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十分常见:他们会为一块小积木的暂时所有权而争执,会为别人有意无意地磕碰而回击,会为谁帮老师发铅笔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会为地球超人和战神金刚谁最厉害而大动干戈......
不同的孩子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冲突,因为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也没有掌握正确处理同伴冲突的方法,所以极易走入“误区”。
拿“对不起”当万能钥匙
豆豆在建构区不小心把小伙伴搭的积木房子推倒了,他快速并且大声地说了句“对不起”,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搭建游戏中,面对小伙伴生气的表情,豆豆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说对不起了,你就应该原谅我!”仿佛说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所有的冲突。
将“告诉老师”当作口头禅
果果今年上大班了,一旦跟小伙伴产生冲突,他就高喊:“我要告诉老师去。”希望老师帮自己惩罚其他孩子,渐渐地,孩子们都不愿意和果果做朋友了。有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告状”是幼儿解决冲突时使用的最高频手段,一旦同伴间发生冲突,就依赖老师来帮忙。
宁愿一个人“躲一躲”
洋洋因为抢玩具和其他孩子发生了冲突,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了,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冲突,洋洋选择了不与其他孩子交往,只守着自己的玩具,不再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慢慢地,洋洋对参加集体活动也失去了积极性,只愿意当一个旁观者。
“忍一忍”甘当受气包
彤彤和宝宝同时看中了一块积木,虽然彤彤先拿到手里,但是宝宝却蛮横地从彤彤的手中抢走了积木。面对这样的情境,彤彤选择了退让,胆怯地直接放弃了争取积木的权利。彤彤以为“忍一忍”就能获得朋友,但结果却成了其他伙伴们眼中的“受气包”。
“拼拳头”成为小霸王
还有一类孩子,他们在面对冲突时,往往选择具有攻击性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排队做操时,多多站到了来来的位置,来来对多多说:“你站错位置了,这是我的位置。”多多霸道地回答道:“这又没写你的名字,凭什么说是你的?有本事你就推开我。”说着又对来来挥了挥拳头,多多习惯性地攻击别人,让他成了孩子们都害怕的人,也成了孩子们远离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冲突不仅能促进个体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体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交往圈逐渐扩大,孩子对外关系的焦点也由亲子关系逐渐向同伴关系转移。
在幼儿园里,孩子发生冲突固然破坏了教学秩序和游戏规则,给老师增加了负担,但孩子间的冲突也是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对于孩子们之间的冲突,老师要给予关注和重视,并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化解冲突。
1让孩子懂得道歉的道理
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让孩子学会的不能仅是一句“对不起”,而是要让孩子理解道歉背后的道理与意义,利用冲突促进孩子道德水平的发展。
孩子不会正确解决冲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当前发生的冲突,耐心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错在哪里,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也可以让孩子通过阅读或者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判断和讨论,说一说自己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正确引导“爱告状”的孩子
“爱告状”的孩子往往是老师比较偏爱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打小报告,一方面是希望对方受到老师的惩罚,破坏其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寻求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基于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应做到不偏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并且引导孩子正确表现自己。如告诉孩子“老师不太喜欢只是看到别人缺点的孩子,我更喜欢会对别人微笑的孩子。”
3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老师不能认为孩子还小,做错了事没关系,就迁就孩子们的错误行为,而应该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
责任感作为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是孩子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同时也是孩子个性、社会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从小事入手,老师要做到赏罚分明,如乐于助人的孩子,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若把同伴推倒了,老师也应及时给予批评和惩罚,并让孩子知道推倒他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4增强孩子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幼儿园为孩子创造了与小伙伴们交往的机会,老师不需要在孩子产生矛盾后,立即介入并平息“风波”,替孩子处理矛盾的做法,难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老师可以大胆放手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冲突问题,让孩子通过在解决问题时获取的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来积累社交经验。
此外,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模拟现实中孩子经常发生的一些冲突情境,让孩子观看并进行讨论,让孩子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如何解决等等。也可以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冲突进行随机教育,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孩子自我反思、自我判断,还可以促进孩子道德水平的提高。小编为您推荐一节来自亿童亲亲社会的礼仪活动《一起玩》,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一起玩》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的游戏活动。
材料准备教师材料:幼儿行为示范光盘;音乐“找朋友”。
幼儿材料:《亿童亲亲社会》幼儿读本、操作单页“一起玩”、家园互动卡“一起玩”。
活动过程游戏导入游戏“找朋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玩法:播放音乐“找朋友”,请幼儿随着音乐去寻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做一做敬礼、握手、点头等动作。
感知理解1.教师请幼儿说说找朋友的感受。(没有找到朋友的幼儿,教师应了解原因,给予鼓励,保护幼儿的自尊)
引导语:你是怎样找到朋友的?你和朋友说了哪些话?小结:跟别人交朋友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貌,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玩。当我们和大家一起玩时,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和他人商量,用“行吗”、“好吗”、“行不行”等协商的口吻取得他人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亿童亲亲社会》幼儿读本第32-33页,欣赏画面并朗诵儿歌“一起玩”,进一步加深理解。
表演体验——游戏《去公园》1.出示三种交通工具,请幼儿协商确定乘什么车去公园。
游戏规则:出示相应的数字,提出要求:三轮车满4人才能走,汽车满6人才能开,轮船满8人才能开。请幼儿自己商量找朋友。
2.幼儿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听音乐,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去公园。
3.游戏结束后讨论。引导语:你们是怎么商量的?你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是怎么找朋友的?
4.师幼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