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窝里横、外面怂”?到底是谁把孩子“逼”成了两面派?

时间:2022-08-1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看到一位妈妈的吐槽:

  “我家孩子阳阳今年5岁,平时在家里胆子很大,大呼小叫,家里人都拿他没办法。可一出去和朋友玩,有的孩子霸道强势一点,他就被吓得畏畏缩缩不敢说话。

  家长在的时候,阳阳还稍微胆子大一点。在人多的时候就不敢表达自己,自尊心特别强,老师也说他脸皮特薄,没有自信。可为什么他在家里的时候和父母犟嘴,出去就什么都不敢了?”

  像这位妈妈吐槽的场景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孩子在外面很乖、很听话,简直就像一个“小天使”,结果在家里却像个小霸王似的,谁都不怕,对长辈也是呼来喝去的。

  家中小老虎,家外小绵羊,这种行为就是我们说的典型的“窝里横”。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子呢?

  两个字:惯得!

  1.无原则的溺爱

  在家里,所有人都对他百依百顺,无条件满足他,没有人舍得去凶一下去管一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里人都是呼来喝去的,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外面,没有人去迁就顺从他,在家里呼来喝去的那一套在外面不管用,换句话说,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跟别人打交道,就会感到胆怯害怕,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这样的“两面派”性格。

  2.无原则地妥协

  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这种事情在无数家庭每天都上演:吃饭前不许吃糖,但孩子哭闹着说一定要吃,家长就心软了:“给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饭看我不揍你!”孩子如愿以偿,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饭,也能如法炮制逃过责骂。时间久了,孩子就有了经验:多哭、多闹,家长就会满足自己的需要。

  但是出门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没有人会迁就另一个人,于是这些招数、想法统统失效。所以,有的孩子在外面压抑自己的需求,一回到家又开始对家人颐指气使。

  3.孩子社交能力差

  孩子的社交能力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孩子的社交能力比较差,比较害怕社交,在外人面前就会显得比较“怂”。另外,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表现出胆怯,很多时候还因为在家里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没能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于是,在遇到陌生人,很容易出现害怕、退缩和焦虑的情绪。

  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习惯?

  1.在家也要培养平等的社交模式

  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是孩子社交最初的参考模式。

  有些窝里横,外边怂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在家形成了不正确的社交模式,认为在社交中不是弱就是强。

  因为家人在自己的硬手段(哭闹吼)下妥协,自己便是强的一方,家人是弱的一方,弱的一方需要无条件地妥协强的一方。

  长此以往,孩子的认知模式就是:不是你硬我软,就是我软你硬。

  而在外面,当对方强,自己哭闹的那一套不好使时,他们就会自动切换成自己已经认知的思维模式(非强则弱),进而妥协,显得怂——明明被抢了玩具,也不敢要回。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人不需要一直“让”着孩子,应当适当的拒绝孩子。

  只有当我们给予孩子有原则的爱,孩子的言行才会有分寸。

  有时候过度的满足,让孩子形成依赖,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2.教会孩子一些社交技巧理论归理论

  对于社交经验不怎么丰富的娃娃们来说,虽然他们也渴望友好玩耍,奈何不得要领,总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也会让社交变得有阻力,所以,教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也是有必要的。

  比如主动打招呼,如何分享玩具,当对方出现自己不喜欢的行为时又该如何表达等。当孩子掌握了社交技巧,知道一些社交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有了交往的底气。

点击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