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幼儿园 郭玉迎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上至教育界的专家,下至一线教师都越来越重视以科学为导向进行学前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树立科学理念,以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学习兴趣及社会性发展作为关键素质对幼儿进行培养,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此,2018年7月1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自通知发布后,家长对于幼小衔接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很多家长纷纷选择离开幼儿园去学前班,留在幼儿园的家长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去学前班,学了很多的知识,因此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没有知识技能上的储备,上了小学后会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但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方面——手部小肌肉发展还不足以满足幼儿较好的掌握握笔姿势、写字等技能,且幼儿骨骼肌肉尚未发育完好。思维方面——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只是在简单的萌芽阶段。因此,让孩子们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孩子们的学习是自发和主动的,让他(她)们从生活中体验,顺其自然就学会很多东西才是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为了让家长打消这种焦虑并树立正确的科学育儿观,我在科学领域(数学)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研究,并设计了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活动《电话密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实现幼儿对数学认知的掌握和应用。
首先,根据大班幼儿喜欢与同伴竞争的特点,这节活动在设计时以闯关游戏的形式贯穿,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接着,根据大班幼儿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对较难完成的任务往往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特点,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难易程度是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使幼儿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断闯关成功中获得成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最后的活动延伸,我借助大班幼儿即将毕业之际,请小朋友回家给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编辑成电话密码,与同伴交换,以便以后想念对方可以互相联系。结合社会领域,对幼儿间的人际交往和相互间的友情进行了情感升华。
具体到整个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我以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离开幼儿园去学前班的孩子因为想念老师和小朋友们,给老师打来了电话引出课题,幼儿感到自然而亲切。出示打电话幼儿的电话号码,不仅让幼儿知道了同伴的电话,同时让幼儿认识到电话号码中可能出现的数字有0~9这10个数字,并在其中知道了电话号码是由11个数字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同时体会到被同伴喜欢和想念的快乐。
接下来进行智勇大闯关,第一关是破解电话密码环节(需要幼儿独立完成),我请小朋友破解老师的电话密码,其中运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例如:比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相邻数、正数、倒数。幼儿只有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最快、最准地破解电话密码。接着当场用手机验证幼儿的破解结果是否正确,当电话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孩子们激动万分,为自己成功破解电话密码兴奋不已。
第二关是修改电话密码环节(幼儿间可以互相讨论),幼儿需要模仿老师编辑的电话密码,运用以上数学知识尝试修改老师电话的原有密码,形成新密码。为了增加趣味性,我邀请了配班教师作为裁判,给修改正确的密码出示黄色的笑脸,给不正确的密码出示绿色的哭脸。当裁判给出黄色笑脸时,孩子们都会情不自禁的“欧耶”起来。
最后一关是编辑电话密码(需要幼儿合作完成)。《指南》明确指出:要求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因此,这一环节我要求幼儿自由分组,自主讨论分工:会书写的负责记录密码,不会书写的负责编辑密码。事实证明,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在没有老师特别指导的情况下,自觉地、自主地进行讨论、思考、决定和记录。
整个活动中,从始至终幼儿都很专注地完成自己的挑战,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经验,成功实现了在“玩中学,做中学”。活动总长三十多分钟,可孩子还是意犹未尽的和我说:“老师我还想玩编辑密码的游戏”。我想这大概就是学习兴趣的力量吧!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需要牢记《指南》和《纲要》的要求,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习惯好才是学习好的关键法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护、理解童心,科学地做好入学准备,将做好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