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档案

疑似诺如呕吐物处置流程

  诺如病毒为杯状病毒科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感染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因其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诺如病毒感染易引起儿童患者呕吐,呕吐物中含大量病毒颗粒,极易造成传播。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往往由于消毒处置呕吐物不规范,造成后续感染暴发疫情,使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停课,极大影响儿童和中小学生健康。

  一、 针对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呕吐后消毒处置,应事先配备相关物资,遵循以下指南,不可使用拖布或抹布直接清理,应由校医、保健老师或经培训人员处置呕吐物,不得由儿童或中小学生处置。

  一、物资储备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储备下列物资(消毒药械与个人防护用品),建立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常见处置包下列三种,可任选一种。包内应包括但不限于:

  A包:

  1.消毒剂和吸附用具:含氯固化消毒粉+清洁吸附巾+刮铲和刮板。

  2.含高水平消毒剂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胶靴,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扎带,呕吐袋。

  B包:

  1.消毒干巾(内含高水平消毒剂)。

  2.含高水平消毒剂的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胶靴,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扎带,呕吐袋。

  C包:

  1.漂白粉+清洁吸附巾。

  2.含高水平消毒剂的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胶靴,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扎带,呕吐袋。

  注:清洁吸附巾大小宜采用50cm×50cm方巾。

  二、呕吐发生后处置程序(附图1)

  (一)疏散.儿童(学生)发生呕吐后,当班老师应迅速组织其他幼儿(学生)有序离开事发地点。

  (二)隔离。老师将患儿(患病学生)带去隔离室(校医室),并随身携带呕吐袋,以免患儿(患病学生)发生二次呕吐污染其他地方。保健老师(校医)应对其隔离观察,通知家长带其离园(校),处置患儿(患病学生)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与手套)。

  (三)按以下程序对呕吐物进行处理(附图2)

  1.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处置呕吐物人员依次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穿一次性隔离衣、穿上胶靴,戴一次性手套时将手套口套在一次性隔离衣袖口外面。

  2.消毒并覆盖呕吐物。根据物品准备情况,选择以下任一方法:

  方法一(用A包消毒物资):将含氯固化消毒粉均匀覆盖呕吐物上后,用清洁吸附巾覆盖呕吐物。

  方法二(用B包消毒物资):打开消毒干巾(内含高水平消毒剂),吸附面朝下覆盖呕吐物。

  方法三(用C包消毒物资):将漂白粉均匀覆盖呕吐物上后,用清洁吸附巾覆盖呕吐物。

  3.开窗通风。呕吐物覆盖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迅速降低空气中气溶胶浓度。

  4.移除消毒后的呕吐物。

  方法一:用含氯固化消毒粉的,静置5min使其凝固后,用清洁吸附巾将固化的污物包裹后移至废弃物收集袋,取出刮铲和刮板将残留固化污物移至收集袋。

  方法二:使用消毒干巾的,按压消毒干巾防水塑料面至呕吐物全部吸附,注意不要使呕吐物溢出消毒干巾覆盖范围,后用消毒干巾尽可能的将所有污物包裹后移至废弃物收集袋。

  方法三: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漂白粉至少静置5min,然后用清洁吸附巾尽可能将所有污物包裹后移至废弃物收集袋。

  5.消毒残留污染物。

  方法一:用含高水平消毒剂的一次性湿巾擦拭移除呕吐物后的地面,然后丢入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中。

  方法二: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的抹布擦拭移除呕吐物后的地面,然后丢入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中。

  6.消毒周围地面。用浸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的拖把拖擦呕吐物周围2米区域2遍,每遍消毒作用15min,保持地面湿润,待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7.消毒周围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擦拭周围物体表面并保持湿润至少15min,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拖把和抹布。拖把和抹布使用后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洗净,晾晒。

  9.脱个人防护用品。

  (1)摘掉一次性手套,将里朝外反卷,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

  (2)脱一次性隔离衣,将里朝外反卷,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

  (3)摘一次性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

  (4)脱下胶鞋,放入消毒剂中浸泡。

  (5)摘下口罩,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6)清洗消毒双手,填好消毒记录表(见附表1)。

  三、其他污染对象消毒方法

  1.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呕吐物。小心倒入足量含氯消毒粉(漂白粉)均匀撒在上面覆盖,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

  2.密切接触物体表面。门把手、桌面、水龙头、饮水桶等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至少15min并保持表面湿润,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若地面为多孔地毯织物材质,应参照上述方法清除后,采用蒸汽(如蒸汽熨斗或其他消毒方式等)消毒地毯、织物。

  3.餐具。若呕吐物污染餐具,参照上述方法移除呕吐物后高温消毒或煮沸消毒餐具。

  4.皮肤、手。若皮肤或手表面沾染呕吐物,立即用洗手液流动水清洗皮肤、手表面,不可使用固体肥皂,洗净后擦拭,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3min,再以流动水洗去残留消毒剂。

  5.衣物、被褥等织物。收拾被污染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抖动产生气溶胶。先将呕吐物清除后浸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内30min,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若不能立即消毒,应放置在密封袋内,并尽快消毒处理。

  6.空气。有条件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可在呕吐物和环境物表处理结束后采用空气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消毒室内空气。

  四、患儿(患病学生)隔离注意事项

  1.患儿(患病学生)相关症状消失后72h方可返校,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2h。

  2.患儿(患病学生)在园(校)隔离观察区域应相对独立,不得设在紧靠教室、食堂及儿童(学生)易到达地方,并配备洗手设施,区域外应有明显标志,同一室内不得隔离不同病种病例。

  3.隔离观察区域内患儿(患病学生)呕吐物、生活污水、垃圾等物品,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患儿(患病学生)离开后,保健老师(校医)应彻底消毒隔离观察区。

  五、处置相关记录

  处置结束后,应详细填写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疑似诺如病毒感染消毒处置记录表(附表1),详细记录患儿(患病学生)个人信息、消毒处置的详细信息等。

  附图1: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呕吐发生后处置流程



 

 

 



点击下载