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成教育 --- 教学活动
幼儿养成教育内容 |
教师工作要求 |
保育员工作要求 |
家长指导建议 |
|
|
|
|
(1)区域的背景墙饰特征
1、幼儿班级中高质量的、能与幼儿互动的区域背景墙饰,促进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和有效发展。
2、区域背景墙饰要与区域的内容、阶段性目标、操作材料相适宜。
3、应具有美感。
4、有常规性提示。
5、对幼儿游戏和学习活动有引发、引导和促进作用。
(2)表演区环境创设
表演区内的墙饰是幼儿开展表演游戏的重要支持,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一般分为:近期表演主题介绍、舞台背景、服装道具、表演区的规则,如:服装道具的使用提示、人员分工、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节目单、某些节目的图示等。
(3)表演区背景墙饰范例
三、表演区玩教具配备建议:乐器、道具
名称 年龄 | 种类 | 规格要求 | 数量 | 备注 | |
小班 | 乐器 | 金属音色 | 手铃、脚铃、串铃、碰钟、铃板镲、小铃鼓、铃鼓圈(任选4种) | 每种2件/类班均 | 1、表演区游戏是满足幼儿自娱自乐、按照自己的想法与需要展开的、自主定向的游戏,玩具材料的多样与开放,能促进幼儿个性与创造性发展。 2、各年龄班乐器的配备要做到各类音色品种齐全,数量满足需要 。 3、除商品玩具材料外,提倡各年龄班因地制宜,自制、自创表演道具、物品。 4、提供专用收纳柜、架,方便幼儿分类收放,取用。 |
木质音色 | 双响筒、木鱼、蛙鸣筒、舞板、沙锤、响板(任选4种) | ||||
鼓 | 小堂鼓、小钢鼓 | ★1件/类班均 | |||
旋律乐器 | 管琴、铝板琴 | ||||
道具 | 服饰 | 头饰、服装、沙巾、彩带、手偶·毛绒玩具 | ★适量选择配备 | ||
舞美 | 舞台背景、化妆镜、化妆盒 | ||||
视听设备 | 录音机、CD盘、·VCD、DVD盘、磁带、回声筒 | ||||
中班 | 乐器 | 金属音色 | 角铁、铃鼓、碰钟、牛铃棒、串铃、铁沙铃、小钹、小铜钟、(任选5种) | 每种1 -3件/类班均 | |
木质音色 | 双响筒、加沟梆子、沙槌、多音响筒、刮棒、打板、双头木筒、鱼蛙、木鱼、 齿木(任选5种) | ||||
旋律乐器 | 高音钢片琴、木琴、旋律钟组 | ★1件/类班均 | |||
鼓 | 堂鼓、大鼓、小军鼓、儿童架子鼓 | ||||
道具 | 服饰 | 头饰、发饰、服装、沙巾、彩带、手偶、 | ★适量选择配备 | ||
舞美 | 舞台背景或木偶台、背景、化妆盒、镜子 | ||||
视听设备 | 录音机、磁带、CD、DVD、音像带、小麦克风 | ||||
大班 | 乐器 | 金属音色 | 碰钟、三角铁、中型铃鼓、铃鼓圈、双手摇铃、手握式串铃、手指铜钹、铴锣、大镲(任选5种) | 每种1 -2件/类班均 | |
木质音色 | 高低音棒子、木鱼、双响筒、打棒、舞板、沙槌、舞棒、枫机响棒、 蛙鸣筒、雨声(任选5种) | ||||
旋律乐器 | 小钟琴、电子琴、铝管琴、木音砖、中、低音木琴 | ★1 -2件/类班均 | |||
鼓类 | 手鼓、大军鼓、队鼓、架子鼓、堂鼓、定音鼓 | ||||
道具 | 服装类 | 动物服饰、民族服装、戏剧、主题服装 | ★适量选择配备 | ||
饰物类 | 头饰、沙巾、彩带、纸偶 | ||||
舞美 | 小舞台或木偶台、背景、幕布、化妆台、穿衣镜 | ||||
视听设备 | 录音机·磁带·CD盘、音像盘、麦克风 |
注:表格中的“★”表示可选择。
三、教育教学档案建立
教学档案是幼儿园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历史记录,是幼儿园在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等材料。
教学档案作为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准确地反映出幼儿园各个历史阶段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情况,教学档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建立档案目录
1、根据当地教委的要求,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建立属于自己幼儿园的档案目录。
2、合理安排档案目录的顺序。
★ 直营园档案目录(仅作为参考!!)
五、特别提示:
1、班级主管一定要认真学习养成教育中的具体要求,链接班级主管培训中的学习内容,将注意要点及关键词解读给老师们,建立教师实施养成教育的动力系统。将以上内容要通过培训形式,让教师、保育员知晓,明确自己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所涉及的内容。
2、班级主管以此作为本月下班检查的重点,依据标准进行检查、督促,对班级进行指导。
3、指导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及幼儿发展现状,创设适宜的环境创设。
4、月末要将“养成教育”“环境创设”两部分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园所好的做法,形成的习惯养成的儿歌,环境创设的图片进行梳理,形成文字上交直营中心班级主管张旭邮箱。
5、直营中心班级主管邮箱:zhangxu@ho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