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入学准备,从入园开始

时间:2019-10-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附属实验幼儿园 高颖

  有人说,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孩子们将迈着轻快、自信的步伐走出幼儿园,步入校园,开启自己求学路的第一扇门。但是由于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种种不同,若不经准备就“转弯”势必会有种种的不适应。2019年度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从“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出发,宣传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帮助孩子和家长顺利入学。作为教师,我们是孩子“入学准备”中的关键一环,接下来,我想从教师的角度,谈一谈关于“入学准备”的那些事。

  谈到入学准备,我们应该先明确,何为入学准备?入学前应该准备什么?我们这里所说的“入学准备”指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所应做的,针对小学即将出现的变化,提前适应,提前做好的心理和物质准备。那么,孩子入学需要什么准备呢?

  一、前识字准备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从文字的起源来说,文字其实精简版的图画,既然是图画,那么我们可以在大班的中后期,设置好玩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

  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环境,也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文字,与实物一一对应,例如,小班的大部分的孩子都不认识,更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但到了小班后期,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认清自己书包、水杯格上的名字,其实这不是真的“识字”,这是孩子们认识了文字轮廓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环境,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识字前期经验。

  二、前书写准备

  孩子们画画、涂鸦其实都是他们对书写产生兴趣的表现,所谓“前书写”并不是提前教会孩子写字,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握笔姿势、以及运用符号表达事物或想法的兴趣。

  三、学习习惯准备

  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注意力、倾听习惯、书写习惯、独立性、坚持性、责任感等。冯晓霞教授指出,科学的入学准备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数学准备最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因为语言不流畅,是思维不清晰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而口语表达、词汇量不足,都会导致幼儿难于重述、转述相对复杂的观点和句子,但这些技能都是学校学习的必要要求。可想而知,若没有语言能力,幼儿在升入小学后,学习会有很大的困难。而这里所谓的数学,不是简单的加减计算,而是理解数、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数学思维能力。即有条理的去理解数学问题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数学应用等,只有做到这些,数学成绩才会真的好。

  以上我们谈到的学习习惯准备,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有许多学者已经提出,“入学”准备要从“入园”开始,从小班开始,孩子是否能认真听懂老师的要求,是否能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中班的孩子是否能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否能有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大班的孩子是否能有合作意识,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三年的游戏和学习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只有教师和家长把握住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关键能力发展,到了三年后的9月,孩子才能真正的带着一身“本领”轻快地走进小学校门。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