、如果校车没有熄火,孩子可以爬到司机位,按方向盘的喇叭。现在的校车及时熄火了喇叭也不会受到影响。按喇叭对宝宝来说是件容易的事,也不费力气。平时老师就应该告诉孩子校车喇叭的位置。并且校车前面的挡风玻璃透明度好,孩子爬到前面也容易被人发现。
2、如果按喇叭没有反应,就要找到铁锤之类的硬物敲碎车窗。
3、如果没有铁锤子,孩子可以用鞋子敲打校车的窗子。
4、如果校车内有颜色鲜艳的东西也可以拿起它在车窗内晃动,引起旁人注意。让孩子爬到前排,在挡风玻璃处晃动。
5、用儿童安全手机打电话求助。平时可以在孩子书包或车内放置一个儿童手机,以备不时之需。
家长/幼儿园需注意
1、学校校车接送孩子时实行点名制,仔细检查每个角落,防止睡着的孩子遗留在车内。
2、家长接送孩子时除了提高警觉意识,还可以在副驾驶上放个与孩子相关的事件,在下车时可以提醒自己。
3、生活中要教导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要单独进入汽车内玩耍。
4、用完车后,要将钥匙放置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