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优秀的能力对孩子的影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哪些能力是孩子必须具备的呢?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有哪些呢?
一、思考能力
我国古圣先贤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要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家长要告诉孩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时要认真思考,不要囫囵吞枣,全盘吸纳,要进行思考,尤其是要进行哲学式的思考,时时抱着怀疑的精神,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当成是理所当然般的对待,不要司空见惯。学知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善于动脑,培养思考能力。
二、语言能力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孩子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此外,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课外读物,经常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肩负着两大任务:第一是让孩子喜欢阅读;第二是教孩子怎么读。
三、感知幸福
当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时候,看到那些与我们处境不同的人时,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幸福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自然也有不同的颜色:对于音乐家,音乐就是幸福;对于作家,写作就是幸福;对于老师,讲台就是幸福……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也”。其实,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幸福在于感知幸福的能力!一个没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无论他得到再多,他都不会幸福;一个能够感知幸福的人,无论他多么平凡,他都是幸福的。
四、抗挫能力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高山低谷,不可能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既然如此,就要坦然面对挫折,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处逆境,要养精蓄锐、韬光养晦、策略谋划,时来运转时再精神抖擞、奋起直追、实现理想。
“好死不如赖活”。活着就好,就有机会遵循自然规律在社会的轨道上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家长要告诉孩子:乐活是一天,苦活也是一天,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每天都要开心生活。遇到逆境时要坦然面对,正视挫折,千方百计想法克服困难;如果暂时无能为力,就逆来顺受,舒缓一下,等待转机。“失败是成功之母”。家长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要把挫折看成一次教育孩子的契机,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五、领导能力
3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不要只开发孩子的智能,而错过了学习沟通及观察别人 的最佳时期。学会沟通的孩子无论在幼儿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会受到同伴们的喜欢,身边的朋友也一定会很多,这能为他将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就算不成为领袖人物,也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当然,领导能力需要靠训练来增强,一位胸怀大志的领袖需要机会去磨练他的领导艺术。鼓励孩子去参加运动队、特长班和课外活动小组吧,让他们在那儿获得待人处世的经验,并在自己感兴趣的范围内去努力争取领导地位。
六、理财能力
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开始进行攀比高消费,比拼名牌服装、鞋子、书包、汽车等,大学毕业生的攀比之风愈演愈烈,白领成为“月光一族”甚至还要啃老,都说明了家庭理财教育的缺失。
由于学校里没有开设专门的“理财教育”课程,因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平时相机而教,让孩子学会挣,钱,理性消费,善于理财,成为懂得开源节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人。
七、自制能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家有法律,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纪律,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约束中生活。如果缺乏自制力,就像汽车失去方向盘和刹车,必然会“越轨”和“出格”甚至“翻车”。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办事,懂得自我管理,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守法、懂礼、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